引文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苏东坡《晁错论》)
苏轼在这篇著名的评论文章中,展现了鲜明的改革观点,他在肯定晁错功绩的基础之上,又认为晁错被杀不是因为替罪,而是晁错自己没有坚定信念。
晁错,出生于公元前200年,拜官在文景二帝年间,文帝时期官拜太子舍人,景帝时期迁御史大夫成为三公之一。而苏东坡评说的直接来源,便是晁错担任御史大夫时期的一系列政事,其中最关键的,则是一改往日之政主张推行的削藩政策。
(剧照:景帝和晁错)
削藩政策,直接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诸侯王联合起来讨伐朝廷,因诸王起兵借口是晁错离间宗室,于是景帝以袁盎之言,当街斩杀了晁错。然而叛军并没有罢休,事后,世人想当然的认为是汉景帝错杀了晁错。
晁错真的是被景帝错杀了吗?当然不是,晁错充其量当了一回帝王之间博弈的棋子,他的死是必然趋势。换句话说,晁错之死,完全是汉景帝最需要的一剂良药,他的死,能为汉景帝赢来更有价值的几样东西。
因为在处斩晁错之前,方方面面的矛盾激化,时局纷扰国政错综复杂,而用处斩晁错是对好的解决办法。细说从头,晁错之死,其本身就宣告了文景二帝两代帝王权谋的落幕,本篇文章,为您深度解析晁错之死背后的帝王权术。
(文帝剧照)
01
汉文帝时期,整个大汉王朝处在以“无为而治”为治国理念的关键期,皇帝在休养生息的基础上,施行了一系列“修文”之举,而全国上下精通《尚书》者,唯伏生一人而已。伏生老迈,文帝立即下令选派人员前去求学,也正是这一举措,将晁错推向了前沿。
晁错受业而归便平步青云,当即被文帝召见,一番谈论让文帝“大为赏识”,晁错顺利完成了官职三升,成为了太子家令。这位太子,正是后来腰斩晁错的汉景帝。其时景帝整日与之谈论古今之弊端,评读当世之国政,太子府中皆惊叹晁错之才,而太子更是将晁错视为亲信。
晁错是被文帝赏识的人,但文帝并没有重用他,而是将其搁置在了太子府中,这一点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暗藏玄机,也为晁错之死打下了基础。
(剧照)
- 第一,文帝对晁错之志通过言谈已然明了,他清楚晁错推崇的是法家“中央集权”学说,对此众多史料也有记载。当时已经是诸侯国遍布天下,那么中央集权势必会牵涉到削藩,这于景帝而言颇为棘手,如果将晁错放在朝堂,定然会掀起削藩风波。
- 第二,晁错为人“峭直刻深”,而文帝素来以仁孝著称,二人无论是治国之道还是性格特征都截然相反。那么文帝为什么还要将其连升三级,搁置在太子府中呢?太子是国之储君,就是将来的皇帝,让晁错与太子相交,显然文帝并不是心血来潮。文帝清楚晁错的性格定然会开罪一大批官员,而晁错主张削藩不会更易,所以一种合理的解释就是,文帝在为景帝有可能的削藩之举储备人才和替罪羊。
(剧照)
- 第三,藩王势大,在文帝时期藩王与中央的矛盾就已突显,吴王刘濞又因为丧子之痛而隐忍不发,精于筹划的文帝自然清楚削藩是必然。而文帝一朝,休养生息的政策刚刚步入正规,国力尚不足以支撑削藩这种大规模行动,所以文帝把这些都留给了后世之君,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
晁错为太子家令之时,便由于其为人和言行,开罪了不少官员,《史记》记载:“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孤臣难为,这是通理,不清楚这一点的晁错已然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02
众怒难犯,官居内史丞相恶;
削藩过激,东市内身首异处
文帝驾崩,昔日的太子继位成了当下的皇帝,而被称为“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错,顺利官拜内史。从太子家令,直升为内史,景帝这种越级任命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但随着官职的快速升迁和皇帝的言听计从,晁错比之前更为跋扈,惹得自三公至九卿皆不满。
这种矛盾,在史书中只用了一件事来言明,即丞相申屠嘉发难内史晁错。丞相以晁错毁坏宗庙外墙而犯了不敬之罪为由,请求诛杀,结果晁错并没有受罚反而被景帝遮罪,申丞相被气死了。没错,的的确确是被气死了,而丞相之死彻底激化了晁错与百官的矛盾。
(剧照)
景帝看在眼里,却并没有当即决断,反而迁晁错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进一步将官员的怒火牵引到晁错头上。
同时,让晁错感受到皇帝的信任,以高官之位让晁错强有力的提出削藩政策,这才是景帝的目的。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提出削藩,远比内史要影响深远,皇帝也好顺利“准奏”而推行“削藩策”。
晁错没有辜负景帝,当即奏请削藩,景帝没有犹豫,立即将此奏请交付公卿、列候、宗室共同商议,即所谓的一种朝廷决策程序。景帝的态度是什么呢,从其对极力主张削藩的晁错之宠幸,文武百官早已明白,皇帝削藩的意愿远比晁错强烈。决策结果是,除窦婴以外,公卿皆同意削藩,即晁错的提案由朝廷决议而通过,注意,不是皇帝独断,是由朝议通过。
《史记》记载: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
(窦婴剧照)
这一点很重要,从中可以牵扯出两点考量:
- 第一,景帝让晁错以御史大夫的身份提出这项政策提案,就已经表明了提案的重要性,紧接着不是皇帝决议,而是让百官、列侯、宗室共同商议,进一步升华的削藩的慎重性。可以看出,景帝从削藩一开始,就将一切责任悄然推给了晁错和百官公卿。
- 第二,皇帝此举和接下来的削藩具体措施,遥相呼应。朝议通过之后,景帝立即采取了晁错的建议,一口气下了数道削去藩王大面积封地的圣旨,注意一开始就拿吴、楚、齐等大国开了刀。这种操之过急的举措,显然会逼得诸侯联合起来抗衡朝廷,再昏晕的皇帝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景帝为什么这么干呢?结合之前的举措和史料记载,笔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景帝就是在逼诸侯就范。因为只有战胜诸侯,才能确保削藩效率。
03
诸侯连横,七国之乱祸起萧墙;
腰斩晁错,景帝权术炉火纯青
事实证明,景帝的一剂猛药起作用了,削藩旨意还没有到诸侯王手中,削藩的消息却已沸沸扬扬。一口气要被削两郡之地的吴王刘濞,立即联合各路藩王起兵,共邀请九路,实际起兵共七路,七国之乱就此爆发。
(吴王刘濞)
叛乱爆发,不知是天意使然还是景帝的预料,吴王刘濞的叛乱理由是晁错弄权离间宗亲,七国要清君侧。一下子晁错成为了是非之人,背负这这样的罪名,成为了引发全国叛乱的罪魁祸首。
按理说晁错应该向皇帝负荆请罪,求得以死谢罪,甭管真谢罪还是假谢罪,向皇帝表达这种态度才重要。
但事实上,晁错非但没有这种举动,反而一心让景帝去平叛,这一下将自己推向了️️深渊,景帝皆袁盎和窦婴之口,将晁错处斩。注意,景帝处斩晁错时,完全没有惊慌失措的举动,这和史书上的说法有出入,毕竟司马迁有难言之隐。
我们从处斩晁错的过程,就不难发现这一点。第一,晁错被斩是当机立断,并没有经过皇帝筹谋,换句话说就是景帝斩晁错,是听到借口立即决断处斩的。有一个反应问题,反应如此快,着实奇怪。
(晁错)
第二,被斩的晁错没有着囚服,而是“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语出自《史记》)。
这里有一个囚犯身份问题,让晁错着朝服处斩,和之前景帝让晁错以御史大夫之职提出削藩遥相呼应,更加明确了削藩的祸首是晁错,责任再一次推向了晁错。
04
纵览晁错的经历,将其处斩是景帝预料好的,甚至是当初文帝将晁错留给景帝的关键,晁错之死因为以下几点而成为了必然。
- 第一,七国之乱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晁错。叛乱刚起,口号刚打出去,景帝自己立即将晁错给斩杀,顿时断了叛军的起兵理由。叛军没有预料到景帝会对亲信“智囊”下手,而叛军也由此成为了无名之师,坐实了叛乱之名。
- 第二,平叛有一个关键人物,并非周亚夫,而是梁王刘武。梁王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关键,注意他也是藩王,晁错的削藩主张里梁王也是受害者,现在皇帝要靠梁王平叛,斩杀了晁错意味着扼杀了削藩的主张,对梁王是一种安抚,和之前景帝利用梁王的手段遥相呼应。
(梁王刘武剧照)
- 第三,一国之君,刚即位不久,天下立时叛乱四起,而且起兵的是刘室宗亲,这对皇帝而言是莫大的耻辱。所以皇帝需要给叛乱找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把导致叛乱的罪名从自身上摘除,这样平叛之后也好交代。
晁错“很幸运”地满足了这几点,而他的死,也成为了局势发展的必然。
从晁错的整个入仕经历不难看出,其入仕前期俨然是汉文帝权谋的结果。明知晁错性格刚烈且一心削藩,文帝却仍然将其连升三级放入太子府,让其侍奉太子左右,颇有“储备人才”之势。
其入仕中后期,又被景帝无限制恩宠,力排众议接连提拔,而削藩一行又立即将其处斩,又何尝不是一次帝王权谋的结果?晁错一死,便宣告了两代帝王权谋的落幕,西汉王朝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