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毒眸】(ID:DomoreDumou)
文/齐甜
新版《鹿鼎记》扑得轰轰烈烈。
这部由张一山和唐艺昕主演的新改编剧于11月15日空降CCTV-8,并在爱奇艺和优酷同时播出。开播当晚,豆瓣就给出了3.0的低分,截至发稿日已跌到2.6,其中有82.6%的观众给出了一星的评价。
与低评分相对应的是播放热度和舆论热度的飙升。
云合数据显示,新版《鹿鼎记》自开播以来,播放率一直位列前三,全舆情热度指数则持续第一。另外,新版《鹿鼎记》也接连几天以#鹿鼎记评分#、#新鹿鼎记鳌拜家写了鳌府#等负面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
《鹿鼎记》居全网剧集舆情热度榜第一
从热度来看,这部剧无疑可以被称为2020年度“现象级”的烂片。它不仅给微博网友贡献了数不清的吐槽出口,成为段子手们的造“梗”灵感,也让B站的解说UP主们找到了令人兴奋的新选题。
B站的吐槽视频
其实在开播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这版《鹿鼎记》应当是一部在水准之上的作品——以金庸的经典原著为内容起点,选择被观众认为很适合出演韦小宝的“演技派”男演员张一山,并集合了《重案六组》《白鹿原》的编剧申捷以及《幸福来敲门》的导演马进的团队……
单就过往履历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创作水平不低的阵容。然而事实情况却是,这个“8分阵容”最后向观众奉献的,是一部不足3分的作品,不仅远未达到及格线,甚至成为了今年国产剧中最低分的作品。
在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看来,新版《鹿鼎记》的失败向市场证明了一件事,即金庸不再是万能金牌,好的团队和口碑尚佳的演员也不是作品的护身符。经典作品或许有时代滤镜的加成,但如果为了追求“创新”而丢失了作品的本质,更难以赢得观众和市场。
张一山怎么了?
谁都没想到张一山版的韦小宝会遭遇这么大阵仗的“翻车”。
毕竟,在一众童星出道的演员当中,张一山被认为是“转型”成功的代表。凭借着2016年热播的《余罪》,张一山摘掉了自己身上“童星”的标签,正式晋升新生代演技派男演员的行列。
也正因如此,在新版《鹿鼎记》公布阵容后,大部分观众也都表示认可与期待,认为他痞气的荧屏形象和性格很适合出演韦小宝这个角色。
开播前一天的相关微博截图
然而,从新版《鹿鼎记》第一集的说书情节开始,张一山头戴一顶绿帽入画,以浮夸的表情和矫揉造作的体态,打破了所有观众心中关于韦小宝的认知。
开播当晚,微博和豆瓣都出现了一大批吐槽张一山演技的“金句”,网友评价张一山像在演“美猴王”,并认为他“每一秒都在挤夸张的表情,表演痕迹太重”。
与此同时,此前张一山解读新版《鹿鼎记》的采访也被翻了出来,他在采访中表示,这次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一些新的东西,整体风格已经往卡通和搞笑上面走了,表演方式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还是尊重原著的。
显然,观众对这种表演方式并不买账。作家“六神磊磊”就在文章中指出,他认为“幽默”的风格反而成为了团队的负担,张一山的武器库在韦小宝这个角色上也存货不足,只能用“挤眉弄眼”和“手舞足蹈”的方式去表演。
张一山版“韦小宝”
在新版《鹿鼎记》“翻车”后,观众也开始重新审视起了张一山此前的其他作品。
除了在童星时期出演的《小兵张嘎》和《家有儿女》外,成年后的张一山似乎也只有《余罪》这一部称得上优秀的作品,《余罪》第一季也是他唯一一部在豆瓣评分超过8.0的剧集(第二季跌至7.7分)。
而在《余罪》之后,张一山接拍了一系列大制作的IP剧集。
其中,《柒个我》翻拍自热门韩国电视剧《Kill Me Heal Me》,男主角沈亦臻是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拥有暴力、自由、少女、幼年等七种人格,这种复杂的人物设定对演员要求极高,而豆瓣5.5的评分似乎证明了张一山的能力并不足以驾驭该角色。
《柒个我》剧照(图源:剧组官方微博)
此外,改编自冯唐原著《北京北京》、搭档周冬雨的《春风十里,不如你》也同样反响平平,只拿到了6.2的豆瓣评分,高赞短评是“张一山还是余罪”。
不管张一山是不是“余罪”,他从外形条件上来看都不能被划分为“帅哥”的阵营,因此无论是诠释“霸道总裁”的人格,还是出演被七个女人钟情的韦小宝一角,都显得缺少说服力。
因此,《家有儿女》和《余罪》是张一山的“挡箭牌”,但是好作品并不是演员的“护身符”。或许新版《鹿鼎记》也让观众开始重新评估张一山的演技了,而“被高估”可能也是张一山在担忧的事。正如他自己所言,“千万不要把我当成一个特好的演员,我也有演不好的时候。”
《鹿鼎记》难改
当然,新版《鹿鼎记》遭遇滑铁卢,并不是张一山一个人的问题。
作为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的地位不言而喻。倪匡大师就曾经在《我看金庸小说》一书中将《鹿鼎记》排在首位,认为它是“金庸创作的最高峰、最顶点”。
此外,这也是金庸最“特别”的作品,和前面的作品相比,《鹿鼎记》的故事背景更加宏大,从“武林”扩展到了包括朝堂、市井、寺庙、异域等不同的场景。
图源:微博@电视剧鹿鼎记
《鹿鼎记》的主角韦小宝也是金庸笔下最特殊的主角,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更不是武功高强的大侠,只是一个“小人物”,是个“反英雄”的角色。
在韦小宝的性格中有很多缺点,诸如贪财好色、流氓无赖、见风使舵等等,但韦小宝的“英雄色彩”又隐藏在这些表象之后,他懂得投机,抓得住一切“因缘际会”。总体来看,韦小宝是个人物性格极为复杂的角色。
因此,《鹿鼎记》在改编上难度极大。
一方面,这种带有负面色彩的“非典型”主角本就很难获得观众的喜爱,因此如何平衡韦小宝的两面性成为了改编的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原著中类似“韦小宝有七个老婆”的情节并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例如去年热播的男频改编剧《庆余年》就将原著中男主角的所有感情支线全部删除,让男主角范闲的人设从“三妻四妾”变成了只爱一个人的“痴情公子”。
《庆余年》剧照
自1977年至今,《鹿鼎记》已经有包括2020版在内的多达10部改编作品,其中张卫健版的《小宝与康熙》和周星驰的电影《鹿鼎记》都因为改动过大而被原著粉戏称为“同人作品”。此外,其他版本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动。
例如,在备受好评的1998年陈小春版本中,就对韦小宝的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弱化了原著角色身上的缺点,因此也让他成为了最被观众喜爱的一版“韦小宝”。
1998年版《鹿鼎记》剧照
“删改老婆线”更是常规操作,张卫健版删去“曾柔”一角,并添加了原创角色“小金鱼”,周星驰版则将“双儿”改为双胞胎设定,由两人出演。
由此可见,在衡量《鹿鼎记》的影视化作品时,大部分观众并不像审视现代IP剧一样期望“完全还原”,而是从把握故事内核和可看性等其他角度来衡量。因此,新版《鹿鼎记》最严重的问题或许并非“不够还原”,而是对原著的理解力不足,且缺乏足够的尊重。
饱受诟病的“一集拜把子、三集擒鳌拜”的故事节奏和丽春院等重要场景的删减让韦小宝的人设缺乏基石,和茅十八“对视即兄弟”的剧情也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2020年版《鹿鼎记》剧照
目前看来,韦小宝的聪明睿智、善于审时度势的优点并未通过剧情展现出来,贪财、胆小等缺点又在表演上浮于表面,更遑论展现原著中宏大的背景设定。
除了情节设置之外,张一山口中“卡通搞笑”的风格也被证明并不适合该剧。通过对比《鹿鼎记》的各版评分可以发现,港版的评分普遍高于内地的版本。
比如,同样都是喜剧手法,周星驰的版本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而张一山的版本却被评价为“闹剧”。
1992年电影版《鹿鼎记》
像韦小宝这种自带喜剧色彩的经典人物,或许内地在诠释上并不占优势。特别是在香港喜剧盛行的年代,这种无厘头的搞笑风格成为了港片最主流的喜剧方式,并诞生了《大话西游》《喜剧之王》等一系列优秀的喜剧作品。
相比之下,诸如《笑傲江湖》《天龙八部》这种以场景和制作见长的金庸剧似乎更能够体现内地剧集的优势,但在《鹿鼎记》中,这些则并不是重要的部分。
此外,诸如太监的官服、鳌拜的府邸写作“鳌府”等细节错误,更让观众对新版《鹿鼎记》彻底失去了信任。
2020年版《鹿鼎记》剧照
正如剧评人“孙策不与周郎便”所说,即使是作为一部原创作品,新版《鹿鼎记》也是不及格的,它称不上武侠剧,金庸甚至是它最后的“遮羞布”。
“时代滤镜”存在吗?
在新版《鹿鼎记》播出后,1998年版再次被大家所提起,这个由陈小春和马浚伟主演的版本在所有改编版本中最受好评。面对大家的“喊话”,康熙的扮演者马浚伟在微博上回应道,“其实不用比较,因为我相信每位演员都会用心去演。”
其实,如果以现在的标准评估,现在被奉为经典的几部《鹿鼎记》的改编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部分情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硬伤,但都难免有着“时代滤镜”的加成。
就连此前评分最低的2008版本最近也开始被广泛讨论,大家称之为“被低估的张纪中版”,并认为是“最还原原著”的一个版本,即使是曾经被认为这版最大败笔的黄晓明,在张一山的对比之下,都有了其可圈可点之处。
2008年版《鹿鼎记》剧照
和张纪中的“被低估”一样,张一山的“被高估”,同样也有时代滤镜的影响。家喻户晓的“刘星”一角为他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2016年的《余罪》也是乘着时代的“东风”——彼时悬疑犯罪题材的剧集在国内还较少,也鲜见TVB式的“卧底设定”,因此《余罪》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题材的空白。而张一山也凭借着不同于标准意义上“小鲜肉”的长相和表演风格,迅速被观众所喜爱。
但是此后几年内,IP泡沫将他的演技捧上神坛,却没能带给他足够优秀的作品。因此,当“余罪滤镜”被打破后,观众对张一山的“韦小宝”也不再宽容。
《余罪1》剧照
不仅是新版《鹿鼎记》,毒眸观察到,近年来金庸这个“大IP”的表现整体式微。这或许不能用“时代滤镜”来解释,而更像是“时代变了”。
在20世纪90年代初,金庸的作品无疑是剧集市场的“香饽饽”,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翻拍作品出现,并且每一部都有着不小的水花,更让刘亦菲、高圆圆、苏有朋等一众知名演员迎来了事业上的新高峰。
但是近年来,明显感觉到金庸剧的“疲软”,无论是在制作规模上还是市场表现上都大不如前,此前,金庸剧是一线演员争相夺取的“优质资源”,是造星工厂,但在2017年之后,金庸剧中的男女主角逐渐成为“新人培养皿”。
2017版《射雕英雄传》中杨旭文和李一桐的组合尽管口碑尚可,但热度欠佳,此后,丁冠森、曾舜晞、陈钰琪等男女演员也都表现平平。新版《鹿鼎记》中的女性角色也是如此,除了唐艺昕之外全部都是新人演员,甚至被网友戏称“撞脸”。
新版《鹿鼎记》里的新人演员
究其原因,或许是“江湖气”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了。
在金庸的作品中,“江湖”和“侠义精神”是贯穿始终的内核。他在某次采访中表示,自己写武侠小说的动机就是提倡侠义精神。
在《鹿鼎记》的原著中,韦小宝营救茅十八的原因并非因为他本质善良,而是因为他“听书听得多了,对故事中英雄好汉极是心醉”。这种“江湖义气”可以通过各种文本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传播,并影响人们的行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金庸所代表的是一种独特的“江湖文化”。
新版《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和茅十八
在历史上,“江湖社会”独立于主流社会之外,以流动性的人口和各式各样的帮派与组织构成,并有着独特的规矩和道义。但在金庸笔下,二者不再是“庙堂高,江湖远”的关系,而是“庙堂亦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人情往来,更是义薄云天。
但是这种“江湖文化”或许和现在的时代和年轻人都不再相关。
在这个显得过于浮躁和虚荣的时代,冷冰冰的算法代替了道义和人情,现在的Z世代或许不再向往“快意恩仇”的江湖,也很难理解金庸笔下的“江湖文化”了。
新华网曾发布过一个名为“迷之95后就业观”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4%的95后的职业选择都是“网红、主播”,没人想当拯救苍生的“大侠”。
“迷之95后就业观”
所以,无论是新版《鹿鼎记》还是金庸的其他改编作品,都很难获得年轻一代的喜爱。而对于一直看着金庸剧长大的一代来说,既有经典珠玉在前,评判后来者的标准自然也要高些。
其实不止是金庸,传统武侠剧这个类型在剧集市场上也在不断“缩水”。
2018年是《新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连城诀》等经典武侠剧“扎堆翻拍”的一年,但无一成功突围。根据云合数据的统计,在2019年各平台播出的近300部网络剧中,武侠剧占比不足3%。
除了数量锐减之外,武侠剧的概念也在悄然改变。
近两年来,以武术技巧和侠义精神为核心的武侠剧逐渐减少,诸如《少年游之一寸相思》《侠探简不知》等“新式武侠剧”开始出现。这些武侠剧有其共同特点,就是在武侠的世界观之外,融合了爱情、悬疑、玄幻等更被当下受众所接受的新元素,从而完成了这一类型的转变。
新式武侠剧的探索固然有其时代意义,但是在翻拍《鹿鼎记》这样的经典作品时,不仅没有展现出其中的“江湖气”,反而以各种看似创新,实则经不起推敲的解构方式来对待原著,那么“翻车”也毫不出奇。
在“六神磊磊”的描述中,武侠剧里的江湖不止是肤浅的“白衣飘飘”,而是“客栈、驿站、渡口、码头,是大车、跛驴、残羹、冷炙……是构成江湖人生活的组合。”而当武侠剧失去了这种“江湖气”后,这些故事也就不再能构成一幅流动的人生百态画卷,而是成为了“从一个包房演到另一个包房”的粗暴拼接。
正如网友吐槽的那样,这样的《鹿鼎记》,像极了流媒体平台上一个又一个毫无关联的搞笑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