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戴村坝”位于东平境内,横跨于大汶河之上,是我国古代较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的“都江堰”齐名。大坝始建于明永乐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戴村坝的建设设计者是明朝民间水利专家白英。
现位于戴村坝的白英雕像,是一位“老人”——一个耄耋的老头儿。雕像之所以这样造型,据说是根据相关史载中“白英老人”之说而设计的。
但据学者颜建国考证,历史上的白英并不是一个白发苍苍、长须飘逸的耄耋“老头儿”。
建国先生说,史料记载,元明运河上清理河道十几个潜夫的头叫“老人”,潜夫多为20到40岁之间的青壮年。
戴村坝白英雕像上也清清楚楚标注着其生卒年是“1363-1419”,也就是终年才56岁。
据史载,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主持治理汶水,民间治水专家白英提出“引汶绝济”建议,破元代罡城坝,使汶水不再流入洸河(洸府河),迫使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南城子附近拦河筑坝,遏汶水入小汶河南流,“使趋南旺,以济运道”,这个坝就是戴村坝。
也就是说,白英“点坝”时,年仅48岁。而现代人根据“白英老人”的记载把白英塑造成一位年长的耄耋老人,实在是对“老人”二字的习惯误读。
就现代社会而言,“老人”也不一定就是指“老年人”。比如单位上,一个人工作时间长了(或十年,或八年,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我们就习惯上称他是这个单位的“老人”了。如果一个人二十岁进单位,工作十年也就是三十岁,称他是这个单位的“老人”,显然不是说的他的“年龄老了”。
因此,颜国先生说,每当看到戴村坝上明朝水利专家白英的塑像,心里就想起一句戏言:“没文化,真可怕。”仅根据“白英老人”记载,就断章取义、相当然地把白英塑造成一位年长的耄耋老人,实在是对“老人”二字的习惯误读。
建国先生还说:东平另一件三人成虎之事是“龙山书院为元朝设立”之说,以及有人把它定义为“孔庙替代机构之假设”。没有读过《全元文》,甚至没有读过王旭《兰轩集》,仅凭近代有人妄断龙山书院为元朝建立而附和,没有一点学术的严谨和真诚,难道非要把“东平学派”的研究摆放到县级水准去规划创设吗?
如果是写小说,传说,人是可以虚构的,年龄大点小点不打紧,但戴村坝上的白英雕像却应该是历史,历史要传世后人,历史要讲究真实。
在当时的明朝,48岁的白英或许有点老,但不能让后世人觉得白英“老”到是个一脸苍桑、白发苍苍、长须飘逸的耄耋老头儿!
“白英老人”不是耄耋老头儿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不是识字就行,真正有文化的人是不会简单地、轻易地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对一件事情想当然,要多方查证,形成“历史”链条,才能还原真实的历史,才能不误导世人,后人,更不给世人、后人留下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