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集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本集回目有些惨烈,但内容有不少是我最钟意的——宝黛和好、诉肺腑等等。
!
紫鹃劝黛玉:“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别人不知宝玉那脾气,难道咱们也不知道的。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遭两遭了。”黛玉啐道:“你倒来替人派我的不是。我怎么浮躁了?”紫鹃笑道:“好好的,为什么又剪了那穗子?岂不是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紫鹃真不愧是“中国好闺蜜”。黛玉和紫鹃的主仆情很深厚。紫鹃作为丫鬟敢说主子“太浮躁了”“倒有七分不是”“小性儿”“歪派”,正说明黛玉和她已经是姐妹情份多过主仆有序了。
忽听有人叫门, 紫鹃听了一听,笑道:“这是宝玉的声音,想必是来赔不是来了。”黛玉听了道:“不许开门!”紫鹃道:“姑娘又不是了。这么热天毒日头地下,晒坏了他如何使得呢!”
紫鹃果然不负曹公赠她的一个“慧”字。妹妹傲娇不让给宝玉开门,别的劝法是没用的,从关心宝玉的角度出发,妹妹自然底气不足了。
娇羞的林妹妹以书遮面
脂本上写的是,宝玉“又把‘好妹妹’叫了几万声”
黛玉:“你也不来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了,二爷也全当我去了。”宝玉听了笑道:“你往哪里去呢?”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去。”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有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人去评评。”
这一段我的理解是,什么关系会说某人死咯你就去出家?当然只有爱侣关系。爱人已死,这辈子生无可恋,不准备再爱上别人,就去出家了却残生。当时两人的环境,这话被别人听到可就了不得了。这是犯了“婚前自由恋爱”的大忌。所以黛玉赶忙说了一串“亲姐姐妹妹”的话做遮掩,暗示前面宝玉的意思是念在兄弟姊妹之情才会如此,极力澄清两人没有什么非同寻常的关系。
宝玉“自知这话说得造次了”,就是表示他也意识到了黛玉的用心,所以“后悔不来,登时脸上红胀起来,低着头不敢则一声。幸而屋里没人”。
黛玉两眼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得一声儿也说不出来。见宝玉憋得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咬牙说道:“你这……”刚说了两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手帕子来擦眼泪。宝玉心里原有无限心事,又兼说错了话,正自后悔;又见黛玉戳他一下,要说又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滚下泪来。
“要用帕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擦。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了,见他穿著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上搭的一方绡帕子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
“竟去拭泪”的一个“竟”字,可见古代大户人家是不好用衫袖拭泪的,宝玉此时没带,只好不得已而为之。
在不知不觉中,黛玉把自己给宝玉的定情信物送出去了。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浸透了黛玉的泪水的手帕更贵重更真心更痴情的礼物了。
宝玉见她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又挨近前些,伸手搀了林黛玉一只手笑道:“我的五脏都碎了,你只知道哭。”
紫鹃看到,会心一笑避开了
黛玉将手一摔道:“谁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还是这么涎皮赖脸的,连个道理也不知道——。”一句没说完,只听喊道:“好了!”宝、林二个不防,都唬了一跳。
′
原来是老祖宗差凤姐前来劝和,凤姐姐的比喻太生动,虽然有点唐突宝黛了。
“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体丰怯热。”
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不由得大怒”宝姐姐是真生气了。有人说跟宝钗待选之事有关,也有人说是宝钗头疼自己哥哥,总之宝玉这个比方打得直戳宝钗痛处,说人家姑娘胖就罢咯,还说人家是历史上误国误民的杨贵妃,宝姐姐怒了。
!
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她道:“你要仔细!我和你玩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她们去。”说得靛儿跑了。
很明显,靛儿跟宝钗这么不见外应该是基于宝钗平常都很随和,对丫头们也都比较温柔。可惜这个“靛儿”(也就是“垫儿”)今天不巧撞到枪口上了。宝钗刚被宝玉奚落正没好气,所以“指”着靛儿说了一番比较严肃甚至有点凶的话。这是在警告宝玉——我可不是你林妹妹,轻薄的话在我面前谨慎点说!
对待丫鬟们,宝姐姐确实谈不上多真心,至少不可能当朋友。宝钗做到善待丫鬟不随便欺负她们就够咯,该发火时绝对不留情面。
这是宝钗自重的表现,却不代表黛玉不自重。宝黛之间是小情侣,调情的话黛玉也不得不表现出生气来,心里未必真恼了,因为毕竟两人的感情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是只能算大家都知道却不能明说的“地下情”。宝钗是反对婚前恋爱的,所以觉得宝黛那一套很幼稚,而且恋爱就要三天两头吵架宝姐姐更看不上,这就是宝钗和二玉三观不同之处。
言归正传。林妹妹“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宝玉更是因为这次是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因此比先更不好意思。
黛玉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她的心愿,忽又见问她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做《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这回的回目叫做“宝钗借扇机带双敲”,我看不只前面靛儿的扇子,这里也是。请看宝钗如何“机带双敲”,也就是一语双关、指桑骂槐、敲山震虎——讽刺二玉!
老祖宗不愧是最大的“人生赢家”——左手宝玉,右手黛玉
记得有人问我,若能穿越到红楼,愿意做谁?我说,以前想做紫鹃、雪雁、春纤,甚至想做潇湘馆内一杆竹,后来改变想法了,想做老太太!哈哈,因为一旦穿成老太太,我就立刻做主让宝黛成亲!
凤姐长吸了一口气道:“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过了。宝钗再欲说话,见宝玉十分惭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盛暑之时,早饭已过。宝玉闲来无事信步王夫人上房,见金钏儿打盹,便和金钏儿说笑,可怜金钏,平时也不少和宝玉这样玩闹,可惜今天太放肆,以为王夫人睡死过去,杯具了。
王夫人都醒了,一巴掌扇倒了金钏。你这下作的小娼妇,好好的爷们儿都叫你教坏了
宝玉一溜烟跑了。
这件事大家多指责宝玉没担当,不负责任,怎么能就这么跑了呢?其实,换一个角度想想,不跑又能如何?为金钏求情?那金钏只会死得更快。一如后面的晴雯是一个道理。宝玉除了眼睁睁看着,没有任何别的可以做。
宝玉再有叛逆精神、平等思想,毕竟还是个古代大家族纨绔子弟,他尊重女性、体恤丫鬟们已经比贾家其他男子强很多了,他再怎么有先进思想也不可能冲破家族枷锁以下犯上,何况王夫人气的就是金钏、晴雯辈有勾引宝玉之嫌,宝玉再为她们求情她们不就更洗不清了?那只会让王夫人更确定自己的判断,更要赶尽杀绝,好让自己的儿子回到“正轨”上来了。
要是宝玉真能如读者们所愿,在此时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金钏叫屈,甚至阻拦王夫人,金钏真的说不定没回家就要被打死了。何况宝玉不是孙中山,不可能反帝反封建到那步田地。
我说这么多也不是为了给宝玉洗白或者开脱什么,这件事确实宝玉有错,但宝玉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从他的角度,他能做的,只有在金钏生忌时为她焚上一炉香,落下几滴泪了。
玉钏不知道此事之后,会不会在心里默默地怪王夫人。玉钏倒是很怪宝玉,三十五回“亲尝莲叶羹”可以看出。
“跟了太太十来年”,可见金钏自小就服侍王夫人,太太,您的心真狠啊!还念得什么经啊
“快带着你家的小婊子滚出去”这句骂人的话未免太难听了!金钏知道,已经无法挽回了。王夫人背后挂着观音佛像不知道镜头语言这样给是不是在讽刺王夫人佛口蛇心。
以上几句王夫人的话是剧本原创,书里这段是这样结束的:
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虽金钏儿苦求,亦不肯收留,到底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下去。那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了,不在话下。
我个人理解,值得注意的有这样几点——
王夫人的“宽仁慈厚”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曹公会这样讽刺宝玉之母么?但如果不是讽刺,前有金钏、后有晴雯,为何总觉得这四个字有些别扭?
金钏姓“白”,就如鸳鸯姓“金”表示鸳鸯有金子般的品格一样,我认为“白金钏”的意思就是说金钏真的是清白的,私下里最多和宝玉小打小闹,绝没有过肆意勾引的无耻行径。
金钏儿“含羞忍辱”地出去,应该已经下了要自杀以证清白的决心了。
不信大家看看金钏出去时的眼神。这段音乐就是暗示啊,哎,苦命的金钏,最后还给王夫人磕了个头。
刚从王夫人处跑出来的宝玉垂头丧气地来至蔷薇花架下,看到了龄官画蔷一幕。
宝玉本来以为是小丫头学黛玉葬花,还在心里嘲笑人家“东施效颦”,看真了才发现原来是家里学戏的十二个女孩子之一。
宝玉此时的内心活动:“幸而不曾造次。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她们,越发没意思了。”
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她而去,只管痴看。只见她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她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
一时片云致雨,夏天里说下雨就下雨,宝玉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赶快跑回家,却是叫龄官快跑。龄官听说,回头一看,就喊出了“谢谢姐姐”
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刚露着半边脸: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
这里还有一个伏笔,后面才能看出来——
宝玉此时在蔷薇架下跑得匆忙,所以跑丢了身上的金麒麟,也就是后来湘云在蔷薇架下捡到的。不得不佩服曹公的心思之缜密吧。
“大家把沟堵了,水积在院内,把些绿头鸭、花鸂鶒、彩鸳鸯,捉的捉、赶的赶,缝了翅膀,放在院内玩耍,将院门关了。袭人等都在游廊上嘻笑。”
这段原文都拍出来了,就是没真把鸭子翅膀缝了。
宝二爷在外面淋着雨叫了半天门,火气积蓄中。
嬉闹声太大没人听见宝玉叫门,姗姗来迟袭人中招,踢得不轻,眼泪都出来了。宝玉也震惊了
这也体现出宝玉的纨绔本质,若是其他小丫头子,他就没那么惭愧后悔了
端午节酒因为宝钗不爽宝玉之前的“杨妃”之故,所以淡淡的;黛玉也懒懒的;凤姐知道王夫人、金钏之事,更不敢说笑了,结果都不痛快就散了。
原文后面提到黛玉“喜散不喜聚”,宝玉“喜聚不喜散”,看似两人截然相反,其实本质都是一样——聚时喜,散时悲。区别只是对于这个本质的态度不同。
这里宝玉因为心情不好,要招惹晴雯了。
晴雯换衣服时不小心跌坏了扇子,宝玉就训斥上了:“蠢才!蠢才!将来怎么样?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后文交代过宝玉的想法,将来他是要把自己的丫头们都放出去还她们自由的。除了袭人是自己妾室,就连最喜欢的晴雯也是要放她走的。这就是宝玉尊重、喜欢她们的方式。
只是晴雯内心是喜欢宝玉的,只不过心性纯良、天真烂漫,晴雯临终前说过,只想着能一直在一起就够咯,没想过将来能不能给宝玉收房之类的事。但也可知,晴雯是想要一辈子跟着宝玉的,所以此刻宝玉说晴雯以后“自己当家立业”,仿佛是不想要晴雯的意思,晴雯自然有些生气。晴雯也纠结。
晴雯强大,几句话就把宝玉气炸了。
“我们”我倒要听听“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哪里就称起“我们”。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争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上“我们”了。 袭人认为自已当初给宝玉时“不为越礼”,是因为这是主子教给她的礼;当晴雯指责她时,她才怀疑那种观念。当她以为“不为越礼”时,她没把自己当人;而当她意识到自己确实糊涂时,她才把自己当作了人。这便是袭人的悲剧之处,也是晴雯的可敬之处。
“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哪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这里的“姑娘”应该是指袭人连“通房大丫头”的名号还没讨到,最多是个大丫鬟,不该跟怡红院女主人似的。
晴雯厉害,各种公开鄙视袭人,还似乎在暗示自己知道袭人已失身于宝玉之事。
宝玉这段也是昏了头了,真把晴雯赶出去,袭人知道此刻不拦着宝玉,宝玉定会事后后悔,而且自己跟王夫人也难交代,所以跪下了。袭人确实贤惠,只是不够懂宝玉的心,不支持、不理解宝玉的眼光与作风。
!
黛玉进来调戏解围了。“好嫂子”黛玉叫到
黛玉为何不吃袭人的醋?废话!身为小姐吃丫鬟的醋岂不身份全失?!何况袭人身份特殊,黛、钗、湘都早就知道,袭人不是赵姨娘,以后能和睦相处便罢。大家族怎么可能没有妾室?作为小妾,袭人具备贤惠这点就够咯。
有人说宝黛成婚黛玉也不能容人,这又是固有成见不认真读书之过。黛玉绝对可以接收宝玉纳妾,至少袭人相当于是在黛玉之前就跟了宝玉的,怎么可能介意?而且黛玉对宝玉有信心,“诉肺腑”之后更是放了一百二十个心,只要两人相爱,黛玉就知道宝玉不会再娶第三个进家门。
宝玉在七十八回也流露出了只想娶黛玉、纳袭人,其他人都散了的想法。
这句话跟谁说的还有争议?
书中原文——袭人笑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笑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袭人笑道:“你老实些罢,何苦还说这些话。”
很明显,没有黛玉的那句“我先就哭死了”,宝玉就不会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袭人是以为宝玉又犯花痴乱说话了,所以往自己身上揽;其实就是宝玉又说漏嘴了,犯了大忌。
黛玉也赶紧补充,以当成说笑话的形式化解尴尬与唐突。后面的追逐美,只是截不好。
宝玉说两遍“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和前面葬花吟里“试看春残花渐落”几句不断重复一样,就是作者为了加深读者印象的意思。
原著里晴雯看到黛玉进来就出去了,这里留下来收拾,还跟黛玉相视一笑,不愧是“晴有林风”啊。
宝玉原本以为榻上的是袭人,故有此问。
原著里有一段晴雯点破了宝玉的一段绯闻——
宝玉笑道:“我才又吃了好些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晴雯摇手笑道:“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知是怎么洗的,叫人笑了几天。我也没那工夫收拾,也不用同我洗去。今儿也凉快,那会子洗了可也不用再洗。我倒舀一盆水来,你洗洗脸通通头。才刚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叫她们打发你吃。”其实由这点可以很明确看出,晴雯想要刻意勾引宝玉的话,有的是机会,但其实晴雯就是一次也没有,天地良心,日月可鉴。
著名场景“晴雯撕扇”即将上演。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晴雯未必懂宝玉说的一套大道理,她只知道你宝二爷既然同意我撕着玩那我就接受!如今看来难免暴殄天物了些,但这也是人家的情趣,逗笑了晴雯,宝玉觉得就值得。
正巧麝月到来,宝玉抢过扇子递给晴雯,晴雯抓起就撕。宝玉乐的,手舞足蹈了
湘云和翠缕在大观园里论阴阳不过太长,剧里就缩减掉咯。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我也只是一家之言。还是少指责其他人的观点,只说我的便罢。
我认为,脂批有云,此处是和袭人、蒋玉菡一样的“间色法”,就是说宝玉又做了一次中介人,联系上了湘云和她未来的夫婿卫若兰。书上在此回交代了湘云已经有婆家了。脂批有“后数十回若兰于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我推测卫若兰在后文不知通过什么途径得到了宝玉的这块麒麟,后来与湘云成婚,发现这块麒麟与自己妻子的居然是一对。
“白首双星”指的是牛郎织女星,二人白头了依然天各一方。我觉得是说湘云和夫君卫若兰。后面抄家,四大家族自然是“一损俱损”的,卫若兰和史家联姻,自然是属于四大家族一派的,难免受到牵连。可能湘云新婚不久就惨遭抄家,被迫与夫君分离,可能是流放两地,所以我猜测最后与乞讨中的宝玉相见也是在湘云流放途中,所以更不可能停下来跟宝玉“梅开二度”。
这里既然要啰嗦就多说两句。我还看到过一种对湘云结局的推测,私以为也很有道理:
与卫若兰新婚之后,湘云一直对夫婿很满意,直到丈夫发现自己得到的麒麟原属宝玉,而且居然与湘云的是一对,遂心生猜疑,怀疑宝玉与湘云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湘云是何等自尊自爱之人,难以受此侮辱诋毁,便与夫君关系破裂,很可能主动离开,因为她不能接受所爱之人怀疑自己不忠。也许她应该主动解释清楚,但湘云没有,所以脂批说“湘云是自爱所误”。
总之不管以上哪一种说法,我只知道我是坚决不能接受宝玉湘云“梅开二度”在一起
反正我个人目前为止觉得以上两种都有道理,至少比“宝玉湘云”那一套推测更符合湘云“湘江水逝楚云飞”“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的结局
这段删减了湘云生气黛玉剪东西,袭人背后说黛玉等情节。后面有保留袭人黑黛玉的一句。就因为这里,实在无法多喜欢袭人姐姐啊。
湘云要开始教育宝玉了。
云丫头开始教育宝玉要好好学习,和为官做宰的人们多混混。看宝玉的眼神。三观不合,不提这事还罢,一提到这个,连一直当小妹妹疼爱有加的湘云都不留情面,完全不给好脸色看。
袭人背后诋毁如果是黛玉说这种话被宝玉不待见,估计会哭闹得不可开交。恰巧被黛玉听到,林妹妹此时的表情变化。袭人不知道,宝玉和黛玉的每次争吵,都不是黛玉恼怒宝玉得罪了她,而是他们在相互试探彼此的心。袭人不知有没有注意到,黛玉从来没和宝玉之外的人分争过。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黛玉。
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
袭人和湘云觉得宝玉是在说“呆话”,所以笑。这就叫三观不同,没有共同语言。不知道那些持“宝玉湘云真爱”论的眼睛里是进了多少沙子才会忽略这些。
宝玉湘云做兄妹、做朋友都很好,做夫妻?不见得会比二宝的婚姻幸福多少。何况打死我也不信湘云能接受“二婚”,在古代改嫁是被鄙视多过被理解的。
这话恰好被黛玉听到,此刻音乐宝黛情又响起,真是太美好了。
黛玉这里一大段心理活动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甜到感动落泪的“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开始啦!
又动手动脚了,宝玉不顾自己的死活,妹妹可不能不顾。
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得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
“你放心”,这是黄钟大吕的声音。《红楼梦》因此让人无法再忽视。你可以欣赏,可以诋毁,可以编印行世,可以下令严禁,却没有人再能忽视。《红楼梦》也因此成了中国文学的里程碑。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心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一时不知从哪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
曹公的文笔描写陷入爱河之人何等细腻与真挚!
黛玉此刻才知道,原来自己要的,不过只是一句承诺——你放心。我心里有你,而且只有你,我对别人再如何都只是亲情、友情和怜惜关切之情,我的爱情只给了你一个,也只有你一个。相信我,我只爱你。
桥上人影,水中倒映
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
妹妹从此以后就真的“放心”了,再也没有吃过一次醋,没跟宝玉闹过一次“小性”,天高海阔,云淡风轻!单纯的妹妹,给予了宝玉最大的信任与爱。古往今来人世间最美丽最可爱最真挚的宝黛爱情,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捱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这段更大胆的表白妹妹没听到,不过妹妹懂的,如果没走站在那里听,二人万一忘情被人看到就死定了。只是妹妹抽身走远,宝玉却还沉浸在深情表白里继续痴呆着,居然把这段最大胆的话说给袭人听了,给自己和黛玉的未来埋下隐患。
袭人闻言吓尿了,没想到宝黛已经自由恋爱发展到如此深情的地步了。于是开始“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
袭人自己最早失身于宝玉不觉得如何,如今得知宝黛相爱却觉得是“丑货”,历来袭人黑最忌恨这一点。我也因此不喜袭人。只是其实从她的角度想,她所身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思想确实如此,丫鬟与主子有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日后收房之事;小姐跟少爷却连恋爱都不允许,因为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袭人的“贤惠”,正是因为她处处从当时的思想道德出发为宝玉设想,自认为是对宝玉好,也就是对自己好;却从未能真正理解、支持过宝玉的一言一行。
因为删减了宝钗跟袭人介绍湘云在家生活艰难的段落,所以直接是婆子报告金钏跳井死了的消息。宝钗、袭人都震惊了。
“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
宝钗得知金钏自杀,第一时间赶来安慰王夫人。宝钗会做人啊
为了安慰姨妈,宝钗的话就有点冷血。
作为晚辈,宝钗自然除了安慰不能说别的,总不能指责姨妈是杀人凶手吧?但至少说明,宝钗和宝玉、黛玉相比,确实有些“无情”。下面这段把书上缩略的有点多,但保留了主要信息:王夫人怕林黛玉忌讳,所以没准备给金钏穿林妹妹的,宝钗主动请缨说自己不忌讳,就用自己的衣服就好。
不管宝钗是否有心,起到的效果就是在王夫人面前给自己加分,让黛玉不知不觉减分了。也许宝钗并不在意,或者至少此时并未在意王夫人是否认为自己更适合儿媳妇人选,但确实有意无意中造成了这样的效果。黛玉若在场,未必不会说一句“我不忌讳的,就用我的吧”,和前面“滴翠亭”一样,宝钗无论是否有意,都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黑”了黛玉,而黛玉却浑然不觉。
王夫人内心疑虑:宝丫头才是我要找的儿媳妇啊!她会向着我,不似那林丫头,只知道满满占据着我儿子的心。
宝玉刚得知金钏之事,内心悲痛不已,回忆着金钏的音容笑貌。
宝玉正伤心郁闷着,偏巧和他老子撞个满怀
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
政老爷您不知道,宝玉之前刚和妹妹表白完,痴情劲还没消呢,如何跟雨村“慷慨挥洒谈吐”?此刻得知金钏之死,更是五内催伤,怎么能不“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呢!
可怜琪官也就是蒋玉菡,居然是忠顺王爷养的戏子。王府的长史官来贾政这寻琪官,听得贾政气炸了
贾政斥责宝玉“逗引”琪官,宝玉表示要辟谣。书上说宝玉“说着便哭了”
是讹传!我跟琪官没关系!
听说了“红汗巾子”之事,贾政更怒了:你这个作孽的畜生!
本集结束定格于宝玉“即将挨打”状态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