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满江红》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所作,读来慷慨激昂、荡气回肠,尽显对中原大地重陷敌手的悲愤和前功尽弃的痛惜。
岳飞帅军抗金初期,军事才识深得宋高宗赵构的赏识,二人之间的合作堪称君臣楷模。公元1133年,31岁的岳飞升任神武后军统制,赵构亲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他,又将牛皋、董先、李道等部拨归岳家军,使岳家军兵力得到极大扩充。
公元1137年,岳飞奉诏觐见,与赵构作《良马对》,官职也升至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赵构甚至把岳飞召至“寝阁”,授命说:“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不过没有想到两人的蜜月阶段随后迅速降温,三年后更是以岳飞被缢死在风波亭而惨淡收场。其原因,其实从岳飞的传世名作《满江红》就可看出:
念念不忘雪靖康耻,影响赵高宗皇位稳固
公元1127年,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后,史称“靖康之变”。岳飞基于自身内蕴的儒家士大夫气节,时刻不忘洗雪靖康之耻,迎回徽、钦二帝以及被金兵劫掠到北方的万千百姓,这本身无可厚非,也符合宋朝上下的利益,却对宋高宗赵构的皇位有着巨大的威胁。
赵构虽然趁“靖康之变”人心惶惶之际,抢先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即位,建立了南宋,登上了天子之位。但按照封建嫡长子继承制,他这个宋钦宗第九子得位不正,也没有合法继承权。更何况其父宋钦宗、兄宋徽宗虽然被金人虏去,但仍在人世,依然拥有赵宋王朝太上皇、皇帝的身份,一旦返回,就会造成天有二日、国有二君的尴尬。
臣子生恨,又能力超群,难免再演“黄袍加身”
“臣子恨,何时灭”中的恨,虽然更多是对金兵的恨,但也的确包含对宋高宗赵构的不满。其实,宋高宗赵构对皇位之争的顾虑,到了1137年提出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岳飞已经意识到了。因此,他不再提及迎还宋钦宗之事,只将其包括在“天眷”之中,换取了赵构的勉强同意。尽管如此,在岳飞帅军高歌猛进的时候,赵构又突然变卦,几度出尔反尔,使得岳飞心中不满。
此外,除了皇位的问题,赵构思考得远比岳飞复杂。岳飞从军事的角度着眼,时刻备战,亲自督军,严格训练,在军中威望日高,掌握的兵权也越来越大。在赵构看来,这样的将领,任由其发展,难免会再来一次黄袍加身?因此,随着岳家军越来越强悍,赵构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尤其是朱仙镇大捷的消息传来,岳家军的数千之众击溃数万金朝铁骑,战力之强让赵构时刻感觉如芒在背。
因此,赵构不仅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还在岳家军班师以后,借故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军权,使其彻底脱离了军队,后来干脆又上演了风波亭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