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相声艺术是北京一项重要的土特产与民族遗产,从形成到盛行,百多年经久不衰。
相声艺术明代已有发轫,与评书艺术有所融合。正统相声传说是在康熙、乾隆时期八角鼓丑角表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源于华北,鼎盛于北京,而扩散至京津冀。事实上,清末民初时期到1949年是传统相声的形成期,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相声初步形成。
相声表演
2006年12月21日,经过3个多月的公示调查,北京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相声包含其中。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正式对外公布,相声入选国家级“非遗”。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明清之后,相声流行于京津冀,渐渐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
相声
传统相声的主要道具有折扇、手绢、醒木,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传统曲目有《关公战秦琼》、《戏剧与方言》、《贾行家》、《扒马褂》等,总数在两百个以上。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则以《夜行记》、《买猴》、《帽子工厂》等影响较大。
道光年间张三禄是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本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
说学逗唱
清末著名报人英敛之在《也是集续篇》中就曾提到相声演员是“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形象地描绘了“逗”的艺术魅力,说:
该相声者,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
“天桥八大怪”之一的穷不怕,原名朱绍文,也是相声的鼻祖之一,以说、学、逗、唱为主要形式,主张题材取自生活。郁达夫在《蜃楼》中说:随着许多小商人、闲惰阶级的妇女男子下了车,走下天桥,追逐享乐。
传承谱系
根据清末《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许多老相声艺人集中于此,靠相声维持生计。“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正如著名学者齐如山在《天桥一览序》中所述:“天桥者,因北平下级民众会合憩息之所也。入其中,而北平之社会风俗,一斑可见 ”。1936年,张次溪所编得《天桥一览》中写道:
今日之天桥,为北平下级社会聚集娱乐之所,一起可充分表现民间之风俗,于是外人游历,亦多注意于此,乃与宫殿园囿,等量齐观,其重要从可知矣。
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露天设场,学艺、卖艺、传艺、生活。所谓“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演出场子,行话“画锅”。锅是做饭用的,画了锅,有了一个场子,艺人就有碗饭吃了。天桥因市场的兴起而繁荣发展,而这一市场,又是面向平民大众,集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为一体,文商结合,互为促进。它的兴起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文化现象。
天桥艺术
语言、包袱儿、笑声,可说是相声艺术的三大要素,并且缺一不可。在相声的催动下,天桥在它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天桥平民文化。各个阶层人等不断交融合流,雅俗同生。虽然历经沧桑,却能持久不衰,相声逐步成为底层民众枯燥生活的一剂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