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最恶心的一部电视剧,就是《大秦帝国》。在此剧中,完全颠倒黑白、篡改历史。无耻到了极点。
首先,先说商鞅骗公子卬。 商鞅为人刻薄,背信弃义。虽徙木立信,却最不守信。 商鞅率领秦军与魏国公子卬率的魏军交战。商鞅畏惧魏武卒方阵的强大,不敢与之战。便写信给公子卬。在称自己魏国时,常常受身份高贵的公子卬关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能与恩人动兵戈,愿意议和,签订和平协议。 就在商鞅与公子卬议和之时,商鞅却暗藏伏兵,把公子卬抓获。
而《大秦帝国》中,严重抹黑丑化公子卬,颠倒黑白,歪曲事实。 商鞅此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严重的违背和破坏契约精神。
然后,再说在齐国稷下学宫。商鞅与孟子的论战。商鞅是战国中前期人物。但在剧中,商鞅却以战国后期儒家大师荀子的性恶论,来批判孟子的性善论。
荀子给人性定义:“生之所以然,谓之性。”又曰:“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色而趋利。人生之有也,无学而成也,是舜桀之所同也。”荀子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学习的自然本能。人性是恶的,仁、义、礼、智等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人之性,生而好利,有耳目之欲。若没有良好的教养任其发展。其结果是道德沦丧,社会混乱。
荀子对人性之恶,明礼仪而化之,起法正而治之。最终使人化性起伪,去恶从善。
而法家的人性本恶论与剧中完全不同。法家认为:群臣皆有阳虎之心,随时准备谋反。国君立太子后,夫人和太子便希望国君早死。国君的夫人、儿子、父兄、在旁,群臣皆是天敌。 所以必须牢牢掌握刑法——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杀之柄。刑不避大夫,近爱必诛。
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把皇族和大臣屠戮殆尽。就是法家思想之下的必然结果。 法家的性恶论,为君主奴役人民提供了理论依据。大臣是:‘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人民是‘寡闻从令。’踏踏实实做君主的奴才。
儒家的性恶与性善论皆是精华,是教人去恶从善。 法家认为人性之恶是无法改变的。其目的是为法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张,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