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困到睁不开眼,看着陈独秀听到两个儿子与自己进入同一战壕泪眼婆娑,转身走向树林深处,这部剧也拉下了帷幕,和黑夜告别,迎接明天。
高考当天,语文上热搜的同时,一部剧也上了热搜,热搜词以当代青年习惯的方式呈现-觉醒年代yyds,于是追随广大网友脚步,开启追剧模式。
虽然是一部历史政治剧,却让我们看到了100年前的青年在家国危难之时对出路的探索,同时也是对真理的探索。
01 影响人心,什么武器都不如思想武器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图存之路,发起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等运动。
种种西方的理论和学说都被引进作为强国富民的药方,师夷长技以制夷、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
而这些路径最终都只是小部分人的实验,并没有带动广大民众的参与,只有新文化带来的新思想,启蒙学生和工人阶级,进而使农民逐渐参与到国事中,彻底叫醒东方雄狮。
现在我们经常说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先要改变他的思维,思维也可以称为思想模式。
为什么思想有感召人心的力量呢?
思想可以理解为先进的理念。先进理念代表了一种科学方式,给人希望。
在剧中第一集,就有一场留日学生关于救国之道的争论。坚持君主立宪的改良派和信奉民主共和的革命派争执不下,而陈独秀在一旁默默吃同学们留下的饭菜。
被大家发现后,李大钊关于如何救中国来问他的意见,他说:“这样的国,无可救药。”
一句话引起众怒和拳打脚踢,被李大钊救出重围,于是两人就如何救中国开启讨论,从而建立革命友谊。
在谈话的最后。
李大钊问:“那何为新路呢”
陈独秀回:“不知道,我正在找。”
陈独秀见完李大钊,回上海后,与朋友们见面聚谈,才最终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他们面前,我们的制度落后了,我们的思想也落后了,一句话我们的人落后了,这是我们泱泱中华,几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次,所以我的结论是,改造中国,首先要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提高中国人的素质,要想光复中华昔日之辉煌,当务之急的,要造就一代新人。”
明确了想法,但是如何做呢?
02 办报纸,读物启蒙
当时处于大变局时代,西洋先进理论和制度充斥国内,五花八门,到底用什么思想改造国人和新青年呢?
对于上述问题,陈独秀早有深思熟虑。
“对西洋先进的制度和理论,我们必须要辨析,我们要找到最核心、最普遍、最实用的东西,来武装我们的青年。”
陈探索多年,他最先的行动便是创办一份杂志,作为唤醒国人觉悟的号角。
“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为之改观。”
从此科学和民主两大旗帜在中国竖起。
但如何武装大众的思想呢?
陈独秀提出用白话文,用大家都听的懂的话,看的懂的文字,用新文学的力量来启蒙大众的思想。
新青年首先激起了国内青年人的思想浪潮,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纷纷表示赞同,给新青年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之前看过一本书是作家张悦然写的《顿悟的时刻》,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小说写作中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则围绕着五位国外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展开。在后半部分作家的介绍中,作者时常会去介绍这些作家深受影响的作品及背后的作家。
所以文字是影响人最直接的工具,开启心智最首要的便是内容,而小说等故事类形式受众最广泛。
03 进大学,辩证探讨
青年杂志的成功创办,使得陈独秀受到更多人追捧,后被蔡元培三顾茅庐邀请到北大担任北大文科学长。
首先遇到的麻烦便是保守派的阻挠。代表人物-辜鸿铭、黄侃、刘师培。
在陈独秀任职会上,便遭到辜鸿铭的连环发问-什么学历?有什么学科专长?有哪些学术专著?
任职会结束后,陈独秀本来约辜鸿铭去校园小操场切磋,被蔡元培拦住。
蔡元培拉着陈独秀去自己的办公室开小灶,说:“这个文化啊,它是割不断的,它新文化只能在旧文化的襁褓中生长,对旧文化,它只是扬弃和革新,在学术研究上不能搞清一色,要鼓励和支持百家争鸣。”
“仲甫兄啊,我的理想,北大要成为群贤毕至的学术大舞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滋生出健康的新文化。”
陈独秀被蔡公的深谋远虑折服,赞同其做法,并答应去践行。
进而将保守派辜鸿铭、黄侃,复古派刘师培都留在北大,辩证看待各家文化。
剧中几番争斗后,两个学术派别最终走向和解。
最大快人心的片段便是张长礼带着教育司长李司长约见辜鸿铭、刘师培、黄侃,想利用这些守旧派,去找陈独秀麻烦,以便让他四面楚歌,并趁机瓦解当时的学生运动。
结果几位耿直回怼,没留一点面子。
刘师培言:“我虽然不赞同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的文化观,但我没有忘记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绝对不赞同政府签这个卖国的巴黎协定,我是不赞同学生们罢课,但我也绝对不会出卖我的学生。”
辜鸿铭说:“你们这些宵小之徒,其心可诛。”
黄侃直接开骂:“做人不可如此无耻。”
正是蔡元培的包容赢得了保守派的尊敬。这三位虽然在学术主张上有所差异,但是均有爱国之心,在大是大非面前,阵线统一。
在陈独秀辞任北大文科学长时,刘师培去世,辜鸿铭和黄侃来送,竟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而这一和解,其实也看到了保守派对陈独秀的理解和尊重。
所以说只要人和人深层的价值观一致,观点上可以求同存异,包容之心会融化万物。
04 走向工人和劳苦大众,明确组织
在剧中,每次革命理论传播遇到阻碍,李大钊都会回归乡野,去看一线民众的生活,这些经历,一次次深化李大钊的革命理论。
李大钊从日本回北京,受章士钊邀请担任《甲寅》主笔,在任职的路上,遇到长辛店工人葛树贵孩子生病,无钱医治,李大钊慷慨相助,这也成为剧中李大钊带动工人加入革命运动的开端。
后面李大钊和陈独秀在天桥新世界游艺场发传单,陈独秀被捕,李大钊去到河北昌黎五峰山,再次回到乡野。
剧中在无峰山的韩公祠,他和赵世炎、邓中夏等人交流,回顾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以胡适发表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开启讨论,和大家传递社会主义原理,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构造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关于要不要谈主义,李大钊总结:“我们认为宣称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的问题是交相为用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共同运动,就必须有共同的主义作为准则,所以谈主义是必要的,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社会问题永远无法得到解决。”
关于理论和实践,这属于一道历史命题,今天我们也同样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用去探索国家的道路,但还是要探索个人的道路,我们都明白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
李大钊的社会主义理念,也是在一次次的走向工人民众中验证明确的。
在探究国外的各种主义后,陈独秀和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不谋而合,最终两人在从北京去往天津的路上,看到大片逃荒的人后有了一个重大举措。
当时遇到一位给参加义和团运动为国捐躯的弟兄们送纸船的老人,被问及悲惨遭遇,老人痛骂政府的无所作为。
陈独秀和李大钊所见之处满目疮痍,痛心不已,下定决定建立让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党组织,并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看到这段的盆友,肯定也是十分触动,眼角通红,电视剧这种演绎方式确实更能让人对一件事有更深刻的理解。
陈独秀从不谈政治,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主义道路,再到建立党组织,最终为中国找打了一条出路。这里面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士人骨气,也给我们呈现了科学理论被验证的过程,并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结合的重要性。
回顾今天,每一个人的人生也是在实践检验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螺旋形上升中前进。
对我们来讲,今天困难的不是求生存本身,而是如何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生存,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新旧文化冲突,还有海量的信息和观念充斥左右,太多范本可参考等于没有范本,所以寻求真我很重要,但是又很艰难。
每次看到剧中赴死的先辈嘴角上扬,刚正不阿奔赴刑场,都觉得带有英雄主义的美感,会不自觉地激起心底的敬佩之情,还有眼角的泪水。也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才明白他们之所以如此坦然面对生死,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要奋斗终生的道路。
真理和真我面前,还有何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