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7日,杰出的军事家、开国元帅、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刘伯承将军逝世,终年九十五岁。刘帅弥留之际,昔日的战友、同事、家人都围在身旁,每个人都很伤心。
见众人一一到来,刘伯承元帅开口说话,他给每个家人留下叮嘱,说到最后,他提到了夭折的二女儿刘华北,泪水忍不住往下掉。
顿了顿,刘帅说道:“荣华啊,对不起我二女儿,没有将她抚养长大,这是我的责任啊!我死不瞑目啊!”
作为一个有着“军神”、“党内孙武”之称,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战场上浴火历练的将军,刘帅在死前仍然对女儿的死耿耿于怀,他的女儿到底是如何死的?
有知情人表示,应该是国民党特务杀死了刘华北,因刘帅是常胜将军,对国军威胁很大,老蒋多次派人暗杀,却屡屡失败,最后报复到孩子身上。这一番言论尽管没有史证,但其实从刘帅的经历,就能知道他有多么传奇,对老蒋的威胁多大。
刘伯承是四川开县人,1892年出生,五岁时去往私塾读书,十二岁时来到新式学堂,十五岁因家庭遭遇变故无奈辍学,后来他走上了参军之路,并积极响应辛亥革命。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引来了很多有志之士的不满,蔡锷更是第一时间站了起来,组织反袁队伍,发起了护国运动。
孙中山作为反袁的领袖人物,他为了支援四川反袁斗争,派出了刘伯承、吕超等人来到四川一带组织起义。
刘伯承当时已表现出了军事上的天赋,作战上很是英勇,多次冲锋陷阵打得敌人狼狈逃窜,得到了孙中山的赏识,将其带到身边。
刘伯承在四川总司令的指派下去往璧山县组织起义部队,到了这里后,他和革命党人张明安接头,刘认为他为人守纪律,且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对其很是信任。
在会议上,刘伯承提议让张明安担任讨袁义勇军司令,司令部设立在丁家坳小学,这一提议得到了众人通过。
此时一个穿着学生衣服的人前来汇报,称:“听说北洋军黄团长率2个连,押着二十支枪和五千套军服,明天路过丁市镇。”
大家听了后很是兴奋,伯承说:“刚好我们的义勇军刚组建,还没有什么服装和枪弹,这黄团长可真会挑时候啊。这场大战我们一定要打赢,这样就可武装自己,也可壮大声威。”
随即,伯承就带着骨干人员勘察地形,并研究作战方案,率领队伍提前打伏击。果不其然,天刚亮敌人的队伍就跟了上来,在伯承的指示下,双方开始了猛烈的交火。
因出其不意的一击,让敌人开战时就落了下风,只用了半小时伯承就缴获了这批物资,从而让起义队伍名声大振,附近的百姓们纷纷加入起义军中。
1916年3月,刘伯承率部攻打丰都县城,不过守城的杨绍周提前知晓护国军的攻城消息后,准备了一大批银元,请来了附近的北洋军前来协防。
3月17日,刘伯承率义勇军发起了攻城之战,结果敌人增援部队赶上,双方开始了势均力敌的较量。正当打得激烈时,伯承组建一支精兵绕到敌人后面突袭,北洋军吓得连连败退,就这样护国军拿下丰都。
3月20日,北洋军增派2个团兵力进攻丰都,伯承指挥士兵进行了猛攻,但因后续兵力不足,护国军兵力越大越少,伯承在指挥之时遭到敌军的冷枪,结果头部中弹,子弹从右太阳穴射入,并从右眼穿出。
正是这场战争,让二十四岁的刘伯承失去右眼,他因重伤直接昏倒,士兵见状连忙将他扶到墙边,谁知城墙直接倒塌,将伯承和士兵埋在其中。
其他战士见状,立马将伯承救了出来,并将其转移到邮局。等他苏醒后,敌人援军再次到来,护国军没有了总指挥后,节节败退,撤离丰都。
敌人如同僵尸般涌入城内,并四处放火烧房,伯承衣服也被火点燃。士兵见状,立马冒着火海将其救出,并混入难民中逃了出来。
当时护国军副总司令张阳春听闻司令受伤,连忙带着医生赶往邮局,但并没有找到刘总指挥,反而见邮局已是一片火海,以为伯承被烧死,十分悲痛。
战后,张阳春和士兵们为了纪念伯承,在丰都城西门立了一块墓碑,碑文上写着:“护国英豪刘伯承之墓!”
此时的伯承为了躲避北洋军的抓捕,只好改名换姓,好不容易逃到了重庆,但因长时间没有治疗伤口,眼上的肉腐烂。在副官的帮助下,来到宽仁医院治疗。
这个医院是德国人开办的,做手术时也是德国医生动刀。手术前,伯承问:“打麻药对大脑有影响吗?会影响我的判断力吗?”
医生表示:“麻药对大脑确实有影响,可能会导致判断力下降,思维能力也会下滑。”
伯承听闻沉默了,他思考了片刻,说道:“那既然这样,我就不打麻药了。”
德国医生听了很是惊讶,反复再三确认下,用刀将眼睛四周的腐肉割掉,每一刀都非常疼痛。但刘伯承却坐在那里,一连3个多小时丝毫不畏惧。
等医生包扎完了后,发现椅子上下都是汗水,就问他疼不疼,伯承回道:“这算啥,才不过割了七十四刀,没什么大不了。”
德国医生很是吃惊,连忙问道:“你是咋知道的?”伯承说:“你每割一刀,我就在心里默记一下,错不了的!”
德国医生听了后,伸出了大拇指,说道:“了不起啊,了不起,你是真正的好汉,你才是中国军神,军神!”
1917年,刘伯承路过丰都时,曾去往自己的墓碑上鞠躬,并说道:“旧的刘伯承离开了,新的刘伯承来了,反动派一天不灭,伯承就一天不下火线。”
1923年2月讨贼战争爆发,刘伯承率2旅飞驰于川北、川东一带,先后歼灭了多支军阀部队,熊克武亲自通电表彰,这之后刘伯承和第2旅威震四川,成为赫赫有名的川中猛将。
1926年5月13日,刘伯承在吴玉章等人的举荐下成功入党,其思想也由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开始了革命生涯。
伯承入党后,被问去哪里参加革命?他坚定回答道:“我希望在四川拉起一支队伍,四川军阀混战多年,可谓是民不聊生,我希望为家乡百姓做贡献,让他们自己去主宰命运。”
组织上随即让他和吴玉章去往重庆,从事军事活动,并调查了四川各派军阀具体情况,并决定策反军阀起义。
1927年2月1日,泸州起义爆发,在起义军的进攻下,敌人狼狈逃窜,此起义的成功,也让四川民众纷纷觉醒。之后,刘伯承又领导了合川起义、顺庆起义,引来了轩然大波。
不过此举也让反动军阀联合起来,朝着起义军扑来。面对敌人的来势汹汹,刘帅立马决定撤离川鄂边。
不过因信息不畅通,三天后,顺庆、泸州的起义军才得到消息,耽误了最佳撤离时间,被敌人围困,可谓是损失惨重,这之后,刘伯承指派士兵撤离开江地区。
大革命失败后,老蒋联合四川军阀刘湘对起义军重兵围捕,并拿出了五万大洋悬赏刘伯承人头,在多路反动大军的围剿下,刘伯承来到武汉隐蔽,7月底到达南昌,参加里程碑式的南昌起义。
刘伯承因军事经验非常丰富,且有组织大规模兵暴的成功经验,成为周总理的军事助手,他为起义制定了具体计划。
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起义军按照计划朝着南昌进攻,早上六点占领南昌城。此起义打响了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人民军队建立的先端。
起义失利后,刘伯承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苏联留学,他以顽强的毅力和饱满的精神学习军事知识,之后又来到了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这是苏联军事上的最高学府,也正是系统化的学习军事技术,让刘伯承的军事指挥充满艺术性和科学性。
来到中央苏区后,伯承被任命为红军学校校长,1932年10月13日,担任红军总参谋长。1933年第4次“反围剿”时,他提出了具体作战计划,从而让我军大获全胜。
抗日时期,刘伯承担任八路军129师师长,率部去往山西抗日,并指派769团夜袭阳明堡,炸毁日军二十四架飞机,歼灭一百多名敌军。
他又率386旅增援娘子关,并让772团在七亘村设伏,果然日军20师团辎重部队从这里路过,此战后歼灭三百名敌人,并缴获三百匹骡马。之后,刘帅又一次指挥在七亘村设伏,歼灭了一百多名日军。
因刘伯承的指挥灵活机智、料事如神,就连老蒋也称赞他机智过人,不愧是军事家。
百团大战后,日军“扫荡”更为频繁,每天派出一大批侦察兵,伪装成八路军或百姓,观察129师的动向,只要发现什么情况,那就立马用上铁桶战术,计划一举将129师歼灭。
当时日军在华北地区采用“三光”政策,制造了多个无人区,但在困难情况下,刘邓依旧领导军民抗战到底,并减租减息生产发展,让根据地度过了困难时期。
1941年,刘伯承指挥战士战斗四千八百七十三次,歼灭了一万三千名日伪军;1942年战斗了三千一百次,歼灭八千一百九十四人,让日军受到了重创。
1942年底,太行山军民为刘伯承庆祝五十寿辰,朱德、陈毅、叶剑英等领导纷纷送上诗句祝福,陈毅称赞他“论兵新孙吴”,也就是夸赞他是党内孙武、吴起。
1943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失利,华北抗日形势也迎来转变,刘伯承率先提出“敌进我进”的口号,成为了华北根据地的方针。刘邓各部派出了武工队,深入敌后作战,打击日伪政权。
日军投降后,刘伯承被任命为晋冀鲁豫中央军常委、军区司令员,而当地的晋冀鲁豫军区辖区为十八万平方千米,人口为两千四百万人,民兵有四十万,129师从当初的数千人到三十万人。
然而,抗日成功,老蒋却在密谋内战,三次电令主席假议和平拖延时间,后在美军的支援下调动兵力,计划向解放区发起进攻。
1945年8月下旬,19军军长史泽波派四个师和一个挺进纵队,进攻东南解放区,面对敌人的来势汹汹,刘伯承策划了上党战役。
然而在上党战役前夕,刘伯承女儿刘华北却遭到残忍杀害。
刘华北是刘帅的二女儿,她长得比较可爱乖巧,胖乎乎的圆脸蛋惹人喜欢。不过因刘伯承夫妇在前线作战,没时间照顾孩子,就算来到延安,也很难抽出时间看望孩子,刘华北被送到中央托儿所。
这里都是党和军队领导的子弟,也有烈士遗孤。而国军为了对解放区进行渗透,派出了一大批特务,其目的是刺杀党和国家领导人,谁知特务们刺杀不成功,却对孩子下手。
刘伯承夫妇尽管很少陪伴孩子,可他的心一直牵挂着儿女,因在太行山一带抗日,他先是让刘太行去往延安。等华北出生后,又将女儿送到延安生活。
1943年9月,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夫妻两人在组织要求下回到延安,但因天天开会,没有太多时间照料孩子,只能偶尔将孩子带到住处。
没多久,刘伯承收到359旅战士种植出来的西瓜,他高兴之余,却并没有舍得吃下去。反而对妻子表示:“荣华,将哥妹俩接过来,让他们尝尝这西瓜啥味道。”
次日,太行、华北两人被接回家里,听到能吃上西瓜,孩子们很是高兴,毕竟他们很少吃这些西瓜。刘伯承看着孩子内心很是温馨,想当初华北出生时,刚好日军四处扫荡,连生娃的地方都难找到,最后在老乡驴圈里才生下女儿。
因此刘帅对女儿华北一直很喜欢,希望她快快长大,那样就可以参加军队,一起为国家做贡献。他怎么也没想到,抗日胜利之时,女儿却遭到杀害。
1945年时,刚满七岁的华北被送到延安保小学习,华北依旧在延安洛杉矶托儿所生活。这里的阿姨们对华北比较疼爱,因为她一直比较乖巧,不需要操心太多。
抗日胜利后,整个延安处在欢快之中,每个人都在庆祝赶走了侵略者。华北也非常开心,她认为可以快点和父母相见了,她也渴望爸爸带着她出去游玩。
然而,老蒋却在谋划着刺杀活动,并派出了大量特务进入延安。当时托儿所的人经常发现附近有陌生人走动,并将消息传给托儿所所长丑子冈,让其加强防范。
不过1945年8月18日这天夜间,整个延安万籁俱寂,托儿所也十分寂静,孩子们已经入睡,所长丑子冈提着马灯挨个查房,看看孩子们的被褥是否盖好,看看有没有孩子没睡着或生病了。
一直转到夜里十一点多,丑子冈才离开窑洞,但她隐约间认为有什么事情发生,让值夜班的保育员周桂芝和梁国欣加强防范。
保育员表示:“所长,你先回去吧,我们会小心谨慎的,也会保护好孩子安危的。”
保育员四周巡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就在院子里聊天,不过因夜里天气有些冷,周桂芝提议想要烧开一壶水,让梁自己先守一会。
不过周桂芝刚走后没多长时间,梁国欣就感觉受肚子比较疼,可能是认为风比较大,因此她就将衣服裹紧,但肚子还是很疼痛。
她想将周桂芝叫过来,但又怕喊叫声太大,吵到了孩子,又认为只是离开一会,吃点药、上个厕所就回来,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几分钟后,梁国欣的肚子舒服多了,又回到院子里和周桂芝一起值班。两人巡查了几遍后,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又来到窑洞内查看一番,发现孩子们都在熟睡着,也就放心了。
次日早上,值班阿姨吹响了哨子,听到哨子声响起,每个孩子都快速穿着衣服,如同一个个小士兵一样,动作神速、不拖泥带水,如同小士兵一样。
集合后,保育员对孩子进行点名,发现华北没有入队,这让大家很是疑惑。华北本人十分乖巧,每天都会及时起床,根本就不用阿姨催促,难道是生病了?
梁国欣很是好奇,她连忙走到华北所在的窑洞内,对着华北的床喊道:“华北,华北,赶紧起床了,太阳要晒屁股了!”
然而,喊了半天却没有半点动静,她又急促地喊了几声,孩子依旧没有半点回应。梁国欣慌了,她连忙掀开华北床上的被子,结果直接吓倒在地上,并大叫了几声。
原来,此时华北浑身是血,身体已经僵硬,腹部被人用刀割去一块,鲜血将被褥染红。她的脸色也十分煞白,脖子上还有勒痕。
随着梁国欣的尖叫,其他人纷纷走了过来,大家都被眼前这一幕吓得不敢说话,连忙叫医生过来看看。
丑子冈来了后,见华北如此惨状,难过地哭了出来,她不敢想象,这么可爱的华北,为何就这么被人害死,昨天还给她洗了澡。
托儿所的工作人员都很难过,毕竟华北刚出生后几个月就被送到托儿所,如今才刚过完六岁生日,如今却出了这个问题,该怎么和刘伯承司令交代呢?
通信员急匆匆地赶往刘伯承夫妇居住地,当时刘伯承夫妇还没有吃早饭,见通信员如此伤心,刘帅算是知道此事千真万确。
通信员离开后,刘帅坐在椅子上一直不敢抬头,他怕和妻子汪荣华对视。汪荣华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扑到了丈夫怀里,她内心已无法支撑了。
刘伯承说道:“荣华,一定要坚强,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很伤心,但我们马上要去往前线,此次战役非同一般,我们不能中了敌人的计谋,不能就这么倒下去!”
随后,两人来到托儿所,丑子冈含泪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又带着他们来到华北的住处。。刘伯承掀起了孩子身上的白被单,看到了熟悉的面孔,可再也没有了灵性,也无法喊爸爸妈妈。
汪荣华见状,当即昏了过去,幸好被丈夫扶住身子才没有倒下。刘伯承面色悲痛,内心也十分伤心,手也开始颤抖,脸上也开始冒汗,但为了不让别人担忧自己,不让敌人的计谋得逞,他必须要坚强。
随后,他对着大家说:“同志们,别太忧伤了,敌人以为这样就能让我手软,让我听从其摆布,他们算错了,华北是为了解放事业而死,这笔雪灾要让敌人加倍偿还。”
没多久,上级派出保卫部门破案,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审查,但案子却一直没破。和华北住在一个窑洞的孩子称:夜里有两个蒙面男子,他们拿着手电筒来到华北床前,并将饼干拿出来分给华北吃,之后就不知发生什么。
组织上根据这些线索进行调查,但始终没有任何结果,案子也一直是个悬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敌人知道刘华北父亲是刘伯承,他们的目的很明确。
刘伯承在战场上灵活机动,只要他指挥的战斗,无往不胜,国军将领们全是手下败将,老蒋亲自指挥也败下阵来,这让其很是痛恨,多次派人暗杀都失败了,这才转向报复孩子。
刘伯承并没有因女儿残害而退出上党战役,等安葬好女儿后,他就赶往前线。为了能尽快到达战场,他决定乘坐美军飞机到达太行山,大大节省了返回时间。
当时正值重庆谈判,主席对刘邓首长说:“只有你们打得好,我在谈判上才能更有利。”
上党战役大获成功,刘邓大军歼灭了敌军十三个师,共计三万五千人,老蒋见状,只好在《双十协定》上签字,这也为我军反击争取了更多时间。
然而,这个案子一直没破,刘伯承多年来一直纠结此事,临终前依旧自责道:“女儿的案子没破,我死也无法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