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一词出自日本电影,通常指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在三国历史上,魏延之死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生疑的“罗生门”。
关于魏延之死,《三国志·魏延传》的本传和“裴松之注”中竟然留下了两种不同的说法,它们描述的事实差别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长期以来,读史者大都采信本传的记述,但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例如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就写了《替魏延辩诬》一文,认为本传的内容不合情理,并不是事实。今天,也有一些网友做了更深入的推理和更大胆的猜测,可参见网文《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西陆军事历史)和《读<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一文存疑》等。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回到“罗生门”的概念上来,事实只有一个,怎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描述呢?应当是记述人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对事实做出了遮掩和歪曲。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文献记载的来源,找出最可能干扰历史叙事的利益相关人,我们或许就能更好地揭示历史的真相。
一、关于魏延之死,事件定性是“争权不和”而并非反叛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魏延之死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尤其是那句“谁敢杀我?!”恐怕令很多人记忆犹新。然而,像“魏延脑后有反骨”、“诸葛亮安排马岱杀魏延”之类的故事,其实都是作家编造出来的,在史书中全无记载。
《三国演义》连环画:马岱杀魏延
那么,在严谨的历史文本中,魏延之死是怎样的呢?我们先看一下《三国志·魏延传》的本传: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本传的作者是陈寿,采用的是蜀国官方史书的记录。《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撰写《三国志》的陈寿
然而,为《三国志》做注解的裴松之,却引用了魏国史书《魏略》,对事件给出了另一种说法:
㈠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臣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
显然,上面两种记载有很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前一个说魏延不遵守诸葛亮生前的安排,擅自先行撤离并烧绝阁道,后一个却说诸葛亮命魏延接替自己指挥,统率大军退回汉中;前一个说是魏延封锁谷口,先发兵攻打杨仪,后一个却说是杨仪先发兵攻打魏延。这两种说法哪个更符合事实?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采信前一种说法,毕竟这是出自官方史书,是本国人记本国的事,就是裴松之也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敌国的传闻,“不得与本传争审”。然而,本国官方史书就一定完全符合事实吗?敌国听到的传闻就一定与事实无关吗?或许,本国的史官可能会受到与事件相关的人士——尤其是其中一些当权者——的影响而使记录失真失实;而敌国打听到的消息虽然不准确,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映射了真相。这就需要我们把两种说法综合在一起,做出深入的分析和推理。
实际上,如果仔细推敲,我们会发现上述两种说法也并非全然不同,好像也能找出共同点。例如,两种说法都强调魏延并不想反叛蜀国(这与演义小说中诸葛亮说”我死后魏延必反“可是有根本的不同),魏延和杨仪是围绕诸葛亮死后的军队指挥权归属发生了斗争。
这一点,在《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表述得非常简明扼要:
秋八月,亮卒于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
这里讲的很清楚,魏延之死的事件起因是两人“争权不和”,过程是“举兵相攻”即相互发兵攻打,并没有将责任都归咎到魏延一个人的身上。
二、魏延为何与杨仪争权?因为他的确有接掌指挥权的资格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不就是魏延和杨仪争权吗?为什么同样是两人争权,正史中专门强调魏延并非反叛,而演义小说中却将魏延描写成一个大反贼?
其实,个中奥妙就在于对“资格”的认定。魏延有资格执掌大军指挥权吗?抑或是魏延与杨仪谁更有资格接替诸葛亮进行指挥?如果魏延确实有这个资格,那他与杨仪争权就不能视为谋逆、反叛。反之,如果魏延根本不具备这个资格,却要打大军指挥权的主意,那的确是有造反作乱的嫌疑。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魏延当然是不具备这一资格的。在演义小说中,诸葛亮对魏延实在是很看不上,从一开始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必欲斩之而后快,在北伐中也只是“怜其勇而用之”,临死时还要设计让马岱杀魏延。因此,读者很清楚诸葛亮不看好魏延,给魏延安排的任务只是让他老老实实断后罢了。而演义小说中的魏延却狂妄自大,不肯服从调遣,对杨仪代理诸葛亮职权十分嫉恨,因而爆发了一场争权斗争。
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演义小说不是历史,不是历史!不是历史!!!《三国演义》不仅编造了诸葛亮用锦囊妙计安排马岱杀魏延等情节,而且隐藏了正史中的一些关键信息。
有哪些关键信息呢?
其一,魏延与杨仪素来不和,费祎时常居中调解。当时,魏、杨两人闹矛盾是广为人知的事,以至于吴国的孙权都知道了,在费祎出使吴国时还专门向他问起这事。
襄阳记曰:......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於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今天,我们已不能确知两人发生矛盾的原由。不过,考虑到他们的职权范围(魏延是领兵作战的主要大将,而杨仪则负责全军的行动计划和后勤保障),两人的矛盾应与作战计划制定和后勤物资分配方面的分歧有关。诸葛亮对两人都很倚重,为了让他们搞好团结,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甘戚论》,在北堂书钞中录有这篇文章的佚文:“昔益德欲笞曹豹致失徐州,云长言斩糜芳而亡荆州。先帝每为此未尝不嘘唏而三叹。今征西,长史当释私怨以报国家,共成大业。”(从这段佚文看,诸葛亮似是在劝告魏延吸取张飞、关羽的教训,不要对杨仪态度太过恶劣。)
亮常恃魏延勇猛,又惜杨仪筹画,不能偏有所废,常恨恨之,为作《甘戚论》,二子不感。——《华阳国志》卷七
在魏延和杨仪发生冲突时,费祎每每在中间进行调解,最终使两人相互容让、保持合作。费祎能做到这一点,也说明他脾气好、情商高(孙权就称赞费祎为“天下淑德”),和魏、杨的关系都处得不错。
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
魏、杨的宿怨和费祎居中调解,其实是我们破解魏延之死疑案的一条关键信息。《三国演义》隐藏了这一信息,就容易给读者造成误导,把原本属于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理解为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矛盾;把杨仪报私怨杀魏延,理解为是奉诸葛亮的旨意杀魏延。
其二,魏延的地位非常高,早已是蜀军第二号人物。刘备入川后,破格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当时魏延的地位就仅次于关、张、马、黄。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封魏延为镇北将军,而被后人列入“五虎将”的赵云,是在刘禅继位后才升迁为镇东将军。因此,魏延的衔级其实高于赵云,在刘禅时代已是蜀军中的翘楚。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驻汉中准备北伐,任命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230年),魏延、吴懿率军西入羌中,在阳溪大败费瑶、郭淮率领的魏军,魏延因功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其地位更是超出众将之上。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与众将联名弹劾李严,奏章列出了主要将领的排名,其中魏延仅次于刘琰位列第二,而杨仪、费祎则排在第七和第十位。刘琰以交谈议论见长,其实并不带兵打仗。建兴十年,刘琰与魏延发生争吵,“言语虚诞”,遭到诸葛亮批评并被遣送回成都。由此可见,在诸葛亮去世前,魏延无论名实都绝对是蜀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亮公文上尚书曰:“平为大臣......辄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等议,辄解平任,免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土。”——《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裴松之注”
其三,诸葛亮在北伐后期对魏延予以特殊的重用。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似乎有一个转变过程。北伐伊始,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未被采纳,似乎对诸葛亮很有意见——“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魏延传》),此时诸葛亮对魏延大概也没有多少好感。街亭之战前,人们都认为该由魏延、吴壹等宿将打头阵,诸葛亮却违背众议用了马谡,结果第一次北伐以惨败告终。
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从公元228年到230年,蜀军先后经历了第二、三次北伐和曹真伐蜀之役。在此期间,魏延究竟承担了什么任务,有没有立下功劳,史书中没有留下记载。不过,到了230年年底,魏延却突然闪亮登场,率领西征军千里奔袭,取得了阳溪之战的重大胜利。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诸葛亮北伐期间唯一一次不是由诸葛亮亲自统领的作战行动(也是蜀军最显著的一次胜利)。仔细探究阳溪之战的过程,可以说是反向运用了“子午谷奇谋”的思路,间接地说明了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和认可。(可参见本头条号文章《被湮没的胜利:详解魏延大破郭淮的阳溪之战》)其后,魏延又在第四次北伐中充当了主力(和高翔、吴班和王平一起参加了卤城大战),在第五次北伐中担任了前锋(前军主将)。
阳溪之战:魏延的辉煌时刻
因此可以说,诸葛亮在北伐后期对魏延相当倚重、非常信任,既能让他“放出去单飞”、独当一面,又对其功劳大加奖赏,给予了与众不同的待遇。“假节”,是魏延获得的特权,在诸葛亮弹劾李严的奏章中则是“使持节”——根据《晋书·职官志》,“使持节”有处死二千石以下官吏的权力,“假节”则有杀死犯军令者的权力。此前,与诸葛亮同为辅政大臣且留镇永安的李严,就被授予过“假节”的权力。
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晋书·职官志》
因此,所谓魏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是不是也有其地位特殊的原因呢?而杨仪的职级要低于魏延,却与之屡屡争吵不肯让步,究竟是谁的行为更加失当呢?诸葛亮评价杨仪“性狷狭”,将政治继承人选定为蒋琬,是不是也与此有关呢?(除性格原因外,杨仪之所以不服、不避让魏延,可能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武人的优越感,或家世出身方面的歧视心理。)
把上面几条关键信息考虑进来,我们就不难发现,魏延要与杨仪争权并非狂妄自大、忘乎所以,他的确具有接替诸葛亮指挥全军的资格。不过,仅仅有资格还不够,如果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授权,魏延的行为仍然属于作乱。因此,接下来的问题是,诸葛亮临终时真的会将指挥权移交给魏延吗?
三、诸葛亮临终时会将指挥权移交给魏延吗?
在正史的两种说法中,“裴注”引用的传闻明确说诸葛亮去世前让魏延“摄行己事”,也就是将指挥权交给了魏延;而本传中说的则是诸葛亮“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并未明确指挥权的归属。不过,既然是按预定方案退兵,凡事都有现成的安排,就不必有人决策拍板,指挥权也就可以暂时搁置起来了。
但是,如果仔细思考,本传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要知道,当时蜀军正在与敌对峙的战场上,事态瞬息万变,真的能凡事都按部就班地来吗?显然,一旦遇到紧急或意外的事态,面临复杂危险的局面,没有人出来指挥肯定是不行的。而在执行中,蜀军也的确遭到了魏军的追击,在吓退司马懿的行动中,实际是由杨仪代理了全军的指挥权。
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晋书·宣帝纪》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大军不能没人指挥,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不及时明确指挥权的归属呢?
按照“裴注”的说法,这个问题本不成立,诸葛亮已宣布让魏延来接替指挥。而从上文中我们也可知道,魏延的确具有接替指挥的资格,并且从他被授予“假节”特权来看,似乎也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或许,人们传闻的就是历史事实。
而按照本传的说法,诸葛亮只做退军部署,却不明确指挥权的归属,这似乎说不通。虽然实际后果是指挥权落到了杨仪手里,但是本传却对授权的问题避而不谈,这只能说明诸葛亮选定的代理人不是杨仪。以诸葛亮的地位和权威,他如果想让杨仪接替指挥,大可以公开宣布,不必遮遮掩掩。再结合诸葛亮死后杨仪马上让费祎去试探魏延的态度一事来看,隐藏的线索似乎就变得明朗了,我们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诸葛亮选定的代理人应该就是魏延。
其实,让魏延接替指挥本是顺理成章的,无论地位、资历、能力,魏延都是最佳人选。而杨仪其实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他不仅职级较低,而且并无统兵打仗的经验,就是费祎也说他是“文吏,稀更军事”,有挥泪斩马谡的教训在前,诸葛亮应当不会再冒用人不当的风险。
另外,接替指挥也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过渡措施,权力仅在北伐大军脱离战场、撤回汉中这一段时间内有效。回到汉中之后,蜀汉朝廷肯定会对各项政、军职务做出重新任命。因此,诸葛亮选择魏延为代理人,也并不意味着将未来蜀国的军权就交给了他,这只不过是临时代理指挥而已。有的网友认为魏延是诸葛亮选定的军事继承人,这一点恐不能成立——政治和军事不可分割,不可能出现独立于政治继承人的军事继承人,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大将军只能是蒋琬。
从诸葛亮对魏延的封赏来看,信息也是很明确的:在阳溪之战后,虽然要大加奖赏提拔,但给魏延的称号仍只是“征西大将军”,也就是“加大”的征西将军,一方面超出于四征四镇将军之上,另一方面却仍够不着能与三公并列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级别。这意味着诸葛亮将魏延的职权严格限定在一线武将的范畴,而杜绝其涉足政治的可能。与此同时,诸葛亮又授予魏延“假节”,意味着在军事行动中可以专权决断,能够统率诸将出征作战。或许,在诸葛亮的规划中,未来就是由蒋琬等文官执掌朝政(也掌握最高军权),而由魏延等大将统率军队出征作战。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得比较清楚了:魏延原本具有代理大军统帅职务的资格,诸葛亮生前的意思也是要让魏延接替指挥。那么,在诸葛亮死后,指挥权的移交为什么会出现了变数呢?杨仪、费祎等人究竟做了什么?请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