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冤死是蜀汉进入后诸葛亮时代的开始。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杀是诸葛亮生前的巧妙安排。
其实,此说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试想,如果诸葛亮早就看出了魏延素有反志,为什么在他生前不动手,偏偏在他死后才交由杨仪等人去执行?这与“诸葛一生唯谨慎”的性格严格不和!
历史上的魏延智勇过人,属于本事大脾气也大的类型,史书称其“性矜高”,其实就是说他傲娇,目中无人,就连诸葛亮对他也要忌惮三分;而深受诸葛亮欣赏的杨仪聪颖练达,精熟政务,诸葛亮使军务节度皆“取办于仪”,但“性狷狭”,无容人雅量。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时,对魏延是既要使用,又要打压,对杨仪则是有意培养。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蜀汉一众文武对自命不凡的魏延“皆避下之”时,只有杨仪恃宠而骄不把魏延放在眼中(“不假借延”)。两个牛皮哄哄的人与拴在一个槽里的叫驴一样,肯定是相互看不顺眼了。
由于有诸葛亮护着杨仪,魏延虽然恨杨仪,却也投鼠忌器,只好忍耐。一次二人发生争执,魏延大怒之下“举刃拟仪”,吓得杨仪“泣涕横集”(估计也有作戏给诸葛亮看的成份在内)。好事不出门,歹事传千里,魏延与杨仪不和的事情甚至孙权都有所耳闻,孙权与出使的蜀臣费祎谈及此事,不无担忧道——“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诸葛亮自然知道魏杨失和的严重后果,但因“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二人一文一武都是他倚重的对象,所以“不忍有所偏废也”。另外,两个下属相互掐,有利于管理,这种驾驭之道,政治家运用起来都是驾轻就熟的很。二者,诸葛亮大概觉得自己年轻,尚没有到安排后事的时候,因此一拖再拖。而且处理起来确实棘手,所以终其一生也没有拿出解决之道。
刘禅曾派人问诸葛亮百年之后“谁可任大事者”,诸葛亮没有推荐魏延、杨仪,而是推荐了蒋琬、费祎。然而,以蒋、费二人威望与实力,既无法与地位仅在诸葛之下的魏延相抗,就连杨仪也自认功在二人之上。诸葛亮死后,杨仪立即部署夺权计划,派出费祎“揣延意指”,激怒并“逼反”魏延,使自己“师出有名”以便顺利班师接权。
费祎被杨仪派往魏延军营道出会议决定,魏延果然提出反对,并表示当下自己应率军留驻前线,不可“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同时又表达出不甘受制于杨仪的不满。魏延打算与费祎重拟军令,以决定蜀军的“行留部分”,并令费祎“手书与己连名”且通告全军。
作为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费祎本应对魏延好生安抚,晓以利害、谕以大义,但事实发展并非如此,费袆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脱身,故意敷衍魏延道:“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
有意激化矛盾,令事态进一步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魏延并不服从诸葛亮命其断后的安排,而是“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继而与杨仪所率大军对峙,最终“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被杨仪派马岱追杀,死后还污以“欲举众北附”的叛名。
魏延、杨仪二人互指叛逆的奏书抵达成都,刘禅一头雾水,于是去向蒋琬、董允请教,蒋、董二人异口同声“保仪疑延”,成都距离五丈原绝非五丈之遥,蒋琬、董允又怎么会知道远在千里之遥外的真相呢?刘禅并非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魏延是父亲最信任、独当一面的大将,杨仪是丞相亲信,究竟谁是谁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派出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前往调查取证。哪知道,蒋琬才走半道,就传来魏延被杀的消息,只得转回覆命。
魏延死后,首级被献呈杨仪,杨仪竟踩踏魏延首级并破口大骂:“庸奴!复能作恶不?”并在率军班师后夷灭魏延三族。生米做成了熟饭,刘禅也不便深究,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杨仪以为杀了魏延,他就是诸葛亮的继承人,哪知道接政的却是蒋琬。从前刘备在世杨仪为尚书,蒋琬是尚书郎,一直是他的下属,现在蒋琬力压他一头成了他的领导,因此杨仪“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公然口出怨言,满腹牢骚,费祎“往慰省之”,杨仪胡说八道“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刘禅接到费祎密奏后仅“废仪为民”,但不知死活的杨仪又上书诽谤。阿斗终于忍无可忍,令杨仪自杀。杨仪如果不是将费祎视为害魏延的同道中人,哪里会当着他的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在魏延、杨仪相继死后,蜀汉政局虽然重现平稳,但人才凋零,败亡之势已不可逆。究其根本,正是诸葛亮事必躬亲,后继乏人的缘故。
参考书目:《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读通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