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铡过多少人?这两天,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他刚看过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鉴史问廉》,说的是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反腐的成败得失,里边提到包拯、狄仁杰等清官。这两个人,都与河南有关。而这部片子,也是由河南省纪委、河南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央视联合制作的。那么,包公到底铡过多少贪官,其中有哪些皇亲国戚等“大老虎”,河南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清官,以传播乡土文化为己任的豫记,也很好奇这个问题,这几天我们借机侃侃。
豫记云济 | 文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清官,最出名的要数包拯了。恰好这两天有朋友问起,包拯都铡了哪些人,我一时答不上来,除了驸马陈世美、他亲侄子以外真想不起还有谁,只好去翻史料。
一查发现,包拯铡过的还真不少,光包公戏中就有《铡美案》、《铡国舅》、《铡郭槐》、《铡包勉》“四大铡”。这其中,皇帝的女婿、小舅子、太监都被铡了,就连皇帝,都被以不孝之罪杖打五十。包公铡得过瘾,看客听得过瘾,甚至碰到贪官便会暗想,哼,总有一天你会被拖到包公的铡刀下。
连开封包公祠中,都展示着包公铡赵王和包公铡美案的雕像,陈列着“御赐三札”——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晚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中说仁宗赏了包拯御札三道,包公以此为名设计铡刀,仁宗看过后大喜,称包拯奇才巧思)。不过,扫兴的是,这些都只是传说,是后人的演绎。
据考证,隋唐宋三代的死刑多是斩刑和绞刑两种,“罪大恶极”的才用凌迟。那时,别说铡人,就连“铡”字都很少寻见。元代蒙古人入关,铡刀才开始出现,是用来铡草的。与此同时,元杂剧中的包公开始与铡刀结缘,不过明代的包公故事没有铡刀出现,直到清末的《三侠五义》铡刀才失而复得,而且一下子变成了三件套,可能与晚清乱世地方上滥用死刑有关。
史料中记载的包拯,没有铡过什么人,倒是经常“弹”人。45岁时,包拯当上监察御史,负责监督百官,集现代纪委、检察官和纠风办的职责于一体,“大事则奏劾,小事则举正”。这很对包拯的胃口,直言不讳,火力十足,不将其弹下,誓不罢休。
包拯弹的多是当朝权贵,有主持变法的范仲淹,有仁宗的宠臣酷吏王逵,有仁宗的亲信太监阎世良,有文采风流但未有建树的宰相宋庠,有皇亲郭承佑、国丈张尧佐等,被他弹下的大臣不下三十人,有的一弹无效,还要连弹六七次。“包弹”甚至成了当时官场的流行语,为官清廉的叫“没包弹”,贪官污吏就叫“有包弹”。
包拯不只“弹”人,还要“弹”事。比如,他建议皇帝减少皇宫内侍,建议减少官员的带薪年休假时间,建议裁撤不必要的兵员,建议严惩贩卖私盐者,反对北宋与西夏的名“岁赐”实进贡的和议等。包拯所弹之事,有的关乎国计,有的关乎民生,其建议不一定条条合理,其奏疏不一定件件有效,但全是满腔热诚,为国为民,非为私利。而当时的朝廷,非但不会追究其妄议国事,还会将包公这些人养起来,专职弹劾,骂皇帝竟然成了一种职业,这也太不合“专制封建”王朝的形象了吧?
想起来,唇枪舌剑的弹虽然不如刀起头落的铡来得痛快,但效果不见得差到哪儿去,都是“舍下一身剐,敢把贪官拉下马”。包公也因此弹出名气,京城男女老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称“包待制”。为啥叫待制呢,待制是宋代官员的一个荣誉称号,包拯在知谏院时被授予“天章阁待制”,后来又成为“龙图阁直学士”。天章阁、龙图阁都是专门整理先皇文献的地方,在里边为官,“人皆荣之”,扩大后成为官员的荣誉头衔。人称包拯包侍制、包龙图皆由此而来。不过,当时百姓喜欢叫他待制,可能是因为谐音,(等)待着包拯来制你。
而且,包拯为人清廉,刚正严肃,铁面无私,不苟言笑,让人有敬畏之心。大家都感慨,“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说包拯和阎王爷一样,没法打点到。后世百姓甚至以包拯作阎王,期待包拯在阴间主持公道,让那些作恶者有所忌惮。宋史说,“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见到包拯笑容,就如日出西方、黄河变清。而因铁面无私,后代戏剧中,包公的面黑就出了名了。真实的包拯,面黑面白也就无关紧要了。这样的自黑境界,估计也是史上绝无仅有的。
后人印象中的包拯,多和开封府尹有关。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包青天》,片头歌第一句就是“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听评书看小说,也以为包拯自始至终一直就是做开封知府的。但实际上,包拯在开封知府的任上,也就一年多点。断案的故事史书没有记载,只记了两件事,都很牛逼。
一是拆除别墅。当时惠民河涨水,水漫半个开封城。包拯一查,原来是一些达官贵人在河边占地建房,筑什么“水上公园”,搞得河道拥堵。包拯下令立即拆除,“以泄水势”。这可是京城,可是在众多太岁头上动土,但包拯毫不犹豫,令行禁止,水患随除。估计很多人恨得牙根痒痒的,但也没看到有什么人给包拯穿小鞋、使绊子,或是自知理亏,或是不敢招惹这位“阎王爷”。
第二件事,是开门办公。“衙门八字朝难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是古代许多衙门的真实写照。百姓告状要先通过门牌司,如果不给办事人员一些打点,“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刁难怕是少不了的。包拯上任后,没发什么文件,也没做什么讲话,第一件事就是把门牌司撤了,想见知府可以直接进来,制度一改,工作作风自然跟着改观。
肇庆包公祠
要说断案,也有记载。不过不是在开封任上,而是在天长县知县任上,记在宋史包拯传的开头。说的是有百姓报案,自家的牛舌头被人割了。包拯让其先杀牛卖肉。宋代杀牛需要先向官府报告,私自宰杀属于犯罪。这时又有人报案,说有人私自宰牛。包拯厉色问,“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案子遂破。此案入了正史,包拯善断狱讼之名自然流传更广。
至于清廉,包拯掷砚的故事千古流传。端州盛产砚台,年年进贡,历任知府每年都要拿几十方砚台作为土特产送人。包拯在端州知府任上时,每年只按贡数要求制作不说,临走时,将百姓送的砚台都掷在山谷中。现在的肇庆(古端州)也建有包公祠,是当地一处重要古迹。更让人感怀的是他对后代的要求,“后代做官者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不得入葬家族墓地”。想来,他的孩子若是犯了事说出“我爸是包拯”,怕是被揍得很惨的。后世少有听闻姓包的贪官,怕也是与此有关。
鹿邑武平城老包殿(闫广君摄)
包拯清廉不私令人起敬,但更让我佩服的还有他的不党。历朝历代的大臣常有党争,朝臣常因一党之私不顾天下之利,北宋当时是因范仲淹变法引起的新旧之争。包拯是守旧派大臣举荐进京的,不但在范仲淹当政时敢于弹劾其新政的弊端,还能在其失势后推荐其负责科举考试。用恩格斯纪念马克思的话来说包拯也很合适,“他一生有过无数敌人,但没有一个是私敌”。
包拯虽对官吏严苛,但对百姓忠恕,人们也并不觉得高高在上,民间虽尊其为“包青天”,但也常亲切的叫他“老包”。一些地方农村的包公祠就名为“老包殿”。
宋仁宗画像
看包拯的资料,有一幕让我印象尤深:包拯六次弹劾“国丈”张尧佐,他是仁宗宠妃的伯父,虽为人平庸,但大权独揽,屡居高位,包拯直言其为“盛世垃圾,白昼魔鬼”。有一次包拯说到激动之时,一下没收住,溅了仁宗一脸吐沫星子,仁宗一气之下,拂袖而去。回到宫中对张贵妃发火,“包拯向前说话,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御使乎!”真是对可爱的君臣。百姓皆知包拯的清廉敢谏,但少有人感念仁宗的博大胸怀。包拯敢打“大老虎”,原因即在此。
包公在后世是神一样的存在,断案如神,铁面无私,铡皇亲、铡贪官、铡侄子,外铡不避官,内铡不避亲,真实的包拯虽然没有铡过一个人,但是“弹”过很多个贪官,也是有血有肉有脾性的人,弹起来挥洒自如,如入无人之地,这并不比传说逊色,尤其是溅皇帝一脸吐沫星子的那一刻。
豫记版权作品,如需转载,请微博私信“豫记”或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