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说评剧原创
本文作者:李耐
一位戏迷朋友问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包拯到底是先铡的陈世美,还是先铡的包勉?”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好,我还是从来没想过。那么我们既然是评剧戏迷,就要从评剧中找找答案。
首先,从评剧《包公赔情》和《秦香莲》两出戏的台词入手。《包公赔情》中,包拯唱到:“都只为陈州荒旱田苗不长,奉圣旨去放粮救济灾荒。文武官送行在长亭上,遇百姓站道旁……”嫂娘的唱词中也有:“陈州荒旱灾情紧,拯救百姓你快起身。”评剧《秦香莲》中包拯唱到:“下陈州奉旨放粮不辞辛劳。”王丞相的念白中也有:“我弟子包拯陈州放粮,不久而归。”通过上面的台词我们得知,铡包勉是在将要去陈州之时,铡陈世美则是在从陈州回来之时。这样看来,是先铡的包勉,后铡的陈世美。
那么问题来了,在《包公赔情》中,包拯还有几句唱词:“我也曾御街之上砸銮驾,金銮殿上打龙袍。铡过驸马陈世美,赵王刀下赴阴曹。”那么他还没去陈州呢,怎么铡的陈世美?用那位朋友的话说:“唯一的解释就是,包拯下陈州放粮,去过好几次。”如果这么分析,《包公赔情》这出戏的唱词的确有瑕疵,况且又都是中评的戏,难道这些年没发现这个问题吗?您这样理解也对,可以看作是瑕疵,然而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还从这四句词说起,这四句词包含了四出戏,分别是《打銮驾》、《打龙袍》、《铡美案》、《铡赵王》,这些戏的素材基本取自《三侠五义》、《包公案》等传统小说。在改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加以修改。就算《包公赔情》这个故事,也与原著《三侠五义》中的章节有所出入。比如,原著中包三公子是被冤枉的,而戏曲中为了突出包拯的正面形象,改成了包勉真的贪赃枉法。因为无论小说,还是戏曲,都只是个传说,并非是史实。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否有这些壮举还有待考证。我们看戏不等于读史。别的戏不敢说,《秦香莲》这个故事,就是历史上子虚乌有,不过是几个清朝文人杜撰出来的。此外,戏曲与小说不同,小说的前后章节必须有关联性,戏曲除了连台本戏外,其他剧目之间不一定非得有关联性。我们可以理解为,《包公赔情》和《秦香莲》均是独立成篇的,中间并无关联。
另外,戏台上有三不计。服装不计,传统戏中,无论表现哪个朝代,服装基本相同;道具不计,戏台上不管哪朝,都是一桌二椅;台词不计,戏曲中的某些台词,不一定非要考虑出处或史实。例如:评剧《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有几句台词,大意是:焦仲卿将来科考要独占鳌头。这是汉朝的故事,汉朝怎么会有科考呢?科考制度是隋朝才确立的。再例如:有的京剧中,春秋战国的戏出现唐朝的凌烟阁。这就是戏台上的第三不计。上面这三不计,在戏曲中是允许出现的,并不算违背常识。有了这三不计,可以让戏曲的表现力少了很多束缚。假设推翻这三不计,完全按照史实来,服装、道具暂且不论,光剧作家而言,就受到了多少限制,恐怕很难写出扣人心弦的情节和台词了。既然不同朝代的信息都可适当“错乱”,那么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迹也就不用纠结先后了。了解了三不计,那么包拯先铡的谁也就不重要了。
长期以来,戏曲的一个重要作用无非是惩恶扬善、弘扬正气、高台教化。艺术终究是艺术,永远不可能与史实划等号,只要观众在看戏过程中能得到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那就说明,这是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