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阿克利于186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克拉伦登镇,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他是一名标准的“斜杠中年”。他身兼雕塑家、生物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发明家和自然摄影师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然而,真正让他扬名于世的,还是他的一项独特的技能——动物标本制作,他被誉为现代动物标本制作之父。此外,他还对美国博物馆的建设贡献良多,其中,对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创建和发展来说,尤其如此。
【图1】卡尔·阿克利晚年照
卡尔·阿克利的主要工作就是与死去的动物打交道,所以他与活着的动物发生冲突就在所难免。实际上,他有好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他曾经险些被一头巨大的雄象踩死。在射杀一只大猩猩的过程中,在躲避它翻滚而来的尸体时,他差点儿摔下悬崖。此外,他还曾经被三只愤怒的犀牛追赶,差点被践踏成泥。然而,他距离死神最近的那一次,还是要属他的第一次非洲探险之旅。当时他遭到了一只一心复仇的花豹的疯狂攻击,命悬一线。最后,他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赤手空拳杀死了它。
【图2】卡尔·阿克利和他所赤手空拳杀死的那只豹子
1885年,P. T.巴纳姆马戏团的一头明星大象Jumbo不幸被火车撞死。当时阿克利刚刚被沃德自然科学机构开除,原因是他在工作时睡觉。但由于他在动物标本制作方面的天赋,他的老板马上叫他去将Jumbo制作成一具标本。结果他不负众望,此举让他声名鹊起。1896年,阿克利被芝加哥的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聘任为首席标本剥制师。由于自然死亡的动物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雄心壮志,为了给博物馆带来新的珍奇动物,阿克利决定前往非洲去进行狩猎。
【图3】卡尔·阿克利为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制作的标本:战斗中的大象
在非洲之旅的前四个月中,阿克利的行程总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延误,并且一无所获,这让他非常沮丧。然而他不曾想到的是,当他抵达埃塞俄比亚东部的欧加登时,他这个猎人反而会变成了动物的猎物。那一天,他重新坚定了信心,满怀希望地又一次从营地出发。幸运的是,不久,他就发现了一只鬣狗,并射杀了它。然而不幸的是,他发现这只鬣狗的身上患有皮肤病,这使得它失去了制作标本的价值。于是他丢弃了这只猎物,继续他的徒步跋涉。
【图4】卡尔·阿克利所制作的白尾鹿标本,现陈列于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和他同行的还有一个牵着一头骡子的小男孩。不久之后,他们又射杀了一只疣猪,但是这依然无法让阿克利感到满足,他把猎物留在当地,然后继续前行。他们在途中发现了两只鸵鸟,可惜的是,这两个大家伙的反应很快,而且跑得更快。转眼间就了无踪迹了。于是,他们决定往回走,返回营地去拿必要的工具,然后来处理那只疣猪。但是,当他们抵达射杀疣猪的地点的时候,意外地发现,那只硕大的疣猪竟然不见了!一只鬣狗正叼着疣猪的一部分匆匆逃离,地上只剩下一滩滩血迹。
【图5】狩猎中的卡尔·阿克利,站在野营帐篷外面,双手握着一只动物的巨大的角
两个人心灰意冷,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朝营地走去。这一天真是倒霉到了极点!在返回的路上,他们突然发现之前猎杀的那只鬣狗也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了一条明显的拖痕。很显然,一头凶猛的掠食者将其拖进了附近的灌木丛。阿克利和小男孩儿站在那里,听到附近的树篱里传来了一阵“沙沙”的响声。阿克利拔出猎枪,不假思索地朝树丛的方向开了一枪。枪响之后,他立即意识到自己刚刚做了一件蠢事。树丛中传来了一阵猛兽的嘶吼声,他更加后悔了,因为他辨认出,那里隐藏着的是一只豹子,而不是他原以为的鬣狗。
【图6】1914年的卡尔·阿克利
他开始祈祷这只豹子被他打伤了,甚至梦想着第二天一早,他能够重回这里,发现一具豹子的尸体。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打错了算盘,因为正当他们转身想继续返回营地的时候,骤然间发现一只豹子尾随在他们的身后,距离他们只有不到20米远。
【图7】卡尔·阿克利作品《在最光明的非洲》(In Brightest Africa)
多年以后,阿克利在他的自传《在最光明的非洲》中写道:“尽管我看不清,无法精确瞄准,我还是立即下意识地再次举枪射击。然而,我能看到子弹击中的地方,沙子在豹子后面四溅飞起。“他连开了三枪,头两枪都落空了,但第三枪击中了它。豹子停住了,阿克利一度以为它被干掉了。然而这一次,他又想错了。说时迟,那时快,那只豹子弓起身子,呼啸一声,箭一般向他冲了过去。阿克利连忙再次举起枪来,却突然间发现弹匣空了。
【图8】卡尔·阿克利为密尔沃基公共博物馆制作的标本——麝鼠群
就在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瞬间笼罩了他的全身。阿克利转身狂奔,慌乱中还不忘试图给他的猎枪里重新装弹,但已经为时已晚。转瞬之间,他的身上就感受到了80磅(36公斤)的重量的巨大冲击。这是一只尚未成年的花豹。它的两只前爪扑在了他的肚子上,然后探出头来,咆哮着想要咬他的喉咙。这应该是豹子捕食的惯用技俩。
【图9】卡尔·阿克利正在为博物馆制作透景画。
不幸中的万幸是,阿克利的第一枪击中了这只花豹的后腿,这使它的攻击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只花豹并没有能够咬住他的咽喉,它的头随即一偏,咬住了它的右臂。这让阿克利躲过了致命一击。他用左手去抓住豹子的脖子,试图把右臂拯救出来。但是豹子不肯就范,双方就这样在豹子的撕咬间陷入了短暂的僵持。豹子把他扑倒在了地上,嘴里却依然死死咬住他的右臂。
【图10】卡尔·阿克利在非洲草原上假扮成一只鸵鸟来狩猎
阿克利开始向小男孩儿大声呼救,但那个小家伙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情急之下,阿克利挣扎着,奋力把右手伸进了豹子的嘴里,同时左手用力扼住了豹子的咽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感觉到豹子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最终,这头猛兽终于停止了挣扎,瘫软在地上。阿克利也挣扎着站起身来,这时小男孩儿出现了,颤抖着递过来了一把刀。阿克利接过来,上去给豹子补了一刀,彻底结果了它的性命。
【图11】卡尔·阿克利所制作的大猩猩标本,陈列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
“豹口逃生”之后,阿克利养好了伤,回到了芝加哥。但是他的狩猎之路并没有因为此次意外事件而终止。直到1921年,他才开始反思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而猎杀动物的行为,他终于意识到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在猎杀野生动物近10年之后,阿克利转身投入到了对野生动物,尤其是大猩猩的保护运动之中。1925年,他在刚果成功建立了非洲的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
【图12】卡尔·阿克利为刚果大猩猩制作的铜像,起名为《the Old Man of Mikeno》(米奇诺老人),米奇诺山为刚果境内的一座休眠火山
1926年,阿克利在前往刚果的一次旅行中,不幸感染了出血热,不久就去世了。人们将他埋葬在了非洲,一个距离他杀死第一只大猩猩不远的地方。后来,他被世界公认为是“动物标本剥制术”之父,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人们将一个大厅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示纪念。如今,阿克利被世人铭记和尊敬,并不是因为他的狩猎,更多地是因为他成功阻止了非洲山地大猩猩的灭绝。
【图13】豹口余生:现代技术手段上色之后的经典照片。(文/世界历史那点儿事)
【小编推荐】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关于美国人决斗那点儿事
10张老照片:牵着狮子去遛弯?曾经的百兽之王,终沦为人类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