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民国军阀没文化,吴佩孚经常被拿出来作特例,毕竟难得是秀才出身。见此,另一个大佬一定不服气:我也是秀才,而且资格比吴佩孚老,官儿也比他做得大,你们为啥就记得他是秀才,把我这个秀才忘到九霄云外!
这位不服气的大佬,叫冯国璋。
冯国璋为《中华新武术》图书题字
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爷爷辈时本是村中大户,但到父亲辈家道中落。冯父因科举失败,羞急之下成了精神病,再加上天道不好,几百亩田地不好经营。好在,供冯国璋读书这点钱还是有的。
同样是秀才,冯国璋和吴佩孚不同。吴佩孚当兵之前就考中了秀才,冯国璋当兵之后考中的秀才。也就是说,吴佩孚可以专心复习迎试,而冯国璋是边工作边学习然后参加考试,难度更大。看起来,冯国璋这个秀才,含金量比吴佩孚高。
1885年,25岁的冯国璋到天津参军,部队正是李鸿章的淮军。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冯国璋这个秀才偏偏当了兵,成为军中少有的读书人。因为这个特殊优势,他脱颖而出,第二年被保送去军校上学——天津武备学堂,专门为淮军培养基层军官的学校,1885年才开班。也就是说,冯国璋运气很好,成为第一期学员,“大师兄”。
在校学习期间,冯国璋回老家参加科举考试。本来,按照他的成绩考不上,最后还是中了秀才,怎么回事?原来有个特殊政策,专门照顾那些某科特别厉害但总体成绩欠佳的学生。冯国璋总成绩不佳,但数学特别好,走了“绿色通道”。
后来有位名将说过“打仗就是数学”,冯国璋在北洋将领中是打仗最厉害的一个,也许和他数学好不无关系。他在天津武备学堂表现优异,得到学堂总办(相当于校长)荫昌赏识,后来正是荫昌把冯国璋推荐给袁世凯,成为老袁最得力的军事帮手。
冯国璋故居
军校毕业后,冯国璋进入聂士成的部队,后参加甲午战争。战后,他又在聂士成保举下,到日本学习军事。到了日本,冯国璋大开眼界,不辞辛苦,对喜欢的兵书进行誊抄整理,军事才干大长。
冯国璋转投袁世凯后,曾在德国人面前秀指挥才能。其时,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有意在德国驻青岛总督面前出风头,于是搞了一次军事演习。冯国璋发号施令,部队“一举足则万足齐发,一举枪则万枪同声,行若奔涛,立如直木。”德国总督表示恭维,称冯国璋、王士珍、段祺瑞为“北洋三杰”。其实,老外在这种场合下讲话客套成分居多,不能太当回事儿,但“北洋三杰”就一直这么叫下来了。
值得玩味的是,当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光绪的弟弟)赶出朝廷强制退休时,冯国璋作为袁世凯余孽,会怎么做?与袁世凯划清界限,还是抛弃袁老板另寻主子?
这两条路,冯国璋都没走。他独辟蹊径——打报告休假。为了表示请假理由成分,他找了好几个借口:第一,自己骑马不小心摔伤了;第二,原配夫人病死了;第三,老母也过世了。
冯国璋与冯巩
不过,清廷没有准假,也没把冯国璋(时任陆军部军咨处正使)作为袁世凯余孽斩草除根。冯国璋心里向着袁世凯,随时向前老板通报朝廷动态,并竭力为袁世凯重新出山创造条件。
参考资料:
1.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近代史丛书编写组:《北洋军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3.张黎辉等编:《北洋军阀史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4.杜春和:《北洋军阀史料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公孙訇:《冯国璋年谱》,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第21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