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六年,北京城。
王府中大大小小的侍女下人都战战兢兢围在府门口,不敢踏进去哪怕半步,仿佛里面住着一个吃人的魔鬼,而府中不时传来的吼叫声又似乎印证了这种揣测。
“都让开,太后来了!”
话音刚落,一位穿着华丽的贵妇已经到了近前,只见她三十多岁的年纪,面容清丽,又自带着一股不可侵犯的气势。堆在府门口的下人们连忙让出一条路,贵妇急匆匆就要进去。
“太后,这天花是会传染的……”随侍在贵妇身边的太监试图阻拦她。
贵妇秀眉微蹙,“如今摄政王不在京中,我若再不管,王爷也太可怜了!你们都在门口候着,我自己进去便是!”说到后面,贵妇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府中。
王府之中,一个人跪坐在地上,披头散发,身上所穿虽是上好的料子,却布满了灰尘和污渍。他脸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疱疹,一看便是天花的症状。此时,他浑浊的眼睛望向了立在门口的贵妇。
“玉……玉姐姐!”他咧嘴笑了起来。
贵妇毫不犹豫冲进去将这个疯癫的人抱在怀里,清泪顺着脸颊不觉流了下来。
“姐姐在这里……别怕!”她哽咽着。
“姐姐……姐姐我好冷……”他在贵妇的怀里不住颤抖,贵妇咬着嘴唇,将他搂得更紧了一些。
“玉……玉姐姐,我好想回到小时候……你,我,还有哥哥,咱们三个人,一起骑马打猎,你那时候唱的歌儿真好听……”
“等你好起来,我们就去骑马打猎,姐姐一定唱歌给你听……”
“姐姐,你待我最好了,以前我做了很多错事,你会原谅我吗?他们会原谅我吗?”
“会的,姐姐没有怪你,他们也会原谅你的……”
“是吗……那可真好……哥哥在哪儿,他怎么还不回来……我……好……想……他……”
他的气息越来越微弱,终于再无声息。
可贵妇依旧置若罔闻地轻轻拍着他:“你再等一等啊,哥哥就要回来了……你听,他在喊你呢……你再等一等啊,多铎,不要睡啊!玉姐姐在这里!求你啊!你哥哥马上就回来了啊!”
再也无法控制,泪水如江河一般倾泻而出。
“你,从天而降的你,张开你一双翅膀。寻觅着方向,方向在前方,一声浅笑将我一声点亮……”
一度红遍大江南北的《孝庄秘史》大剧为我们展现了以孝庄太后一生为主线的清初大变局。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大玉儿,果断刚决又为人深沉的多尔衮,温柔贤惠的董鄂妃,一生痴恋的顺治帝……这些光芒四射的形象令人久久无法忘怀。在剧中还有这样一个人物,对于满清朝廷,他是金戈铁马的大将;对于多尔衮,他是忠诚挚爱的兄弟;对于南明的汉家子弟,他又是血腥恐怖的恶魔……他就是和硕豫亲王多铎。
多铎降生的万历四十二年,其父亲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女真各部,着手建立后金,并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大明王朝身上。此时老来得子,而多铎的母亲又是努尔哈赤的宠妃阿巴亥,小多铎的童年想必是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他与自己的两位胞兄阿济格和多尔衮追鹰逐兔,回头一望,可以看到远处的母亲浅浅的微笑。那时的天很蓝,水很清……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但对于多铎兄弟来说,接下来的命运似乎太过残酷了些。
宁远一战,努尔哈赤遭到袁崇焕炮击重伤,撒手人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戎马一生的老皇帝留下遗命:大妃阿巴亥殉葬。按照《孝庄秘史》的剧情,阿巴亥殉葬出自皇太极的手笔,巧借先帝驾崩来铲除政敌。但实际上据历史记载,大妃殉葬着实是努尔哈赤本人的诏命。事实上,大妃虽然颇得宠幸,但其“奸巧机智、善弄权术”,甚至做出过勾引亲王,窃藏财帛之事。努尔哈赤此举,其实是为后金政权消除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但年仅十二岁的多铎又怎会懂得这些,忽然失去了父亲和母亲,能够相依为命的只有两个同样年幼的兄长。好在先帝留有后手,将生前亲统的两黄旗人丁及财富留给了三个幼子,让他们得以在锦衣玉食中成长。
努尔哈赤故后,人望极高的皇太极登上帝位。此时的后金还没有像清朝那般,皇帝可以唯我独尊,议政时其他三大贝勒与皇太极平起平坐。但爱新觉罗家族是以问鼎天下为目标的,这种古老部落式的政治架构在女真人南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被淘汰。事实上,三大贝勒中代善早在太祖在世时就已失势,阿敏是努尔哈赤之侄,莽古尔泰则为人粗暴,他们都不是皇太极的对手。皇太极将这些可能会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兄弟要么贬谪要么流放,他终于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帝王。
此时的多尔衮和多铎毫无权势,他们眼看着皇太极用强硬的政治手腕夺取权柄,只能乖乖地听从这位兄长的号令。为了生存下去,兄弟两人聪明地选择成为皇太极的鹰犬,而皇太极出于打击三大贝勒的需要,也积极扶植这几个听话的小弟弟。为了获取皇太极的信任,年轻的多铎跟随多尔衮冲锋陷阵,履立功勋。天聪九年,皇太极遣诸贝勒伐明,攻向山西,命多铎领兵入宁锦牵制明军。多铎率兵飞奔急驰,与明军鏖战,“尘土蔽天”,“明兵惊溃”,获胜而归。崇德六年的松锦大战中,多铎与豪格挥师直趋松山,困洪承畴一万余人于松山城六月之久,最后大破明军,将洪承畴生擒。
许是幼年经受母亲横死,心理打击巨大,成年后的多铎性格狂傲,经常忤逆皇太极。皇太极心中恼火,但多铎毕竟军功卓著,于大清统一天下大有用处,因此也不好治他的罪。按皇太极的想法,大概是等灭了明朝再慢慢收拾这个轻狂的小子。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就在松锦大战后不久,时年五十二岁的皇太极突发脑溢血病逝。
由于去世得仓促,皇太极未曾来得及指定皇储,朝中的文武勋贵迅速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多尔衮三兄弟为首的两白旗势力,他们在清王朝开国的道路上拥戴皇太极,助成大业,是满洲八旗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多尔衮本人尚武佑文,政军才能都极强,因此得到众多人的支持。但另一派拥立的皇太极长子豪格手握两黄和正蓝三旗,同样是实力强劲。据说当时重臣索尼和鳌拜等八人前往豪格家中,“私相计议,欲立肃王(豪格)为君”,可见拥护之人不在少数。双方剑拔弩张,眼看一场冲突不可避免。
最终多尔衮提议:“立帝之第三子(九子福临)。而年岁幼稚,八高山军兵,吾与右真王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后。当即归政。” 右真王指的是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个提议一方面排除了豪格,但继位的依然是皇太极之子,可以说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年幼的福临亦即顺治帝登位后,多尔衮很快找了个罪名将豪格下狱处死,从而独揽军政大权,而多铎也水涨船高,成了朝廷方面大军的统帅。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关系到华夏命运的山海关之战爆发。二十一日,已然占领北京的闯王李自成调兵遣将,越过石河,分别从东罗城、西罗城、北翼城三个方向攻打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翌日,吴三桂亲赴多尔衮大营,扣头称臣,敞开关门,迎清军入关。随后,作为主帅的多铎同阿济格率军从吴三桂右侧冲入农民军阵地,炮声如雷,矢集如雨,战马嘶叫,剑光闪烁。农民军猝不及防,纷纷溃逃,李自成旋即将明宫殿纵火焚烧,席卷一切后仓皇逃出了北京城。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多铎大军马不停蹄挺进中原,先取道山东,又挺进河南,于是年冬在潼关再次将大顺军杀得丢盔弃甲,顺利占领西安。数次大战中,多铎“壮猷伟略,调度有方”,沿途皆获大捷,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干,而这时他才仅仅三十岁。
明思宗已经自缢于煤山,江南又崛起了弘光政权,多铎于是再次受命攻打南方,他人生中最大的败笔也正是书写于此次的征战中。
顺治二年,在攻破重镇归德后,多铎率军长驱直入,经亳州、徐州、泗州,渡过淮河,兵临扬州城下。面对孤立无援的史可法所部明军,多铎对扬州城最初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方针。出于对史阁部人品的敬仰,他多日劝降不断,但都遭到严词拒绝。多铎恼羞成怒,待到大炮运到,便命令大军四面环攻。南明将士在史可法的率领下,与数倍于己的清军顽强搏斗,甚至在城破之后还在进行残酷的巷战。多铎痛恨扬州军民的殊死抵抗,遂纵兵于城中杀掠十日,繁华的名城扬州,变成一片废墟。史载“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可见当时之惨状。
多铎占领南京后,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满洲贵族们,又颁发了曾一度废止的剃发令,结果激起了江南人民的激烈反抗。这些民众自发组织的武装斗争,尤以江阴和嘉定两地声势最为浩大。也正因如此,在起义被镇压后,多铎在此二城的暴行也最为残忍。小小的江阴城,被害者达十七万二千人,全城百姓仅存老幼五十余人幸免于难。嘉定则遭到三次屠城,其悬梁者、投井者、断肢者、血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藉,弥望皆是,投河者亦不下数千人。满洲军兵残酷的暴行没有令汉族百姓变成温顺的羊羔,反而给清王朝添上了无法抹去的污点。
多铎南征北战,为清朝扫清了统一路上的诸多障碍,成为了清廷的第二号人物,迎来了其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讽刺的是,他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殊荣,便在三十六岁的盛年与世长辞了。可能是由于入关后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加之多铎终日鞍马劳顿,又纵欲无度,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多铎身边女人很多,仅仅三十多岁就生育了八子八女。沉湎酒色,大概是八旗贵胄们在节节胜利面前的通病。被淘虚了身子自然免疫力低下,他染上了天花,很快便病重不治。在《孝庄秘史》中,弥留之际的多铎身边无人敢近,只有孝庄太后大玉儿陪在身边,生前无限风光的他,离开这个世界时却如此凄凉寂寞。
多铎的讣告传至多尔衮军中时,这个皇父摄政王不顾大同前线军情紧急,星夜赶回京城奔丧。仿佛失去了一条臂膀的多尔衮,抚着多铎的棺椁号哭不止,令人动容。其后数年,多尔衮也于盛年意外身故,大概两兄弟会在泉下重聚,把酒言欢;亦或者会被无数的冤魂寻仇。但时间的车轮从不停留,随着顺治帝的长大成人,大清王朝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作者:琴剑霜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