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能够包容父母的不完美,比较认同。然而儿女真正包容父母的不完美需要经历、沉淀和感悟。很多儿女不喜欢父母口中的“别人家孩子”,却也期盼“别人家母亲”,常常因为不被妈妈理解困惑、难过,甚至痛苦。也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吗?为何我的妈妈不讲理?为什么她的爱伴随的却是痛苦、束缚?《家有九凤》这部亲情剧令人更加懂得亲情。一些情节引人捧腹大笑,却在笑声中感伤;一些情节让人泪目动容,却在眼泪中欣慰,我们在打打闹闹中读懂奇妙的亲情。如果你是一位母亲,一定会更有领悟,逐渐学会包容母爱的不完美,学得更会爱孩子。
每个人心中理想家的样子,大概都是温暖的;期盼的亲情,也是充满了爱。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妈哪怕老到走能动,依然是儿女心里的宝,是我们身后坚实的山。《家有九凤》中“容嬷嬷”李明启扮演的初母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坚强、包容、智慧,她是中国传统母亲的缩影。但是,再智慧的母亲仍然无法做到完美,我们从七凤的故事中深刻认识母爱的不完美,从初母的处事当中去感受为什么要“包容母亲的不完美”。
“容嬷嬷”的真爱,也是越爱越压抑
《还珠格格》里大名鼎鼎的坏人“容嬷嬷”李明启的演技没说的,在这部剧中她的演技更是“爆裂”,堪称完美。她最厉害的地方不是“演”得好,而是她能让人忘记她是在表演,而让人恍惚觉得,她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邻居,说的是正在发生的事儿。“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位母亲一个人舞弄着“三台戏”,然而她表现出来的不是焦虑、抱怨,而是一直在运用智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是能让人感受到她对每个女儿的爱。尽管初母是智慧型母亲,却也让她的孩子们感受到压抑。初母的不完美,恐怕七凤最有体会。
越爱越伤害,仿佛是每位母亲的魔咒,这个魔咒在七凤身上展现得更明显一些。下乡北大荒的七凤八年未回家,突然回来就掀起轩然大波——她怀孕了。未婚先孕那可是极为丢脸、影响将来的错事儿。初母和姐姐们一听这消息,瞬间炸开了锅。除了四凤外,大家一致认为七凤应该打掉孩子,就算不考虑名声,以后的落户、七凤以后的工作、归宿都会成为大问题。一家人出奇一致的观点对七凤如晴天霹雳,一想到她们一起“算计”如何“杀掉”自己的孩子,她脑海里只剩一个念头,保护孩子。她随四姐逃往农村,准备在四姐家生下孩子。很快,一直在搞革命、抓反派工作的五姐和三姐、大姐“杀”了过来,四凤拼命抵抗,最终寡不敌众被她们破门而入,七凤被“押”回了家。
被捉回去的七凤给母亲讲了孩子爸爸卫平在北大荒从狼嘴里救她的经过,他是她的救命恩人,他们真心相爱,她说什么也要肚里的孩子。母亲无言以对,依然坚定要她去流产,甚至下跪逼迫。七凤跟着去了医院,但最终还是选择从医院逃走。尽管她知道北大荒的艰苦和饥饿,依然慌不择路踏上了北去寻找卫平的列车。
马上要生孩子了,她还一直在外游荡
一个怀孕好几个月的姑娘,千里迢迢赶到那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部队已经解散了。她有家不敢回,只能在外飘荡,甚至留宿车站。七凤好几个月没回家,幸亏被九凤看到,告诉了母亲,才又被初母从车站“逮”回家。初母接受了七凤的孩子,但前提是生下来送人。七凤生下孩子后再次出逃。大冬天,刚刚生产完的七凤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一个人走在冰冷的大街上,没有目的地、没有方向,让人看着又急又心疼,能感受到此时心中的绝望。初母一听七凤生了一个“小老爷们儿”,突然又改变主意决定留下孩子了。可是,失去了信任、违背了意愿的亲情越强烈,形成的越是与之相背的力量。七凤像惊弓之鸟一样,捂着被震裂的伤口,宁肯逃走、吃苦,也不想再回那个家。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孩子走了错路却执着坚持,父母怕孩子会吃苦、走弯路与之对立。强烈反对和坚决的反抗不是解决了问题,而是激发了新矛盾,割裂了亲情。
《家有七凤》中的七凤以命护子,初母和姐姐们拼命违背她的意愿,非但未能帮助七凤,还为她制造了更大的难度和障碍。反之,如果支持七凤让她生下孩子就是对吗?在母亲和姐姐们眼里这是明知错误的选择,支持她等于眼睁睁地看着她“自毁前程”。因此,我们无法评判对错,只能说立场不同、看法不同,价格观也不同。在七凤眼里,爱情和孩子比前程、户口、工作更重要,只要愿意承担后果就好。事实上,七凤是先保住了孩子,生活却如初母所预料的一样——十分不容易。七凤从小学习好、有志气,这样的人到哪里也混不差。但因为有了孩子,她嫁给了不上进、一学习就头疼的普通工人杨为健。杨为健很善良,给了七凤一个家,不嫌弃她私生的孩子,也解决了他们的户口、工作等问题。但是,三观极不相同,性格差异也大的两人经常撕打、冷战、对立。七凤的婚后生活看得令人压抑,她没能如愿嫁给爱情,却也一直没能放下爱的人。她不甘心和杨为健过平凡的日子,不断与命运抗争,背着孩子上课、考大学,甚至为了考学蹦掉了杨为健的孩子。像当初和母亲的较量一样,她最终如愿上了大学、当上了处长,也没抛弃杨为健,却也因为这些曲折经历尝尽苦头。
七凤刚生下孩子便抱起孩子逃走了
性格决定命运,除了自己必须承担的后果,七凤的苦也有母爱和姐姐的“弊病”。父母爱子所以为之计深远,可是观点相背的爱就变成了压制,越爱越难过、越痛苦。母亲对七凤是爱之深、疼之切。最后知道时日不多,初母给七凤嘱托时说:“你们姐妹当中,我最爱的是你,最对不住的也是你。你说我当时怎么那么糊涂啊,逼你跑回北大荒,逼你生下孩子又逃走,逼你结婚必须从娘家走。当妈的,没有一个不盼着儿女好的,可是给儿女指的那个道儿,不一定对”。初母犯的错是很多母亲都容易犯的“爱”的错——孩子在越是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更希望得到支持和帮助,而不是一份看似合理、理智的规划和对内心幸福的打破。
“容嬷嬷”重男轻女,但对女儿的爱也从未缺失
如果说母亲的“逼迫”造成了七凤更难的结局,也是因为太爱。七凤生下孩子后,初母步步妥协,七凤仍然生母亲的气,她说:“如果我生的是个女儿,就被她送人了。”七凤一直这么说。
初母是九个女儿的妈,她所处的环境是四五十年代,那时候重男轻女观念还特别严重。生了九个孩子没换换样儿,都没盼到一个小“老爷们儿”,这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和心病。以至于小九出生后,她给她留短发、穿蓝衣,打扮成男孩的模样儿——假装自己也有儿子。七凤生下一个男孩后,初母说什么也不肯送人了,她要让自己院里也走出一个“小老爷们儿”,对七凤的儿子更是百般呵护。但小编却认为,对七凤的儿子好,除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有初母对七凤的补偿心理。七凤考上大学以后,母亲让他们搬到自己院里,由她帮忙照顾七凤的儿子,她还经常去给七女婿送饭,经常念叨没有七女婿就没有七凤的今天。而且从她临终对七凤的嘱托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她的补偿心理——初母稀罕男孩,却没有刻薄或慢待过任何一个女儿。
与老七女婿聊天
初母爱着每一个女儿。用她的话讲“对你们每一个,我心里都有数”。言外之意,她对每一个孩子的教养都上心、用心,母亲爱孩子是本性,和是男是女无关。重男轻女的思想在现代很多妈妈身上仍然存在。有的妈妈因为生了女儿被婆家慢待,便把怨气撒在女儿身上;为生儿子把女儿送人或者虐待女儿的母亲也有很多。《都挺好》里苏明玉的妈妈,因为怀上苏明玉才没能脱离不满意的婚姻。因此,苏母把女儿当成托累、出气筒,把一切痛苦都加注到女儿身上,这样的母亲才是孩子一生的噩梦,但智慧的初母从来没有这么做过——虽然生了九个女儿,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但她非常正能量。心里有希望,却也永远在面对现实和解决问题,她想的永远是让每个女儿都好,她对每个女儿的爱,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人多事儿多,人多嘴杂,《家有九凤》这部剧整体有点闹,但再乱的场面,初母都是主心骨。只要她在,什么场面都能平下来。家里一有事所有女儿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来喊“妈”——从这一点,也看出初母在每个孩子们心里的位置。她做到了,无论远还是近,无论孩子到什么年龄,遇到多么重大的事,有妈在的地方,就是安全感。一声“妈在”,就是一种放心、一种安稳,就是心灵有家的感受。
初母说:“当妈的,十指连心,动哪个心都疼”!她虽然有九个女儿,但既不是“照书养”,也不是“当猪养”,而是每个孩子都根据其性格和位置有着不同的教养方式。全剧我们都能感受到初母对女儿的教育和期望的不同,但对她们的爱却一样——无论什么品行、脾性的孩子,她对她们的要求都是,亲姊妹之间要有热乎劲儿,要活出个“人味儿”来。
真正的爱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这种爱没有“势利”成份,不会性别有差异,不会因为美丑、喜好而差别。孩子因我而来,作为母亲就应该给予他或她足够的爱。
“容嬷嬷”的爱具有多面性,亦师亦父亦母亦友
初母对女儿们的爱具有多面性。她对每个女儿的了解,藏在平常的表现里,也表现在她自己时日不多的嘱托里——像孩子的老师,又像孩子的父亲,她是母亲,也像孩子的朋友。
初母爱女儿从多个细节里可以感受到:她对老大不满意、不放心,一直考验她,说她是最老实的、无能无才,却又对她最放心不下。她当众维护老大的形象,背后却指出老大管账存在“猫腻儿”,老大克扣了全家账目中的三千六百多元钱,而最终她还是把管家权和账目、老房子都交给老大管理。初母这样做,既有严厉,也有教导,有母爱的包容,也有朋友般的坦诚。
三凤
五凤(先前被送人,一岁多又送回来了,又有了一个孩子,所以排行老五,实际是老四,与老三是双胞胎)
远在深圳的老二经常往家里买这买那,但却常常好几年不回家。初母对老二说,离得远,要经常回来看看,姐妹间的感情是需要经常来往才能不疏远。她对老三和老五说,以前你俩总是掐儿,“掐就掐吧,掐着热闹,掐着活泛。”初母告诉她们,什么时候不掐了,才告诉她们一个关于她们之间的秘密。实际上她们俩是双胞胎,应该是最亲密的。她让老三别太拔尖儿,那尖上站不住人,让老五给自己的嘴巴安把锁,人的嘴巴能吃天、能吞地,但亲姐妹之间也愿意听好听的话。初母对每个孩子最后的教诲都堪称教科书,每个人成长的路上都需要这样的人生导师。
临终嘱托
初母曾以看病为由,给已经摔成弱智、生活不能自理的八凤凑了二三十万块钱,她把这份钱托付给最可靠的老四,让她负责支付老八去谁家被哪个姐姐照顾时的费用。“虽然是亲姐妹,也不能白白照顾,也给女婿们一个交待。”作为母亲,初母为老八打算,也没有忘记其他女儿的生活安稳,没忘记帮她们消除后顾之忧。
九凤
小九未婚先孕,她不再逼她打掉孩子,而是托付给有过相同经历的七凤照顾。她对六凤说,你是最让我省心的闺女,没给家里惹过事儿,但是凡事要有主心骨,别天天跟着跑,有一天把自己给搁进去。看到这里,我们才知道,在女儿们发生小矛盾的时候,初母其余都是在装糊涂,她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安排得妥妥当当。小事装糊涂,大事不含糊,有所为有所不为——“容嬷嬷”演的这位妈妈不仅了解每一个孩子,而且为每个女儿打算,在她们遇到困难或过不去的坎儿时,她一定会及时出现,要么出手帮助,要么指明道路。
四凤嫁到了农村,因为不能生孩子常年吃药家里很穷,她时常暗中接济。有一次给四凤一包瓜子,瓜子里放的却是钱。她怕接济四凤其他女儿有怨言,又会照顾到四凤的尊严。七凤考上大学,她担起了照顾外孙的责任,还时常给老七女婿送饭,替七凤料理家庭。五凤落败时,被老公小付嫌弃劈腿,她力挽狂澜,帮她保住了婚姻。八凤投资被骗出逃,她日思夜念,当八凤喝酒跳楼不能自理后,她又精心照顾,凑钱为她的日后打算。姐姐多怕小九挨欺负,她从小就宠她,不让她成为一个过于听话的“乖孩子”。
九凤
“容嬷嬷”初母为女儿们做的一件一件的事中,倾尽了一个母亲对女儿全部的爱。在眼羡、赞叹同时,我们会发现她做的事情都非常熟悉,她的身上也有自己母亲的影子。她不是完人,也会犯错,也有遗憾,但她的不完美最终得到了每一个女儿的包容和理解,她用行动让她们认识到了什么是亲情的暖——亲人之间的“热乎气儿”。
真正认识了亲情,你会发觉这“热乎气”会淡化痛苦,会令你感觉之前计较过的痛苦其实不是事儿。成长,总会伴有疼痛,虽然有些痛刻骨铭心,有时候亲人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更多困难,但当你开始宽容,会发觉这种痛也随之淡去,甚至消失了。借用一句四凤的一句话:这辈子能成为亲人是缘份,无论好坏就只有这一辈子,可能下辈子不会再见。理解爱、感受爱,其实也是在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