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讲诗经》是博雅小学堂与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共同打造的重返经典年度订阅音频
音频选自《李山讲诗经》第39讲《卫风·氓》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蚕女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
文 |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氓之蚩蚩”的“氓”,《诗经》中,这个称呼与君子、士很不一样。“氓”就是民。什么人称为“氓”?按照《周礼》记载,居住于“野”这个范围之内的人称“民”。这涉及西周社会的国、野划分。
我们知道,西周战胜殷商王朝,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群来自陕西的人群战胜了东部人群并获得政权。而且,西周建国时,周人的人数很少,据说总数在十万左右。可是,接手一个王朝,其地域,东到大海之滨,西到陕甘一带,南达江汉附近,北至燕山南北。这样大的地方,如此少的人如何治理?不得已,西周明智地采取大规模封建的政治体制。
具体说,周人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去占领军事和经济的要地,以确保周家政治,一下子分封了七十多个诸候,其中姬姓有五十五。算一算吧,十万人被七十整除,一个诸候邦家能合多少人?一两千而已!那么,比如鲁国,一位周贵族首领率领他为数很少的人群来到秦山以南这样一个自古以来文化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如何能站住脚跟?没别的办法,只能选择一个可攻可守、土地又肥美的地方,建起高高的城垣驻守。这种由城垣捍卫的生存空间,就是所谓的“国”,其周围可以防御、控制的地区,就是“郊”;“国”和“郊”都住的是从外地来做当地统治者的周人及其从属。
那么,城垣、郊区之外呢,就是自古以来的当地土著,其实也就是被征服者。他们的居住地区,就是“野”,周代政治是以“国”统“野”。住在“野”的土著,就被称作“民”或“氓”。所以,诗篇一上来就交代了所要写的人物,是周人群体之外的“野人”男女。
上面说的是“氓”,那“蚩蚩”的意思呢?有不同解释。今存最早的一部解释《诗经》的书称《毛传》,就是一个姓毛的给《诗经》作“传”即解说。《毛传》说“蚩蚩”是“敦厚貌”。后来许多学者觉得“敦厚”用在这儿不对劲,就说是“嬉皮笑脸”的样子。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敦厚貌”,一开始这位氓来找诗中女孩子,显得很教厚,是很符合人物心理的,不过,“敦厚貌”也只是一开始而已。
“氓”来干什么呢?“抱布贸丝”,抱着布来换丝。“抱”字没问题,“布”是什么呢?有两种解释,有人说就是布,还有人说是钱,就是贝,古代用贝壳做货币。可能是装在篓子里抱着来的吧。不管“布”是什么,氓抱着它来的目的很清楚,是来换“丝”的。男女的职业出来了。女子这里有丝,男的拿布来换,很清楚,女子是养蚕制丝的,是蚕娘;男子则可能是小业主,纺织的,也可能是小贩子,倒卖蚕丝的,总之身份都不高。
有趣的是接下来补充的一句:“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他不是(匪即非)来交换丝的,他是来跟我亲近、进而与我“谋”的。这个“谋”字,字面上是谋划,实际不是,就是亲近、增进感情的意思,用现在话说就是“套近乎”。
这就跟“敦厚貌”对景了。“氓”一开始,一脸的敦厚,抱着许多的“布”来换丝,换之余,还经常整一些用不着的。细心的蚕娘,马上就接到了“来电”:噢,这家伙是来接近自己的!蚕娘的敏感固不在话下,而“氓”的假象,现在已经是有两重了:一重是“敦厚”,这一层,要到很晚才会被蚕娘识破;第二重就是假装“贸丝”,做买卖的意图不是没有,却远不如接近蚕娘的心思大。
接下来的发展,是氓的第一重假象起了作用,女孩子被他的“敦厚貌”打动了。女子一开始不糊涂,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氓老往自己这里跑想做什么。一开始,蚕娘还沉得住气。这是男女差别决定的,两情关系上,男的不都是一开始主动、女的被动吗?可这仅仅是开始,以后就很快全变了。
诗篇叙说故事是跳跃的,不是一五一十的,如氓套了几次近乎女子才答应的?女子是如何答应的?这些,一概不讲。一下子就跨越到女子的痴迷:“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句中出现了一条河名:淇水。淇水在哪儿呢?在今天河南省淇县。从县境的西北发源,弯弯曲曲向东流,最后入黄河。此地在过去是殷商故地,商朝末年的首都朝歌就在这条河的南岸。
那么,另一个地名顿丘又在哪儿?由朝歌向东北走,一直到今天的河南丰清县(旧称临河县),老前辈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有春秋时期卫国的地图,用尺子量一量,好家伙,从朝歌到顿丘,怎么也得50公里左右!女子一答应跟男子交往,就来了个“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这位氓回家,一送送出一百多华里!
当然,读诗读到这地方,不要死参,要活参。诗篇夸张一点是为了显示真情:我送你很远,差不多快到顿丘了!是说自己当时很真诚,很拿氓当回事。同时,诗还顺手指出了氓的家在顿丘一带。
这一“送”表明,女孩子已经坠入氓精心编制的罗网了。
精彩预告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播呀APP收听热门专辑:《李山讲诗经》
诗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播呀重返经典年开山之作
1年107讲
每周二、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