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精武门个人争霸赛半决赛的角逐,来自北京格斗兄弟的乌力吉布仁在第二天就要踏上回京的路,回到那个追逐梦想的地方。来到北京十余年,从一开始连话都听不懂,到现在可以用普通话随便开玩笑,乌力吉布仁对这里的一切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是问到内蒙古和北京哪里更好,“内蒙古”。
北京再好,却也比不上家乡好。
不是所有人自一出生就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也不是所有人在追逐梦想都注定一帆风顺。有些人为了梦想,远离家乡,加入北漂一族。住地下室、站2-3小时的公交……这样居无定所的生活,真的值得吗?
乌力吉布仁:汉语说的不好经常闹笑话
17岁就只身从内蒙古来到北京闯荡,对于乌力吉布仁来说,语言障碍就是最大的问题。汉语说的不好,加上北京口音与内蒙古口音不一样,所以让他在训练、比赛中遇到了不少麻烦。有时候比赛,教练在台下大喊大叫,加上现场声音的嘈杂,乌力吉布仁听不懂,只能去猜测教练的意思。在这期间,因为口音的问题他也闹了不少笑话。“有一次,教练问我,懒的蒙语怎么说。我以为是蓝色的蓝。不过现在汉语就好多了。”
除了语言这一大难关,饮食习惯也是乌力吉布仁最不能适应的地方。作为土生土长的蒙古汉子,每顿都离不开牛羊肉,虽然是一样的做法,但明显感觉不如家乡的好吃。家乡的味道永远是最好的。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不习惯,但乌力吉布仁依然在努力融入这座城市,毕竟这里有他的梦想。
郑晓亮:生活艰难比不上内心的不安定
2014年,刚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的郑晓亮义不容辞的从上海来到北京,开始北漂一族的生活。对于刚从体育机制内出来的郑晓亮,就算以前也一直在这个行业打滚,但社会不同于学校,他面对的、接触的一切都是空白的,这让他无所适从。
那个时候,也是北京自由人俱乐部刚成立初期。训练条件、硬件设施等各方面都不尽完善,可这并不是郑晓亮最担心的。和兄弟们一起住集体宿舍、一起训练,这样的生活虽辛苦但充实。
刻苦训练并没有换来比赛机会,没有比赛就意味着收入不稳定,加上来自家里的压力,郑晓亮开始怀疑这条路是否适合继续走下去。所幸的是,自从去年参加精武门比赛,让他保证每月至少一赛,当初的付出,换来了如今的稳定生活。
苗利涛:三人一张床,两小时的公交
说起北漂,似乎都离不开地下室、群租房等词语。在北京这个寸土是金的地方,租房往往成了北漂一族的最大问题。刚来到北京的苗利涛,几乎没有收入,为了在北京生存下去,他和两个朋友挤在同一张床上。虽然条件艰苦,但也没打击苗利涛想在这里做好事业的决心。
住宿稳定下来后,苗利涛就开始早出晚归的生活。为了支撑运动员的梦想,苗利涛在训练之余还要代课。代课的地方距离训练场馆很远,他不仅要坐2小时的公交车,下车后还要走一段路。“虽然每次要走很长一段路,但我都是跑步,现在也养成了这种习惯。我每次来参加精武门比赛,都会在酒店和场馆附近跑步。”回想起那段艰辛的奔波日子,苗利涛笑笑说。
姚红刚:农民工的完美逆袭史
北漂是不是意味着只能一辈子打工?并不是!有人在这里抓住机会,不但完成自己的梦想,还开启了新的人生。他就是姚红刚,他的北漂经历或者会给你们带来影响。
他是“鬼跤姚”,是中国首位综合格斗亚太地区金腰带得主,我们会看到他在擂台上以出神入化的技术降服对手;我们也会看到他认真细心培养俱乐部的运动员。我们能看到他光辉的一面,但他为MMA付出过的艰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
河南农村出身,家里兄弟众多,为了补贴家用,少年的姚红刚不得不早早辍学加入了北漂一族。为了生活,他做过厨师,装过空调,当过保安,一切能赚钱的工作他都做过。在2006年,机缘巧合之下24岁的他遇到了中国跤王李宝如并拜师接受正式训练。从此以后,他开始了半工半学的生活,白天训练、晚上工作,虽然每天都要面对如此高强度的任务,但姚红刚反而觉得是种乐趣。因为他离梦想又近一步了。
在摔跤界小有成就后,他以28岁的年龄转入MMA,把自身的中国跤和MMA技术完美的结合,成为中国首位综合格斗亚太地区金腰带得主。但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为了帮助更多MMA运动员完成梦想,他和同是MMA名将的弟弟姚志奎在北京成立格斗兄弟俱乐部。今年,姚红刚带领北京格斗兄弟获得了精武门处子赛季团体赛亚军。“下个赛季,我们还要回来,争取拿到冠军。”姚红刚信心满满的表示。
六月毕业季过去了,还会有大量的毕业生涌进北上广,而北漂想必是最壮烈的一种。据《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文章中说到,2016年,北漂人口占比近40%,北京其实是外地人的北京。但是如果没有北京户口或者没有北京房产,北京终归是北京人的北京。
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电影《这个杀手有点冷》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总是如此。”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记你为什么北漂的想法。
在精武门,还有很多选手为了梦想离开家乡去另一个地方拼搏,不管你是南漂还是北漂,坚定地朝着心的方向,一切都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