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青海监狱系统先进模范事迹展播
特殊的心灵锁匠 张明山
说起监狱人民警察,你是否会想起这样一幅画面——高墙铁网下,他们务实严谨、公正执法,扎根于小小的四方之地,与一群穷凶极恶,集危险于一身的犯罪分子进行着一场无声地较量。
都说,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是最难的。东川监狱五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张明山,却用他20余年的警色年华,在漫长而又简单的日子里,用自己的真心和智慧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心灵的枷锁,成为了监狱里特殊的“开锁匠”。
时光回到了2014年的那个清晨,刚刚任监区教导员的张明山像往常一样穿梭在办公室和劳动现场中,他发现,以往精力充沛,性格开朗的民警小张突然出现闷闷不乐,精神萎靡,甚至有了迟到早退的现象……对此,他敏锐的感到,小张的心里有了心结。
张明山开始了秘密侦查,他主动“接近”,有意和小张一起吃饭、一起值班,观察和了解他的一言一行,终于在无意中,小张透漏了自己的烦恼。原来,新婚不久的小张妻子对监狱工作性质不了解,经常埋怨小张三天两头就值班,好不容易回家了也是倒头就睡,根本不能像其他人的丈夫一样,陪她逛街、看电视、做家务,小两口交流越来越少,从最初的拌嘴到家庭矛盾升级,婚姻很快就出现了危机,小张对此十分痛苦。老张作为一个过来人,最清楚不过这里面的酸甜苦辣。于是当晚,张明山就和妻子商量好去小张家做做小两口的工作。
近3个小时的交流中,张明山说起了自己刚从警时的故事。当他踏出校门来到监狱的时候,不但要和罪犯打交道,还要和泥土打交道,整天脏兮兮的,跟自己心中的监狱警察形象差距太大,自己也有怨言。可慢慢地,张明山被身边老同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打动,看到一个一个罪犯重新树立起生活的目标,不再去危害社会,他懂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结婚以后,老张的妻子也是耳濡目染,渐渐理解了监狱工作。聊起这些,张明山的妻子也感慨“开始的时候当然有不理解,怎么会没有怨言,我们也是在一次次争吵与冷战中走过来的,但如今我和老张化争吵为鼓励,化怨言为支持,他们在监狱工作很枯燥、很辛苦,还很危险,特别不容易!”
当听到这些话,小张妻子有些自责,甚至有些心疼丈夫,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缓,开始主动袒露心声,表示今后一定会支持丈夫的工作!看到小两口又重归于好,老张又露出了微笑。此时此刻,气氛温暖而又融洽,这才是家的温度。
走出小张家时,已繁星满天,看着满眼疲惫的丈夫,妻子说:“打车回家早点休息吧”,然而张明山依然带着微笑说:“我俩走一走吧,好长时间没和你一起散散步了,以后这种事情恐怕还会有,还需要你这个嫂子帮忙做工作啊!”
随后的日子里,张明山建起了民警家庭微信交流群,时常在群里和民警家属聊聊家长里短,及时了解掌握民警的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小小的微信群,成了张明山手中闪光的“钥匙”,让民警和家属们彼此敞开心扉,相互了解、相互支持。
而同样的开“锁”精神,也成了张明山教育改造罪犯的制胜法宝。2018年,忙着巡逻检查的张明山收到了这样一封特殊的来信——“张教导员,之前众人只看到了我的抗改行为,没有看到我的心病,是你的关心和帮助,使我慢慢从之前的消极思想中走了出来,在今后的改造中我会放下所有的包袱,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
这是服刑人员王某在减刑后写下的话,入狱之初王某就以抗改出名,时常违规违纪,顶撞民警。很多民警谈起他来都连连摇头,认为改造难度大。但是张明山相信,任何心锁都有一把打开它的钥匙。于是他不厌其烦的查阅罪犯个人档案,认真分析李犯入狱后的变化过程、询问同改、了解其家庭背景,掌握到王某自小反叛思维较重,入狱后,家人对其感到极为失望,除了母亲偶尔来看望他,其他人根本不管不问,导致他失去改造信心。张明山千方百计打听到王某父亲的联系方式,多次沟通后,驱车百余里到王某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王某的父亲终于放下执念,到监狱第一次探视儿子,告诉儿子张警官所做的一切,王某难掩动容的眼泪。
随后,他更是用“心”感化,把情感都付诸于行动上,坚持每周找王某谈话,仔细观察他的改造情况,当觉察到王某出现反复时,坚持耐心细致地教育,及时纠偏,让王某的改造信心日益提升,多次得到减刑。
张明山就是一个善于将法律知识与人间烟火相结合,让法律有了温度;将天理人情与教育改造相结合,让心灵越走越宽的“心灵锁匠”。
近20多年来,张明山同志共获得7次优秀公务员、2次三等功称号、2次优秀党员称号、2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并获得2018年度“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和青海省监狱管理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一个接一个的奖励,一个连一个的成绩,无不凝聚着张明山挥洒的汗水,付出的辛劳。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是用了心罢了”。他用自身的一言一行诠释着高原监狱人民警察的深刻内涵,在平凡中铸写忠诚担当,用一腔热血抒写从警之路。
end
长按关注我们
青 海 监 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