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和教师数量的增加、班级增多,出现许多的校长不带课,中层校干象征性的带几节副科。然而,也有不少的校长亲自站在教学第一线,坚持带主课。这两类如此悬殊的校长,究竟谁能带领团队出彩呢?
不带课的校长
过去,学校的规模小,校长与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与教师们一齐备课、批改作业、讨论教学中的凝难问题,闲时唠嗑家常里短,整个办公室充满着浓浓的友情、亲情。当时谁带毕业班、重点班,谁带的课务多,谁就是校干、谁就是骨干教师。可以这样说,校长一定是带毕业班或者重点班,来的比教师早,回家是最晚的一个。领导要开校委会,一定是放学后,一定没有加班费,也没有校长补助款。
时代不同了,小学校合并在一起了。于是校长不带课了,配备的校干也多起来了,为什么呢?上级的检查多了,开展的活动多了,手中的权利大了。有的学生要转入转出,没有关系不行,有的教师为了职称晋级想评个优秀,不走走后门不行,有的教师想为职称创造条件,上个教研课、公开课,参加个大赛,眼里没有领导一定不行。
于是乎,校长的“威”树起来了,不但不要带课,还要挑某些“不识时务”教师的刺,美其名曰评比、考核。校干之间相互拉关系、搞小团集,互相攀比少带课、带副科、甚至也跟着校长学不带课。每年到了职称晋级的时候,哪位教师的条件够晋级。便与这个教师单独谈话,在官威面前,这个教师只得“识大体、顾大局”拱手让与校干了。上级每次期末的考核之前,要召开全体教师大会,统一口径,欺下埋上、弄虚作假,这样的团队,人心涣散、得过且过,哄骗上级一时,难立长久。
站在课堂上的校长
这些校长大多数是从优秀教师中竞聘上任的,心中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虽然是校长,但是不忘记自己的专长。仍然站在教学第一线,放下手中的权利,明确分工、划分职责、采用追责制、奖罚分明,各进其责。校长舍不得主科,知道教育教学的艰辛,懂得教学上的收获来自于汗水这些校长有的是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省市特级教师。
所带领的中层校干,每人都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人人带主科承担着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揭题的重任,也都是县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团队充满着凝聚力、向心力,教师们看在眼里,牢牢记在心里,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每年的职称晋级工作最顺利、教师最没有怨言,也没有抱亏闹意见的;每次的上级考评,都是名列前茅,是兄弟学校的榜样,教师们引以自豪的学校,百姓口中的名校,学生向往的学校。
总之,站在课堂上的校长,是最具有权威的校长,工作上最有发言的校长,最能出彩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