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这首辛弃疾的词非常有名,其实这句话最早出于曹操之口,那是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安徽省的无为县北),看到东吴的军队,赞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吴大帝
虽然有人认为相比雄才大略的曹操和白手起家的刘备,孙权弱冠之年就继承父兄的基业,他的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其实不然。当时的孙氏在江东的根基还维稳,马上又面临曹操的南下,形势十分危急。殊不知当时很多江东士族都想投降了,就在这样情况下,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能安抚将士百姓,稳定江东局势,并打赢了赤壁之战,足以说明其能力。况且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其后的时间,在与曹操和刘备的和与战中,始终保持住自己的优势,也是十分难得的。最重要的是,他极大的促进了江南的经济,从此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不过,孙权犯了很多有作为的君主晚年的毛病,刚愎自用,猜忌臣下,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他最受人诟病的就是逼死了曾经挽救东吴政权,在夷陵之战大败刘备的江东名臣——陆逊。这一切的开始源自于那场储位之争。
公元229年,孙权登基称帝,年号“黄武”,当时孙权有七个儿子:登、虑、和、霸、奋、休、亮。最早被立为太子的是长子孙登,这个倒也没话说,孙权对他倒还满意,但孙登母亲未见记载,可能地位较低,孙权相对更喜欢孙和与孙霸,这两个儿子其实也都有意储位。机会来了,公元241年,太子孙登去世,这时孙权的次子孙虑早在232年就去世。按顺序,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从此拉开了孙霸与孙和的斗争序幕。先是与孙和不慕的长公主挑拨其父子关系,让孙权对太子不满,这时以陆逊为首的大臣是支持太子的,这让孙权更为恼火,更是杀了一批大臣。由此造成了朝野动乱,而最终的结果确是:250年,孙权赐死了孙霸,同年废黜了太子孙和,两败俱伤。
令人意外的是,孙权没有选择年长的孙奋和孙休,而是选择了最小的儿子孙亮成为了太子,这可能因为孙亮母亲比较受宠的缘故。当时的孙亮年仅7岁,这时的孙权已经年仅七旬了。这一幕像极了汉武帝最后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可是孙权没有将陆逊作为顾命大臣,因为陆逊早在5年前的太子与鲁王孙霸的“南鲁之争”时就已经忧愤而死了,他是这场政治斗争的最大牺牲品。
陆逊
那么孙权为何对股肱之臣陆逊这般刻薄呢?我个人认为有四点原因:
一、 反对士族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讲过: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反对士族集团的,他们认为东汉末年的动乱是与士族把控了国家有很大关系的。曹操是宦官之后,刘备出身草莽,孙权家虽然是江东土著,但其家庭官职不高,孙坚年轻时就出外奋斗了,根基并不算牢固。而陆逊就不一样了,其家庭世代为官,早就在江东吴地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孙策去世前叮嘱孙权:外靠周瑜,内靠张昭。这两家其实也是江东的世家大族,影响力非凡。到了孙权时期,由于陆逊的崛起,其家族已经成为江东最大的士族集团了,陆逊的很多亲戚都在东吴做大官,势力极其庞大,这让孙权十分忌惮。
二、 功高盖主
陆逊早年在孙权的幕府工作,后去地方磨炼,因征讨山越族而立军功,逐渐得到孙权赏识。其后陆逊配合吕蒙取了荆州,而让陆逊威震寰宇的就是那场奠定三国局势的战役——夷陵之战。其后在抵御曹魏的攻伐时,又屡立大功。这时的孙权其实就已经对陆逊有防范了,一直没有给其丞相的大权。
三、 以史为鉴
权臣当道是什么情况,孙权应该最为清楚,往远了说有霍光辅政,而就近就有董卓、曹操的故事,孙权没办法不妨。陆逊文武双全,看看当下的江东群臣,基本上都以陆逊马首是瞻。那么,像曾经的周瑜、张昭、鲁肃这些江东大族不是也辅佐孙权很好吗?这就要说到第四点了。
四、 孙策之婿
孙权是继承了孙策的江山,如果孙策老年死亡,那么这江东就和孙权没啥关系了。但孙策也是由后代的,其子孙绍在史书中记载不详,最后只混个上虞侯。在这点上,孙权是颇受诟病的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三国志·孙策传》
可以肯定,孙权对兄长的后代是不够意思的,主要原因就是权力嘛。而在早年,为了拉拢陆逊,孙权将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而孙绍也是有后代的。如果陆逊在自己死后,另立孙策那支的子孙,孙权就白忙活这么多年了。
孙策
孙权晚年猜忌群臣、信用奸佞、排斥忠臣,在立储之事上摇摆不定,最终导致了其死后吴国的动荡不安。公元258年,孙权少子孙亮被权臣孙琳废黜,其六子孙休虽然干德不错,但在位时间只有7年,之后便是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了,那位三国时期最残暴的君主,吴国的命运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