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是三国时代孙权手下的得力将领,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陆逊的名字可能淹没在众多英雄勇士中,但他的丰功伟绩在三国历史的洪流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色彩。
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个遗憾,因为我们知道,一战功成万骨枯,每一个光辉事迹的背后,总伴随着牺牲、流血、悲泣。我们知道桃园三结义造就了刘关张三人的万古情谊,所以可想而知,这其中只要有一个人受到迫害,其他人必然会倾尽所有为其讨回公道。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当关羽大意失荆州被杀后,刘备为何要执意讨伐东吴。
刘备当时大举进军讨伐东吴,不免也有意气用事的成分,仔细分析当时的局势,我们知道六月酷暑季节,并不是出兵作战的最佳时期,诸葛亮并不是看不出来,此时的诸葛亮却也没有劝刘备的想法,他甚至没有任何立场去劝他。但至少他可以在背后出谋划策,为其保驾护航。
刘备出兵讨伐东吴,实际上,一开始是捷战连连的,大军势如破竹气势汹汹,陆逊是一个及其有谋略的人,他见刘备大军如此气势,并没有急于领兵出战,想着抢占军功,而是极力反而说服其他将领以守为攻,保存实力。且一路佯装败退,在外人看来,陆逊可能显得懦弱,面对劲敌,无力应战,事实上,其中的深谋远虑没有几个人看得出来。
终于,当陆逊大军退到了夷道一线,彻底退出了高山峻岭,才安营扎寨,只给刘备大军留下了绵延群山。陆逊命令军队严守不出,就算刘备每天派将领在陆逊军前大声辱骂,陆逊也无动于衷。适逢六月酷暑,刘备的军队有远离后方,后勤没有保障,逐渐的,军心涣散,刘备为了保存将士体力,便撤了水路的攻防,让全部的士兵在山上安营扎寨,而也正是这一决定,让陆逊看到了转机,也让刘备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陆逊看到刘备这样的排兵布阵,便当即下令部下开始转守为攻,他先是派了一支小队伍出战,打探军情,很快便发现了刘备军队致命的缺陷。当时适逢六月酷暑,刘备的大军都驻扎在山上,山上草木繁盛,加之将士们都住在军营里,陆逊当即决定用火攻。
于是便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连营,这一把火不仅烧退了蜀军,更烧损了蜀军的元气,刘备也因此一蹶不振,最终上演了白帝城托孤,陪上了性命。电视剧比小说更富戏剧化,电视剧演的是诸葛亮虽远在蜀国,却也关注着战况,每日都为刘备献上计谋,只可惜,刘备安排大军在山上扎营的情况刚传至诸葛亮,诸葛亮大惊,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但还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蜀军大败的消息便接踵而至。
其实最终的结局我们基本能预料到,刘备来势汹汹怒气冲冲,缺少了作战指挥的沉重冷静,靠一时的意气用事注定走不了多远,加之对方也并非鼠辈,吴地素来英雄出少年,陆逊的谋略也不在孙权之下,刘备必然碰壁。
也正是因为此战的失利,刘备从此一蹶不振,也才上演了后来的白帝城托孤。青史留下貌似的环环相扣的故事,也有他的必然性,所有的命中注定,所有的本该如此,不过是事已至此的无奈选择,我们都相信,刘备但凡还存有半点实力,都不会选择退兵,白帝城托孤上演的不仅是刘备带着大业未完遗憾的无奈之举,更是诸葛亮无法推辞的主公之命,于谁,都是无奈。
结局对于陆逊来说是光辉的,但对于刘备,却是暗淡的,多令人难过,痛失关羽,复仇惨败,或许这就是历史,不管你心中多少恨,该不甘的继续不甘,该流淌的还得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