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汉室晚期苛政多,张角得道助万民,黄巾扎头来起义
“导读:张角建道立名收了民心,聚众起义事情败露后不足一年便失败。欢迎来到头条号历史的年轮,每日为你更新不同的历史小故事。”
小编今天说的是在开篇中,作者提及了中国古代两起著名的农民起义,一是陈胜吴广起义,二是由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发起来的黄巾起义。黄巾军在鼎盛时期达30多万人,因朝廷和纷起的各路英雄豪杰奋力围剿,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被剿灭了。这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什么会发生呢?而又持续不过一年的时间就失败了?
这要从黄巾起义的背景说起,那时正是东汉晚期,这晚期的东汉是什么样的形势呢?后台太后娘娘的亲戚撑控着兵权,皇帝为了打击这些外戚,皇帝把宦官引出来与之对抗,想不到非但没有成功,还搞得乌烟瘴气,这些人强占民田,苛捐杂税。适年又逢连年大旱,百姓是民不聊生,国家税收却一分不减。这样的情况下,民众对汉朝是怨声四起,失望至极。当有人带头说要推翻时,那自然是一呼百应了。
再说这黄巾起义的发起人张角,他可是一文化人,当时的秀才。一日在山中仙道送了他一本道书《太平要术》,让他去帮助这些苦难的百姓,但如果做坏事的话,张角自身就没有好结果。这张角学会了之后,给老百姓求风唤雨,帮助老百姓解决他们的难题,由此而建立了名声。这张角名声越来越大,崇拜他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建立了他建立了自己的道教——太平道。有了宗教的色彩,那更容易让百姓们信服,随着信徒的增加,张角还在各地再设立分部,所有的信众加起有十万多人之多。张角看到信众数量增加导速,而且对他更是信服,于是他开始谋划他的大业,准备大规模起义,推翻汉朝的统治。
当张角他们在密谋起义时,他们当中出了唐周这一个叛徒,让这一盘计划还没周全时,就急匆匆地执行了。张角派了马元义分别到荆州和扬州这两个地方召集信众,将他们调到皇城附近,以候时机。再勾结宫中宦官封胥、徐奉,来个里应外合。没想到的是唐周这家伙把他们起义的事情告了出去,马元义被抓车裂而死,城中千余名信徒也被杀害。被迫无奈,张角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个多月起义。一时间引得群雄纷起低搞,结果这个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持续不到一年就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呢?小编来简单概括了一下。
众不敌精,对手过于强大。黄巾军的大部分是那些贫苦的,对汉朝不满的老百姓,本身就是一群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平时哪有闲功夫去学习行军打仗?就算后期有张角他们三兄弟带领,操练得几下,终是不及对手的。他们的对手可是大汉朝,无论人家怎么乱,那还是当时的正规军队,你说锄头镰刀怎能比得过铁骑钢枪呢!这还不算,民间那些有想法有才能的人一看,立功成名的机会来了,赶紧招朋结队,一展抱负。毕竟那个年代讲究的是正统,要不然曹操也不会在后来上演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出。做为一个有志这士,当然是选择报效国家——汉朝,而不是叛贼的黄巾军了。这一下子黄巾军是两方受敌,还要是强敌,任你信众30多万,也难以抵挡。
叛徒的出卖。在起义前马元义已经按张角的命令,在城外集了千余名信众,自然也是他们当中的精英,当时离起义还有一个多月,安排妥当应该是没问题的。加上官中有宦官封胥、徐奉这两人在宫里面做内应,在起义当日,他们在里面挟持皇上,马元义由外攻入皇城之内,各地纷纷响应,声势浩大,就算汉朝的兵马再强,估计也难抵。再者这皇帝还在他们手里,更不敢轻举妄动。可偏偏在这时候出了唐周这一叛徒,将起义秘事告了密,结果马元义车裂,信众被杀。事情在原定计划前一个多月暴露了,那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小编认为黄巾起义虽然持续不到一年就被剿灭,但在汉晚的历史上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有了它,才会在这个乱世的时候,三国英雄人物纷纷崛起,才有我们后面看到的群英争霸,最后三分天下。不过黄巾军的失败也告诉我们,要成事除了人心导向之外,还需要坚实的基础与强有力的队伍,经过周密地步骤,严防队伍中不同志向者的存在。
本文是历史的年轮对《三国演义》的一点点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观看。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