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北路方子经典剧《老三篇》为什么受欢迎?张职高剧作家武批准老师认为60年代改编的传统剧《〈金水桥〉》、《〈王宝钏〉》、《〈血手印〉》是神州北路方子的《老三篇》,至今不衰。
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那时先生已得重病,经过一次大的手术,笔者以一位戏曲爱好者的身份前去看望,十分健谈的先生仍不忘谈他所热爱的戏曲,还很自信地坚称他所创作改编的北路梆子剧目《〈金水桥〉〉,〈〈王宝钏〉〉和〈〈血手印〉〉是北路梆子的“老三篇”,已成为北路梆子剧团的保留剧目。他在其自己的著作〈〈武承仁戏文选〉〉中,在首部剧作〈〈金水桥〉〉所做的附记中这样写到:“〈〈金水桥〉〉于1960年据北路梆子传统戏〈〈乾坤带〉〉改编,忻县专区北路梆子剧团首演,系表演艺术家贾桂林(艺名小电灯)代表剧目之一。1980年再改为现刊本,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戏曲艺术片向全国发行放映。1985年获山西省影视作品首届‘天龙杯’戏曲艺术片一等奖及优秀编剧奖。它与〈〈王宝钏〉〉,〈〈血手印》》共称‘老三篇’,至今盛演不衰。”从这篇附记中我们不难看出,武承仁先生对这三部剧作是何等重视和自信!而我们从业内人士了解到,先生所创该三部剧作也的的确确称得上是北路梆子“老三篇”;而我们在忻州的民间大地看到,每逢乡村过会有北路梆子剧团前来参加演出,似乎总要有这些剧目的上演;民间的红白事筵歌手们总要唱到这三部剧作中的一些片段,说这三部剧作是北路梆子的“老三篇”一点不假。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研究探讨——为什么这三部剧作会成为北路梆子的“老三篇”呢?这其中的秘密到底何在?委实讲不要远说,就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在长达近五十年的时间中,忻州北路梆子上演的剧目虽然不多,但也有近一百多个恐怕不成问题。而为什么有的剧目上演后很快便消声匿迹,而惟独武承仁先生的这三部剧作能够成为保留剧目,就是现在也还仍然上演,并可以肯定的是今后也要继续上演呢?为了认真解析这个问题。为使不大熟悉他这三个剧本的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该剧本,了解笔者的思想观点,现就该三个剧本的主要故事情节简介如下:
剧本《〈金水桥〉》简介:唐代前期,唐西边属国莫里沙反唐,唐边境垂危。唐大将也是唐王驸马秦怀玉奉旨征西,与妻也就是唐王女儿银屏告别。秦怀玉之子秦英尚是年少,不谙世事,性情刚烈,但很有武功和报国的决心,也愿随秦怀玉出征。秦怀玉不让,为将其控制,用石锁将其锁了。但他仍跟随其父跑出。银屏得知,急忙就追,正遇老臣程咬金,徐茂公等。二位均劝说秦英。银屏命苍头和院公在花园看守秦英,让其读书,不可节外生枝。秦英被看守在花园读书,学业已有长进,写下文稿由苍头送给银屏。与秦英是好友的尉迟亮和罗章翻墙而入,和秦英一起练武,三位少年在一起甚是欢喜。练武间,尉迟亮提出要到郊外走马射箭,院公不允,提出金水桥旁有好景。在得知可钓鱼后,秦英便拿了鱼竿,与尉,罗二少年出去钓鱼。正当他们全部身心都处在钓鱼之际,西宫娘娘之父当朝太师詹沛从金水桥旁鸣罗开道经过,惊跑了秦英的上钩之鱼。天真的秦英拦住道路要詹太师赔鱼。詹太师命人将秦英鱼杆折断双方口角升级,詹太师恼怒非常,命校尉们拿下秦英等,同时他也参与进来,欲打秦英,被秦英一拳误中额角,当场倒地死亡。在护国府中,银屏在接到丈夫秦怀玉兵困锁阳,请求搬兵的报告后,命秦良转给徐茂公向其父王呈上;同时秦英回来向她报告所出之事,吓得银屏当场昏厥。清醒后为祈求父王能够保住秦英性命,她决定绑子上殿。听说秦怀玉病困锁阳,程咬金十分着急。要去兵部商谈策略,行至金水桥被尉迟亮和罗章拦住,他们向程咬金说明了秦怀玉的情况,程咬金生气,当即摔倒罗章,用仗打尉迟亮,训斥他们后,答应找徐茂公商议办法。詹妃闻知其父被秦英打死,急撞景阳钟请求唐王予以做主。恰好银屏也绑子上殿谢罪,请求其父发落秦英。唐王大怒,要斩秦英。恰好徐茂公赶到,向唐王呈报秦怀玉被困锁阳的消息。皇后也赶到,要求宽恕秦英。唐王一时难以决断,后经思索,决定从国家大局出发赦免秦英。但又必须安慰詹妃,毕竟是秦英打死他的父亲。这样在唐王的示意下,皇后与银屏均向詹妃陪错,替詹妃着想,假如自己的父亲被人打死,又该是怎样的心情?詹妃最终被感动,同意赦免秦英让其戴罪立功,从而演绎了一场“和顺为贵,忍让为高”的人间真情,也阐释了这样一种处世理念。最后众人包括詹妃均送秦英弛援锁阳,全剧在一片和顺的气氛中结束。
剧本《〈王宝钏〉》简介:王允是唐朝丞相,为嫁三女儿决定用打彩球择婿。按他的本意,此彩球放出,打住王孙贵族的公子,将来该公子娶了他三女儿,与他也是门户相当。谁料彩球打准的却是南窑的薛平贵,王允就想悔婚。他听从二女婿魏虎的建议,想给薛平贵几两银子了事。被薛平贵断然拒绝。三女儿名叫王宝钏,她在得知彩球打准薛平贵后,也以诚信为由,表示尽管薛平贵贫穷,也要跟随。这显然有违王允本意。王允以门户不当为由坚决反对,而王宝钏硬要坚持,最后王允提出要与王宝钏三击掌,以此了断父女情。王宝钏同意,击掌后回寒窑与薛平贵同居。王允则吩咐家人,以后谁也不准去寒窑,否则将砸碎股拐。薛平贵因降烈马有功,被封为后军督府,前去征西。王允与魏虎嫉贤妒能,连动数本,将薛平贵改为征西先行。薛平贵与挖菜归来的王宝钏辞行,王宝钏吩咐薛平贵在战场上要多加小心,双方就此作别。魏虎是唐领兵元帅,在与西凉代战公主交战中落马,多亏薛平贵将其救下。魏虎恩将仇报,以“薛平贵出战没有他的将令为由”要重打薛平贵八十大棍。监军苏龙劝说,才减为四十.西凉驸马朱贵昌再来讨战,魏虎命被他大棍打伤的薛平贵出战。薛平贵忍痛出击,大败番兵。当薛平贵向他禀报战绩时,魏虎猛出流星锤将薛平贵击落马下,他却自以为将薛平贵打死,并对手下人谎称是番将打死薛平贵,要将其尸体掩埋关下。谁料薛平贵并未死,被苏龙与大将穆洪救助。王宝钏母亲陈氏思念女儿,特带银米来寒窑看望宝钏。当看到宝钏凄凉贫困的生活,要宝钏回相府,宝钏不肯;要放下银米,宝钏也不要。无奈的陈氏只能骂王允,而王宝钏只能跪在寒窑送别母亲。转眼十八年过去,未死的薛平贵化名纪鹏在边关屡立战功,他和大将穆洪同被封王。当苏龙负圣旨将皇帝的任命宣布后,才发现纪鹏原来就是薛平贵,十分高兴。薛平贵将自己不回家照看王宝钏而坚守边关的情况一一向苏龙叙述,苏龙知晓了情况。最后由薛平贵下令众将待命还朝。薛平贵还朝后见到了王宝钏,夫妻团聚。恰逢王允寿诞,王宝钏高兴前往为父拜寿,她的两个姐姐多番挖苦,魏虎还要为王宝钏另觅佳缘。对他们这些不善之举,王宝钏一一给予回应。最后,王宝钏假意答应王允再嫁,经穆洪筹划还是嫁给了已是千岁的薛平贵。薛平贵来到后,王宝钏向王允述说情由,王允认错,魏虎败露,被薛平贵奉旨绑杀,全剧结束。
剧本《〈血手印〉》简介:王春华府的丫环秋香被皮赞夜间抢杀,尸体跌倒在林照德门前。林照德出门被拌倒,又惊恐退回,留血手印在门上,被提灯而来的王春华家人王安发现。祥府县知事王清廉审理此案,传来监生林有安和林照德父子。在没有物证和人证的情况下,仅凭林家门上的血手印就定林照德是杀人凶手,林照德不服,说是王清廉为了一个美女来如此行事。王春华本与林有安相好,早与他们的子女定有婚约,而由于近几年来林家贫困,王春华已有悔婚之意。恰好王清廉的儿子要娶王春华女儿王桂英,王春华自然愿意。于是王清廉设计并写下退亲文约要王春华逼林有安在上面去压手印。林有安来到后得知情形,痛斥王春华为富不仁行为,不压手印,愤而离去,王春华家人王安替林有安压上。王桂英原以为家里为她即将举办的婚礼是要让她与林照德成亲,十分高兴,谁料待得到林照德的书信后才知婚变,见到林照德后,她把实情说出,林照德才知情由。王清廉要林照德招供,林照德不招,被王清廉重责四十大棍,仍不招,王清廉要打林有安。林照德怕父年老,无法承受,只得屈招后,被上刑寄监。林有安满腔愤怒,为替儿子报冤,拿刀大闹王府,被王安扭住,王春华命关进马棚。得知林照德因祸获刑,王桂英决定穿孝衣祭奠。王春华不允,认为她已是王清廉家的人了。王桂英坚决要去,并说若不让去将碰死在厅堂。王春华无奈,只好不管。王桂英正要出去,正碰上被王春华家丁准备带走的林有安。林有安怒斥王桂英。王桂英耐心解释,林有安最后终于清楚,要王桂英先去法场喊冤,他则去开封府包公那里告状。林照德在押赴刑场途中,他还不服骂王清廉,被带上禁口壶,押赴刑场。王桂英急匆匆赶路,见王清廉人马,她拦路喊冤,被踢翻在地.丫环梅香将她搀起继续赶路,待到刑场,王桂英通过刽子手得知林照德在第七桩,但发现林照德因带禁口壶不能说话,而要取下禁口壶须给刽子手银子。无奈的王桂英因没带银子只好把自己的耳环献出。她同时还以坚定的爱心消除了林照德的误会,并大胆喊冤,被王清廉逐出法场。为怕引起不测,王清廉提前半个时辰点炮开刀,斩掉林照德。王桂英愤极,用剪刀穿胸自尽。从开封赶回的林有安见状,当场昏厥气死。而被包公派来的张府丞则被王清廉贿赂所收买,与王清廉同回县衙,不在追查此案,全剧就这样结束。
从以上对三剧的简介,以及我们对其剧本进行较深入的阅读了解,再加上舞台上对该三个剧目的观看和欣赏,我们不难看出该三部剧的主要特点是:
一在思想上,代表了老百姓的认识准则和思维倾向,且具有永恒性。
在农村,在祖祖辈辈的生活实践中,老百性积累了大量的思想观点,大量的对社会对人生对爱情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当某一部文艺作品所展现的思想观点同他们的思想观点相一致时,他们就认同,就喜欢;反之则是不认同,不喜欢。在《〈金水桥〉》剧本中,老百姓重点关注的不是秦英怎么打死詹太师,而是说在打死詹太师后,唐王究竟该怎么处理。詹妃既占理又是宠妃,在此案处理中有相当优势;秦英是将门之后,又是唐王外甥,皇后还很庇护,边关还遭围困,正用着他去急救,亦有相当优势。但最后的处理结果却是在老百姓的预料之中,让秦英赴边关解围,戴罪立功。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是很不容易,唐王费了很大的心思。他先是让银屏给詹妃赔礼道歉,即老百姓所说的“下情”,继而又让皇后为詹妃赔礼道歉,让皇后说出“秦英儿罪当斩身险法网,或是杀或是放任凭你姨娘”,把杀秦英这个“皮球”推给詹妃。最后为了解救边关,保唐社稷,也为了宫廷和顺,和谐永久,詹妃只好放弃斩杀秦英请求,最终体现出了“和谐为贵,忍让为高”的思想趋向。可以说本剧中无论对事件本身的处理方式,还是由此所体现的思想趋向和处世准则,都是千百年来老百姓所管用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并且我们还看出,皇家的处事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和民间一样,也必须坚持“和谐为贵,忍让为高”的思想,才能办好事情。关于这一点,也是老百姓所乐意看到的。而在《〈王宝钏〉》中,我们看到一个为了自己的爱情诚实有信,不择门第,甘愿受苦,而最后又苦尽甘来的王宝钏形象。王宝钏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思想性,也是代表了老百姓的思想趋向,代表了农村许许多多妇女的思想追求。可以说她们心里想的和王宝钏一样,王宝钏对待爱情的价值观,正是她们的价值观。剧本通过王宝钏这一舞台形象,直接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最后我们再看一下《〈血手印〉》。这也是一部反映真挚爱情的剧本,与《〈王宝钏〉》一剧亦有相同之处。不同的是该剧主人公王桂英所面临的客观社会现实要比王宝钏严酷得多;不同的是该剧是以悲剧收场,主人公王桂英在其夫林照德被冤斩后,她也徇情最后拿剪刀自尽,而《〈王宝钏〉》剧则是以喜剧结尾,途中虽经曲折但最后则实现了夫耀妻荣。所相同的是,两位主人公都对自己的爱情恪守忠诚,都甘愿以真情付出,以自己的生命付出。这一思想倾向代表了千百年来老百姓的思想倾向,代表了他们对自己爱情价值观的认同。因此老百姓欢迎这两个舞台形象,亦十分肯定王桂英这一舞台形象。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就是我在博客上写作此文的过程中,网友王培宾提出,在民间《〈血手印〉》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我特别同意。我认为王桂英是在血淋淋现实的基础上去不顾一切,舍去生命,追求爱情,她所追求的爱情更具“不可实现性”,而她却要拼命追求。她在追求爱情过程中,展示给我们更多的是无奈,艰辛,痛苦和沧桑,当然更有真挚,坚定,无畏和对强权的反抗。她是在残酷险恶的环境和条件下,去以一个弱女子身份去追求她所得不到的爱情。这正符合我们千百年来处在社会最下层的老百姓羡慕美好爱情但又得不到美好爱情但又要坚定追求美好爱情的心里。老百姓喜欢该剧,该剧在民间的影响似乎更大,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在情感上,代表了老百姓的情感取向,且具有永恒性。
数千年来,生活在农村大地上的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积淀了丰富的生活情感。无论是他们日常生活交际,处理问题,还是面对突发的社会重大事件和一般社会问题,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取向。这些情感取向和一般的市民有所不同,和处在社会上层的达官贵人也不同。在《〈金水桥〉》中,凭借女儿詹妃位居太师高位的詹沛老百姓本就不喜欢。他在出场后鸣锣开道,前呼后拥,致使“地动山摇”的作威作福的派头,老百姓更是痛恨。他骂秦英是响马后代,还和秦英本是个孩子计较得失,并折断其鱼竿,命校尉捉拿等言行,不仅引起秦英不满,而且也引起看戏的观众——老百姓的纷纷不满,切齿痛恨。当秦英和他开打后,大家都希望秦英一拳将他打死,为民除害。可以说秦英要打死他的情感(尽管剧中说是“失手”)也正是老百姓的情感,舞台上秦英的情感是舞台下老百姓情感的替代。在本剧第六场中,面对詹妃在金殿哭诉请求唐王为其做主,为其父报仇的情形,以及边关锁阳频频警报的事实,老百姓不希望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有所闪失,更不用说被唐王处死。为对唐妃有所交代,他们希望秦英戴罪立功,保卫国家。事实上本剧最后的结尾也是依了老百姓的心愿,因此老百姓在情感上认同该剧。需要强调的是,在该剧第六场,银屏向詹妃的求情认错,也十分符合老百姓的情感取向。秦英失手打死老太师了,不管怎么说作为女儿的詹妃向唐王求情要求惩办秦英,这在情理之中,不为错,也是她作为一个女儿所应该做的;在她父亲被秦英打死后,她气恨满腔也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去解开她对秦英愤恨这个结。从剧中看,在第六场各方人物登场亮相对秦英有利,但秦英要没事,他的对立面詹妃最终说了才算。要救秦英,必须先说服了詹妃,解开詹妃愤恨秦英这个结。在认识到这一点的情况下,唐王提示银屏向向詹妃求情。银屏通过对詹妃细致耐心也可以说是催人泪下的十分动人的请求,最终感动了詹妃,同意赦免秦英,从而解开了詹妃这个结。在这里银屏的请求就十分符合老百姓的情感取向。因为在老百姓看来,一个人做错了事,不管他职位多高,权利多大,都必须向对方赔礼道歉,没有别的选择,不能凭借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条件(哪怕银屏是皇帝女儿)强顶。而詹妃最后同意赦免秦英,也获得了老百姓的情感支持和认同。因为老百姓常说“杀人不过头点地”,现在既然银屏认错了,唐妃也应该看现实,边关吃紧;也应看大家脸面,不要你父亲死了,再让秦英去死,毁掉国家一个栋梁,并弄得宫廷不和顺;更应该看到银屏发自肺腑的真诚的“下情”,她已全部认错了,并全权要让詹妃任意处理秦英。理已至此,情已至此,詹妃除去赦免秦英外还能说什么。而这一切,又十分符合老百姓在处理日常事务的情感取向,符合他们多年来处理和解决问题上的情感追求。因此该剧也就很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共鸣,受到老百姓的认同和欢迎。我们再试着看一下《〈王宝钏〉》。在老百姓对该剧的情感取向上,我们应注意以下五点:一是当彩球打中薛平贵后,王宝钏的情感取向是什么?剧中说不管薛平贵的门第如何,王宝钏都要坚决认这门婚事。这表明王保钏为人诚信,说话算数;二是父亲坚决阻挡这门婚事怎么办?王宝钏的情感取向是情愿与父亲关系决裂,“三击掌”,也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婚姻;三是住在寒窑受苦,与薛平贵长期分居怎么办?王宝钏的情感取向是宁愿受苦受罪,也要等待薛平贵归来,但心里感觉一直是甜的,她有足够的精神支持;四是受姐姐们嘲笑奚落自己生活贫困怎么办?王宝钏的情感取向是坚决回应,她认为自己生活的虽贫困,但人格高尚,是“高山松柏”,耐风耐寒,而她们的富贵如庭院牡丹,花红不了几天;五是当得知自己心爱的人儿经过十八年征战,衣锦还家后,王宝钏的情感取向又是什么?剧中说是满心欢喜,昂首挺腰,剧中她唱到是“满天愁云散九霄”,是“乍然间逢甘露扬头挺腰”,是“平郎他飞黄腾达多荣耀,宝钏我砂明水净也清高。这才是天开露日万物笑,苦尽甘来福自招”。需要说明的是,王宝钏上述五点情感取向,不仅仅是属于王宝钏的,也是属于人民群众的,老百姓的。假如老百姓处在她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或者说是会争取这样做。一句话,王宝钏的情感取向,代表了老百姓的情感取向,或者说是寄托了老百姓的情感取向,王宝钏就是他们的化身。他们爱看王宝钏的戏,也许是他们更爱看他们自己。最后我们再说一下《〈血手印〉》。该剧主人公是王桂英,王桂英的情感取向最值得关注。当林照德被屈审判为斩刑后,她明知林照德将死,自己的希望不能实现,如她所唱是“一片希望化失望”,但她却没有在失望面前回避和退缩,坚定忠贞的爱情促使她的思想情感在瞬间做出了调整——要穿上孝衣,到法场祭奠。这对于一般妇女来说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决定,多么艰难的情感抉择!因为此举不仅要遭到父母家人的强烈反对,而且要遭到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更重要的是为一个将死的人而毁掉了自己未来的前程——以后自己怎么再嫁别人?现在我们不必说她去法场及祭奠的过程,仅凭她这一举动,老百姓在看后从心里接受吗?回答是肯定的,接受!因为对于一个和自己从小相好的恋人,在他临死之时,应该看一下才对。只有看一下,才能给死者带去安慰;只有看一下,才能平静自己的心灵,才能表明自己坚定的爱情!可以这样说,王桂英法场祭奠这一情感取向,符合人间男女真情,符合老百姓的情感取向,因此也就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三在剧情的设计和安排上,以及剧中人物表演上,适合老百性观看,受到老百姓欢迎。
武承仁先生在《〈随笔三则〉》一文(见武承仁文选第517页)中说,他在写出剧本提纲后,总要征求导演,演员,音乐和舞美设计人员的意见,尽量使自己的案头剧本在写出后就变成舞台剧本,适合舞台演出;同时他还坚持打字幕十年,边打字幕,边听观众对剧本演出的评价。由于上述两个主要原因,他写出的剧本一般成活率较高,也更经得其舞台检验,经得起观众——老百姓的检验。《〈金水桥〉》,《〈王宝钏〉》和《〈血手印〉》就是很受老百姓欢迎的武承仁先生的三部力作。下面我们就试着从这三部剧的剧情的设计安排和剧中所提示的人物表演上,来简要分析一下该三部剧受群众欢迎的原因。
从剧情的设计安排上看:一部剧目的完成是靠剧情的推动。合理安排老百姓爱看的剧情至关重要。在一部剧作中,那部分情节该搬上舞台,那部分不该,只是作为一个舞台提示或由上场的演员交代几句就行,这全靠剧作家把握;就是那已上舞台的情节,是否观众爱看,是否老百姓喜欢,这确须经实践检验。武承仁先生凭着对舞台艺术的熟悉,凭着对老百姓对戏剧情节喜好的把握程度,为我们设计了很多精彩耐看的戏剧情节,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我们现在就通过他的北路梆子老三篇剧目来做简要分析。首先来看《〈金水桥〉》。该剧在戏剧情节安排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合理进行铺垫。该剧通过第一场《〈锁子〉》和第二场《〈练武〉》,主要说明了秦英性格急躁,不懂世事,但又很有武功,很有报国志向。为后面肇事和带兵出征埋下伏笔。二是合理安排矛盾冲突。第三场《〈肇事〉》由秦英引起,秦英母亲银屏与詹妃的冲突即刻摆在观众面前。三是合理提出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方法。即由银屏绑子上殿,由尉迟亮和罗章寻找程咬金救援,特别是在最后《〈哭殿〉》一场,,由银屏向詹妃求情,感动詹妃,求得谅解。既解决了矛盾冲突,又深化了主题,说明了事理。该剧虽是由六场戏完成的,但场场都有看点。虽然矛盾冲突是由秦英打死太子詹沛引发的,但矛盾的主要冲突又不在他们两个身上,而是在银屏和詹妃身上。最终通过银屏真诚的请求,使矛盾得到解决。上面这些情节相当合理,又环环紧扣,非常符合老百姓的思维脉络,心里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也就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其次我们再看一下《〈王宝钏〉》。该剧基本是围绕两个矛盾冲突展开的:第一是王宝钏与其父王允;第二是薛平贵和魏虎。与《〈金水桥〉》情节安排不同的是,该剧并没有为这两个冲突做过多的铺垫,而是重点展示其冲突过程,如王宝钏和王允在第一场中“三击掌”的冲突,薛平贵和魏虎在边关战场上的冲突等。前一个冲突,表达的是王宝钏对爱情的诚信和坚决;后一个冲突主要揭露的是魏虎内心世界的卑劣,包括对贤能的嫉妒,假公报仇的歹意,天性的狠毒和凶残等。在这两种冲突交织的过程中,在该剧第四场添加了《〈探窑〉》。在笔者认为,这出戏的加入从表面上看实在是无关紧要,无非是想给王宝钏的母亲陈氏加上一点戏而已。因为该出戏既不是矛盾冲突的过度所必须,也不是矛盾冲突的深化所必须,那为什么要加入这场戏呢?笔者曾多方思考不解其意。近日重新思考觉得这出戏是对老百姓的交代,是老百姓要看这场戏,而非剧情必须非要写这场戏。老百姓为什么要看这场戏呢?原因是王宝钏与父“三击掌”去寒窑后,作为相府小姐她能否承受贫困生活对她的折磨和考验,值得大家关注。因为老百姓就是在困难中生活,他们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王宝钏能吗?事实证明能。王宝钏这种“贫不移志”的品性,正好是千百年来老百姓所业已形成的品性。王宝钏的这种品行代表了老百姓的品性,所以老百姓爱看这出戏,剧作家就要满足老百姓去写这出戏,而不太去顾及剧情是否十分需要。在第六场《〈拜寿〉》这出戏中,在得知薛平贵军中做官,衣锦还乡后,王宝钏出人预料地给父亲去拜寿,那心花怒放,扬眉吐气的登场,那大段强烈抒发自己内心快乐情感的唱腔,不仅是属于王宝钏的,更是属于千千万万像王宝钏一样受苦受罪多年后在一朝终获喜庆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所以老百姓爱看这一出戏,而在剧中也就顺应广大群众的愿望安排了这出戏。当然这出戏与第四场不同的是,这出戏从剧情发展看本身也需要。从这出戏中,我们还看到王宝钏的两个姐姐在为父拜寿时对王宝钏进行讽刺和挖苦,这一点很符合民间那些有钱人对没钱人常进行“小看”的心里特征和外部表现,而王宝钏的一句“我的人品比你端”也是民间老百姓对那些嫌贫爱富之人的有力回答!总之,从全剧看,剧本所安排的情节,基本上是除剧本本身所需要外,更考虑到了老百姓的需要,观众的需要。这是该剧上演不衰的主要原因。我们最后再看一下《〈血手印〉》。该剧主要写的是在现实严酷,司法黑暗,人性凶暴,民为草芥的环境和条件下,柔弱无助的民众该怎样恪守爱情的忠贞?怎样面对凄凉的爱情?怎样面对如剧中标题所提示的“血淋淋的爱情”?更重要的是怎样用坚贞的爱的情感去冲决这种无边无际的社会和人性的黑暗?在这样的思想和情感的支配下,当我们阅读全剧的时候,发现场场有看点,而每一场戏又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这里重点说一下王桂英祭桩。王桂英的恋人林照德被屈审后押赴刑场即将被处死,从当时的情形看,他被获赦生还的机会很少,在这种特殊的非常的情况下,王桂英可以有多种选择:一是断绝与林照德的婚姻,听他父亲与县令王清廉的设计和安排,跟了王清廉的儿子,这对她个人的物质生活来说至少不会错;二是也不跟王清廉的儿子,也不跟任何人,暂时在家呆着,慢慢观察形势,再做决定;三是在得知林照德死后,在村外的路上进行祭奠,(民间对死去的亡灵有在村外路上进行祭奠的习惯和传统),或者在林照德的坟上进行祭奠更好;四是到法场进行祭奠,但时间应把握在人被杀之后,避开见林照德,这样的麻烦会很少;五是想见林照德也行,见后祭奠完毕即刻离开;六是见后,祭奠完后,不愿活下去自尽。从这么多选项中我们不难看出,选择第一种是王贵英最好的选择,如果抽签这是上签;选择第六种是最差的选择,如果抽签是下下签,而偏偏她选择的就是这个下下签!这种选择表明了她对林照德爱情的坚贞,也表明了她对黑暗势力的无畏。这是她精神品德以及思想的最可贵之处。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选择也是老百性的选择,王桂英只不过是替代老百姓,更直接的说是替代观众这么做了。假若她选择上签,嫁给了县令王清廉的儿子,让她嫌贫爱富的父亲的意思得以实现,让执掌生杀大权的狗官王清廉的阴谋得逞,那么老百姓依吗?台下的观众依吗?老百姓心目中的美好形象王桂英将会瞬时坍塌,她将不再会是老百姓所崇拜的精神偶像,爱情偶像,而是被老百姓所淡忘的庸人,一个见利忘义,见祸忘情的笑柄!如此说来,该剧在写这出戏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需求,观众的需求。剧作家始终没忘记,戏写出来是给老百姓看的。我们在写戏的时候,却不可将自己锁在房间的案头,孤独进行,要时刻想到百姓,想到观众!
我们再从演员表演上去看。剧作家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导演和演员,要给导演提供充分的排戏空间,要给演员提供更大的表演空间,最后通过导演的二度创作,演员的表演,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观众。导演和演员是剧作家和观众,更进一部说是人民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演员表演并不是胡乱表演,而是很符合老百姓审美需要和习惯欣赏的表演,是能够引发或触觉老百姓欣赏愿望的表演,自然这些表演也就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我们现在就试着以武承仁先生所创作的北路梆子“老三篇”为例来说一下。
在《〈金水桥〉》中,为管教不谙世事,性格刚烈的秦英,秦怀玉用石锁将他锁了,这符合剧情的需要,也符合老百姓的欣赏需要。因为要管教有武功的子女,这是一种必须的措施。但这同时也给秦英增加了表演空间。若从舞台演出上看,秦英带锁上场,一下就把观众的目光所吸引,有很强的舞台效果。在第二场中,罗章和尉迟亮不是很正规的入场,而是翻身上场。剧中提示是翻墙而入,这一反面体现了少年的个性,给了他们充分的表演空间,同时也增强了舞台效果。在第五场《〈求援〉》这一场戏中,当罗章和尉迟亮向程咬金汇报了秦英打死太师詹沛的情况后,程咬金先不是说他去找徐茂公去商议办法,而是先骂他们这些不省心的娃娃,继而又摔倒罗章,用拐杖打尉迟亮,在最后下场时又有“闪腰”动作,惹得二位小将急扶。作为剧中老生程咬金的扮演者,仅仅在几分钟的上场时间内,就有这么多能够合理地反映剧情并惹得观众注意的表演动作,演员能不满意吗?观众又不该为演员的表演叫好吗?整场戏的演出能不受老百姓欢迎吗?当然像这样的亮点我们还可举出,但限于该文篇幅,就说到这里为止。我们接着来看《〈王宝钏〉》。对于嫌贫爱富,找婚姻非要门当户对的不守诚信的父亲王允,王宝钏很是不满;当父亲提出要与她“三击掌”断绝父女情,王宝钏先是犹豫,后马上用“三击掌”予以反击,不给王允留有余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薛平贵真正的爱情。这“三击掌”动作给了王允和王宝钏很大的表演空间,他们的表演同时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支持。在看《〈血手印〉》第四场《〈屈审〉》,当王清廉凶相毕露,要让林照德屈打成招时,他命手下衙役拉下去重打林照德四十棍。但剧中提示这四十棍不是一下打完就把人提上来,而是打十下,王清廉唱一句,里面说十下;王清廉再唱,里面再呼。剧作通过这种手段,不仅凸现了王清廉的残暴,林照德的痛苦和无奈,而且给了演员王清廉的扮演者以巨大的表演空间,突出了舞台气氛,引发了老百姓的观看兴趣,舞台效果很好。需要说明的是,剧作虽给演员是提供了不少动作空间,但综观全剧更多的还是说唱空间。在第六场《〈拜寿〉》这出戏中,王宝钏一登台就在中幕前用大段唱腔,手舞足蹈地表达了自己苦尽甘来的喜悦心情。正是有前五场的有效铺垫,才有了她现在的尽情的精彩的表演。剧作在合理安排剧情,给演员创造出大量演唱空间的同时,丝毫没有忘记观众的喜好——观众也很愿意听王宝钏的这大段演唱,王宝钏喜悦激奋的心情好象也是代表了他们平日久遭压抑而又十分激奋的心情,王宝钏的心情可以说和老百姓的心情完全吻合。剧作可以说是把演员与观众的愿望和心情糅合在了一起。类似情况在《〈血手印〉》中也同样存在。当林有安听说儿子林照德被判斩刑,刑部批文已下来后,他急切气愤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他要拿着刀子找罪魁祸首王春华算帐。且看第五场《〈闹府〉》他的表演:剧中舞台提示,首先他是踉踉跄跄上场,气愤之情通过他上场时的身段就已初步表现了出来;紧接着剧中用他所唱出的大段唱词,来表达他的愤恨和不满之情。他唱到:“是何人杀丫环抢去银两,却为何叫我儿去把命偿。恨苍天偏不把良善庀障,害得我林有安家破人亡。”他还唱到:“从今后年迈人何人奉养,孤零零守寒舍冷落凄凉。越思越想越惨伤,我七十三岁丧儿郎。靠不上狗屁王法我无指望,拼老命去杀他王家满堂。”这些唱词,唱出了林有安的心情,同时也唱出了老百姓的心情。要知道在专横残酷的封建社会,该有多少老百姓像林照德一样,成为刀下屈死的鬼魂?又该有多少的家庭也像林有安的家庭一样被欺负得家破人王?最后只能发出孤独的愤怒的无助的吼叫!可以说林有安对他自身家庭和社会的情感抒发,和老百姓自身的感受和抒发是一致的,是林有安代替老百姓把他们愤怒激越的内心世界抒发了出来。我们在最后在看一下该剧第八场《〈行路〉》。这出戏主要是由本剧女主人公王桂英表演。这场戏题目是行路,可这路不好行,这倒不仅仅是因为路有多远,王桂英是小脚不好走,更重要的是王桂英是要为将死的恋人去祭桩,而且还是克服了父亲的百般阻挠,这就显得这条祭桩之路愈发艰难,愈发痛苦,愈发愤恨,愈发有沧桑感。这样的剧情发展,给王桂英不仅创造了较多的舞台表演动作,她可以借走路来进行肢体和身段表演,而且也为她创造了更多的演唱表演,她在行路中的这段唱词:“爹爹你心太险,拆散我好因缘。害得我二八女,孤雁落荒滩。”(后面当然还有很多)几乎已成为我们本地演员在参加本地红白事筵上的必唱节目。长期关注忻州戏剧,并为忻州戏剧发展做出过很大努力的我的网友王培宾,在给我的博客留言中对《〈血手印〉》赞赏有加,称其“无可阻挡”,特别是对王桂英这段唱词十分欣赏,还专门写出来做了说明。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本剧中,这大段唱词写得好,王桂英表演得好,不仅受到有关方面人士的肯定,还受到老百姓的赞扬和喜欢。
四在唱词和道白的运用上,适合老百姓欣赏,可以久听或久看不厌。
戏剧剧本是文学作品,她的一度创作完全是通过文学语言来体现的。因此作为戏剧语言主体的唱词和道白就显得异常重要。但怎样才能写好唱词和道白,可以说各有己见,在实际中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作为著名北路梆子研究专家,剧作家武承仁先生在这方面体会颇深,提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美学标准和追求。他在《〈随笔三则〉》一文和《〈关于王宝钏的一封信〉》(见武承仁文选》》第517页和第522页)中做了较详细的说明。概括地说就是曲文要写得通俗,要忌艰深,忌虚浮,忌迎合。要尽量满足老百姓听的需要,老百姓听不懂不行。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写的。下面我们就选择他的一些唱词和道白来简要分析一下。
我们首先来看《〈金水桥〉》第三场詹沛一上场后的唱词:“生娇女何必要功高德劭,为国丈封太师我一品当朝。回府去哼一声山呼海啸,出门来跺一脚地动山摇。”这里的“哼一声”,“跺一脚”,不仅十分通俗易懂,符合老百姓的欣赏习惯,而且把一个平日里依仗权势,作威作福,飞样跋扈的官宦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为下一步秦英打死他做了很好的铺垫。再看第六场《〈哭殿〉》银屏在教训秦英时的唱词:“这时节小奴才还发傻气,金殿上岂容你撒野逞威。你皇爷一声令身处异地,娘就是呼天唤地也救不了你!”四句唱词全是用民间土语,没有一句拗口生涩的词语,可谓通俗易懂,但却很好地表达了银屏对秦英的爱怜和对事件本身的无奈。这种通俗易懂的唱词在《〈王宝钏〉》一剧中体现的也十分明显。试看王宝钏在第六场《〈拜寿〉》中的部分唱词:“我好比旱田苗枝枯叶焦,乍然间逢甘露扬头挺腰。往日里破窑寒窗如冰窖,到如今春阳入户寒尽消。往日里天压人大地偏小,到如今地变宽天也变高。我夫妻久别重逢离情别绪知多少,不觉得灯烬油干明月西坠五更敲。他把那十八年来蒙冤受害,隐姓埋名,苦征血战,拜王封侯,奉旨回朝的事儿对我表,说得我一阵喜,一阵恼,一阵担忧,一阵笑,百感交集情难描。”唱词中的“旱田苗枝枯叶焦”,“扬头挺腰”“冰窖”,“天压人”,“地变宽天也变高”,“灯烬油干”。“说得我一阵喜,一阵恼,一阵担忧,一阵笑”等词语,莫不是地道的老百姓口语,剧作中却把这些词语用于做唱词,确实能使人感觉到唱词的通俗易懂。可以说这些唱词是演员唱起来上口顺当,观众听起来明白舒服。武承仁先生所写的唱词可以说不是单纯的写写而已,而是既考虑到演员,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观众,考虑到百姓,这是他的剧作受老百姓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在我们现在所研究的《〈血手印〉》剧本中,其唱词也是如此,限于篇幅我们就不用举例了。最后我们再看一下他所写的道白。当我们仔细仔细看他所写的道白时,发现他写的道白和唱词一样,也是通俗易懂。我们看一下在《〈金水桥〉》第五场《〈求援〉》中,程咬金和罗章,尉迟亮的对白。尉迟亮,罗章:程爷爷留步,程爷爷留步!程咬金:老夫今有要事,顾不得与你们闲话!尉迟亮,罗章:我们也有要事!程咬金:小小娃娃,能有什么要事?快快与我闪开!尉迟亮,罗章:程爷爷,出了人命了!程咬金:什么人命?尉迟亮,罗章:秦英哥哥将詹太师打死了!这些对白把程咬金的紧张和急迫,尉迟亮和罗章的紧张和惊恐,表现的一清二楚。而全部对话虽无任何文彩可言,但却朗朗上口,用高度提炼了的地道的极通俗的语言,表达出剧中人物想要表达的东西,却是难得。在《〈王宝钏〉》中也是如此。在第六场《〈拜寿〉》这出戏中,当王宝钏提出她择婿的三个要求时,王允对她说你这那是改嫁?魏虎说分明是刁难老大人!她的二姐王银钏说口气倒不小!魏虎说岂有此理!在这里四个人展现给我们的是四种思想和心态。王宝钏由于薛平贵的衣锦而归,展现出一种在爱情上必胜心态和对王允过去“嫌贫爱富”思想的否定,当然那种“乍然间逢甘露扬头挺腰”的心理依然存在;王允展现出的是对王宝钏一贯的不信任,认为王宝钏总是在刁难他;魏虎留给我们的是对王允这个当朝丞相的一贯巴结和对王宝钏的专横霸道;王银钏留给我们的是对王宝钏贫困的轻蔑。然而这么多思想和心态是仅仅通过上述几句道白来实现的,而这几句道白又都是通俗易懂,老百姓一听就明白。在《〈血手印〉》中也是这样,限于篇幅本文也就不多谈了。需要指出的是,武承仁先生所写的曲文在十分强调通俗的同时,还很注重曲文的文学性,曲文还表现出了优美的特性。这就使他的剧本不仅受老百姓的喜欢,而且还受上层专家学者的喜欢,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就不用举了。事实上在前边所举的例子中,我们在看到其通俗的同时,也能看到其优美的一面。事实上他的曲文就是通俗与优美的结合,而这也就是他在多年写曲文方面的美学追求,更是他多年的心得体会。
武承仁先生是著名戏剧家,一生致力于戏剧,特别是北路梆子的创作和研究,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尤以《〈金水桥〉》,《〈王宝钏〉》和《〈血手印〉》的影响最为广大和深远,已成为北路梆子的“老三篇”,至今上演不衰。这里面的原因的确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因为只有进行研究和探讨,我们才能发现其奥秘所在,而这些奥秘对我们现在创作和研究北路梆子,振兴和发展北路梆子,无疑会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