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刷了一遍94版《三国演义》,第69届诸葛亮集合姜维后,在韦苏河马骂王朗。
后世有诗人为了彰显诸葛亮的高大形象,作诗一首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这个版本的三国演义,还是很经典的。艺术毕竟是艺术,电视小说都是艺术内的范畴。为了衬托主人公的主角光环总要有配角做出牺牲。而真实历史中的王朗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事实上,王朗也的确是死于诸葛亮的言语攻击下,坠马而死。看历史的会知道,彼时的王朗已76岁高龄。可以说在那个医术匮乏年代已属高寿,这么大年纪还出来领军打仗实属不易。也可见王朗在魏的地位,深受信任和重视。被诸葛亮言语气死,说明王朗还是个有气节的人,同位三国时代的吕布作为三姓家奴可以说比之王朗就显得没有一点气节。
王朗同时也是重情义爱百姓的廉官,王朗早期师从杨赐。公元185年,杨赐逝世,而时任郎中的王朗辞官为恩师服丧。而后的王朗在魏任职期间,力荐他的恩师杨赐之子杨彪任朝中要职,地位仅次于三公。而在王朗年少时,有为好友刘阳发现汉室渐微,而丞相曹操有雄才大略且有不臣之心,欲除掉曹操,奈何刘阳早逝未能成功。而当曹操掌权时,立即下令寻找刘阳之子,欲除之而后快。而刘阳之子惶恐不安,四处逃窜,却无人敢收留他。王朗这是伸出援助之手,收留刘阳之子,并藏匿数年。而后,王朗多次在曹操面前为其开解,最终曹操赦免刘阳之子。由此可见,王朗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
这样的一位有情义的人,在为官上也同样深受百姓爱戴,王朗在魏初任会稽后,恭俭节约,多立威仪,从不收受任何人礼物,且济危救困。会稽百姓对之也非常拥戴。
王朗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后世诸多评论者认为这是一道硬伤,完全为了衬托诸葛亮的个人形象。就好比三气周瑜、曹操被定义为奸臣一样。
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封建时代的人都认为只有皇帝才是正室,被历史所认可。而汉朝以汉人为主,刘家天下,是为中兴之主。而刘备诸葛亮等人就是带了这个光环,所以多被树为正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