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封面的时候,吸引我的是那个大空白。
我思索了很长时间它代表什么,代表沉默,隐忍,还是许巍感到对这个世界无话可说,抑或是他的生活里出现了空白,也许是他向往这种空白的岁月,简单的日子。
背着一把吉他,从西安出发,开始了“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四十岁的老男人,许巍用自己的音乐解读着这个世界。曾经一度沉迷与他的曲风与歌词的意境当中不可自拔,曾经MP3里全是他的歌曲,曾经在学校的楼道里听到有人吼“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时内心充满感动。
可是,某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在音乐中再也找不到许巍了。
找不到《曾经的你》中的漂泊与执着,找不到《那一年》中的希冀与企盼,找到到《两天》当中的撕心裂肺的呐喊,找不到《在别处》中不断的唏嘘与质问与厌恶,找不到《九月》当中对理想的与现实的迷茫,找不到《星空》当中宁静的温暖,找不到《时光》当中的感恩,找不到《旅行》当中对整个世界的爱,找不到,什么都找不到。
我发现,我把许巍丢了。
许巍新出的专辑里我听到的只是无数个“幸福”“温暖”“爱”的堆砌,虽然也有闪光之作比如说《故事》《少年》,但是里面已经没有了灵性,没有了在《时光。漫步》那张专辑给人带来的震撼,从肉体到心灵的震撼。
许巍开始说教,不断的教给我们去爱,不要去恨。许巍所有的曲风与歌词开始变的单一而乏味,不断的重复。
我再也不会听到两眼湿润。音乐死了,许巍还活着。
我尝试着接受他的温暖,接受人是可以变的,接受摇滚并不是一个歌手的终生追求。
没有了对摇滚的向往与执着,没有了对这个世界的灵性解读,没有了对生活的无奈以及继续前行的力量,他再也不会为自己的前途发愁,再也不是那个背着吉他哼着歌曲就可以面对整个世界的漠然少年了,再也不会为卖自己的专辑伤脑筋了,他开始有了家,开始有了安居的屋,开始忘记摇滚,甚至有人说他“开始媚俗”。虽然我不很接受。
或许从许巍的长发变成短发的那天起,他就开始对这个世界妥协。
我应该去理解他,理解一个四十岁男人的心境,理解他不再吼而在安静的唱,理解他不再恨而在用心的爱,歌词当中的“温暖”逐渐取代“幻想”,“爱”逐渐取代“绝望”,低沉的音乐开始变得明朗。
开始听他唱“有些话语我不说,宁肯融化在风里……”
“我开始懂得忏悔,在这短暂的一生里…… 。
去替代那些“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一天用来路过,另一天还是用来路过。”
“我穿过所有破灭的幻想,我身边所有冰冷的目光,我的每个幻想,总在每一个秋天飞扬” 。
歌者的歌,舞者的舞,剑客的剑,是他们生命的灵魂。
歌手一直在唱歌,在但是生活在变,歌也在变。
也许当我老了的时候,在某一个阳光的午后,我突然听到许巍沙哑而有磁性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我会老泪纵横。
我会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在学校宿舍外面楼道里。
和一群朋友曾经充满激情的唱着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江湖已远,永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