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戏,六叔两年前开始注意。出乎意料地,终于等到广播——分继续降低。
从开分6.8,到后来的4.1,再到现在的3.8……
保不齐还会跌下去。
肉叔不信邪,还是去看了,看完只有一个感受:
烂剧你没有心!
可二十年前,它的姐妹篇一样惹争议,口碑却稳定在了9.1。
名导也逃不过江郎才尽?
还是这批观众胃口越来越刁钻?
这回翻车,到底冤不冤。
《大宋宫词》
一听这名字,难免会让人想起那部经典之作。
《大明宫词》。
当时出演的人,都是影视圈的神颜:
归亚蕾、陈红、周迅、赵文瑄、李冰冰、胡静……
制作都是大师级别:
配乐林海,编剧郑重,美术叶锦添。
如此种种,成就了《大明宫词》独一无二的风格,也成就了导演李少红。
再看看21年后的这一部。
同样是李少红执导,还有归亚蕾赵文瑄等原班人马回归。
为啥口碑如此拉胯?
遭到反噬的第一点,源于它的——碰瓷式取名。
《大明宫词》中的大明宫,是唐朝皇宫的一座宫殿。它记录了一代女君武则天的传奇,词义上应念作大明宫/词。
而《大宋宫词》不仅不是续集,而且也没大宋宫这玩意儿。
根本不是同一种概念,却硬凹出高度相似的错觉。
非得和封神的前作拿来比较,这不是把脸捧着让人打?
也难怪网友说:
和《大明宫词》之间,差了100个新版红楼梦。
该剧以“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宋真宗赵恒与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治家理国的传奇故事。
从第一集开始,就连连车祸:
为了表现北宋初年天灾不断,开场就强行让皇帝居住的宫殿塌了。
全开封府的房子都没塌就你塌了?
这哪是地震啊,这分明是精准爆破啊!
而且你皇帝住的房子,质量比平民的破房子还要豆腐渣?
假,太假了。
该剧特有的八倍速剪辑法也令人抓狂:
这边皇帝被埋在了废墟中,生死未卜。
镜头一切,突变一副喜庆的画面:
三皇子赵元侃(周渝民 饰)的孩子出生了。
这头上怕不是抹的番茄酱
然而这喜讯还不到两秒,瞬间又down了下来——赵元侃带兵出征时,隔空遭遇地震,卒。
啊这……
开场就大喜大悲,主角瞬间就领盒饭,这还咋拍?
结果下一秒,画面再次失控。
正房夫人还在给丈夫守灵,丫鬟传来喜报:
元侃不光没死,还好端端地回来了,现在就站在大门外。
这一惊一乍,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才只是开头十分钟的剧情……
照这么个拍法,我寻思60集还没演完,观众就得精神错乱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前面说了,这剧有条爱情线。
谈恋爱没毛病。
可你每次关键情节就靠闪回支撑,这大可不必。
既然要让人嗑CP,那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吧?
可这俩人一上来就各自已婚已育,而且男主带女主回家时,发妻才刚替他生了个儿子。
结果瞧都没瞧一眼,只顾着跟女主你侬我侬。
可女主从哪儿冒出来的?俩人怎么就好上了?
这时闪回画面就开始回忆了:
原来赵元侃掉落悬崖以后被一位女子所救。
你懂的,这名女子就是女主,刘娥(刘涛 饰)。
在照料受伤的元侃时,两人看对了眼,他便把刘娥带回了家。
可两人的相爱过程几乎没有,就靠主角的记忆闪回了五分钟,就爱上了。
没任何铺垫就爱得难舍难分,“此生永不相负”的诺言一说出口……
没品出深情,反倒轻浮又下头。
见过没CP感的,倒是没见过还能强行按头让人嗑糖的。
爱情线垮了,那权谋线呢?
更儿戏了。
皇帝偏袒三皇子元侃,为了顺利让他当上太子,临时换了个玩法。
三个皇子中,谁家先诞下皇孙,谁就是储君。
这不是明摆着偏袒元侃吗?
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便有人在暗中做了手脚:
在元侃一家带着新生儿祈福的路上,暗中行刺。
为了保护孩子,正室转手就把孩子交给自己的情敌刘娥,让她带走。
也是心大
刘娥慌忙带着孩子逃窜,在问路的时候,一个神秘女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捅死了孩子。
孩子没了,这下储君的位子可不就得空着了?
肉叔以为编剧终于带着脑子上线了,没想到自己还是太年轻。
行刺的女子有个大bug:没蒙面。
于是,为了自证清白的刘娥一路跟踪她,发现竟然是秦王府的人。
接下来,就是多得数不完的巧合。
刘娥恰巧就混进了秦王府,还恰巧参与了秦王的行刺计划。
而这谋反,也跟闹着玩儿似的:
一群舞女打算在宴会上借舞行刺皇上。
如此重大且需要保密的行动,却大喇喇地在院子里敞开着排练。
结果呢?
恰巧就被经过的女主给看到呗。
恰巧这时领舞受了腿伤,没人能顶替。
于是略懂舞技的女主,就恰巧被选了上去。
???
救命啊为什么你们造个反都这么敷衍?!
随便一个路人甲就敢委以重任,服气。
有了这么多离谱的巧合,后面的故事走向也就不难猜了:
舞女想要刺杀时……
主角光环全开的刘娥将她撞开,破坏了计划。
宫墙外埋伏着,原打算里应外合的逆臣也早被皇帝识破,提前拿下。
败局落定,可谓毫不惊险。
但编剧还要继续挑战观众底线——秦王生怕皇帝不知道他是主谋,提着剑就冲了上去,白送一颗人头。
连弹幕里也一片大无语:
这反得好像小孩过家家。
如此不走心的桥段设计,简直是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但看到后面,肉叔悟了。
难怪配角全都低智商,因为……
要衬托智商同样不高的男主。
皇帝驾崩,太监秘而不宣,打算联合打入冷宫已久的皇后一同谋反。
他假意传话被封为太子的元侃进宫面圣,屏退了太子的随从,周围人全被换成了禁军。
提示都已经这么明显了。
傻白甜太子居然丝毫未觉,还催促赶路。
甚至,被太监关进大牢里了,脑子还没转过弯来。
狱卒拿碗毒药当御膳,他也没半点疑心,端起碗就准备干。
要不是大臣及时赶到,这戏都没法演下去了。
就这智商,还当储君?
难怪后期都是工具人,只能靠女主垂帘听政。
但话说回来,《大宋宫词》也并不算一无是处。
比如剧中演员的服装,就极尽还原了史实。
作为一个尤其注重视觉效果的导演,为了呈现出宋朝的风貌,李少红也做了不少功课。
比如她会用电影调光的方法,一帧帧地调整画面,确保人脸与环境协调统一。
单看剧中的一个移步换景的长镜头。
宾客间的耳语、吹箫击鼓的演奏、观舞的客人,一步一景。
画面不仅体现了时代风貌,更像一幅流动的韩熙载夜宴图,徐徐铺开。
但,即使服化道和镜头语言再精致……
当形式没有为内容服务,也就成了徒有其表的空壳。
剧本经不起推敲才是硬伤啊。
同样作为大女主戏,反观二十年前的《大明宫词》。
虽然台词略显莎翁戏剧感,但论美学风格,它极尽浪漫想象之能。
肉叔单独摘抄出一段台词来,你们品品:
“他是那样一个男人,活得隆重而典雅,并且时刻都在动员一切热情来呈现一个帝国太子所应有的骄傲与风采。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却似乎永远在担心他会突然失声痛哭。因为我分明感到那隐蔽在他优雅眼神深处的一丝挥之不去的忐忑与尴尬。弘是悲伤的,他内心荡漾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类似秋水般深刻的孤独,这观感源自一个女人天生的直觉。”
整部剧的风格,就像这诗般的语言,如梦似幻。
作为历史古装剧,有两个永恒的母题——爱情和权力。
《大明宫词》里,这两样一直相伴而生。
比如太平公主。
她对于爱情的初体验,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她含着一双朦胧泪眼,摘下昆仑奴的面具时。
四目相视,一句“公子,你认错人了”。
一生的坎坷爱情就此写下注脚。
而当母亲武则天错误地用权势,胁迫薛绍成为她的驸马时。
爱情的幻象,在太平面前逐渐破碎。
为了不背叛长相守的爱情,为了对抗权威的压迫。
薛绍以生命的代价抵抗,最终,也让太平踏入了一生的荒芜。
再比如,作为权力中心的武则天。
是个一体多面的女人。
既有作为政治家权倾朝野的魄力,又有作为妻子的柔情,还有作为母亲的奉献。
武则天一生爱过两个男人:
一个是李治,一个是男宠薛怀义。
为了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她可以担负起“窃国”的骂名。
而与薛怀义的爱恋,为他们的身份立场所不容,她选择了果断舍弃。
她的爱情观,更是值得所有独立女性摘抄,刻烟吸肺:
“女人要是有一个像一棵大树一样的男人供人栖身固然好,如果没有,或者树倒了,就要学会自己生根,生出自己的躯干,真正像一棵树那样坚韧倔强地生长。”
同样都是大女主,代入到《大宋宫词》,就显得吊诡了:
你能想象霸道的武则天,乖巧地依偎在男人怀里索取温暖吗?
她天生就适合站在权力场中央,威严又端庄地俯视群臣:
你们,要听话。
《大明宫词》的前卫,不止于重塑大女主的形象。
对于性别的解构意识,更是超前。
当男宠张昌宗为了争夺武则天的宠爱,火烧万象宫吸引武则天的注意时。
她隔着宫门看着哭闹不止的男人,冷笑:
“任何男人,柔媚的,阳刚的,只要他处在女性的处境里,他就是个女人。”
《大明宫词》深刻洞察了两性关系的根本:
决定男女权力分工的,是他们自身的能力,而非性别。
甚至,还百无禁忌地讨论同性之爱。
仆人合欢为太子弘梳头,被嘲笑不男不女,但他却不认同:
“我给别人梳头,是因为我喜欢
谁规定男人不可以给别人梳头呢
男人就应该整天舞刀弄棒
说话粗声粗气的?”
太子弘死后,合欢悲痛欲绝。
他站在既是父母,又是君王的二圣面前,勇敢而坚定,承认自己是弘的“爱人”。
二十年前的国产剧,如此突破尺度的大胆,令人震撼。
在爱情观上,无论“正确”或“错误”与否。
《大明宫词》有着一种近乎残忍,又供认不讳的清醒。
可二十年前的《大明宫词》有多出彩。
就衬得如今的《大宋宫词》有多可笑。
李少红曾经也是中国最先锋的女性导演。
而如今,连她最擅长的女性视角,都已经如此腐朽。
只能附庸着过时的套路,感受黄金时代的夕阳落幕。
《大明宫词》的成功是偶然。
《大宋宫词》的失败是必然。
既消耗了前作积攒的好名声,又反噬了自身的好口碑。
适可而止吧。
经典,是拿来回味的。
不是用来毁的。
即使要致敬——也不必自己来致敬自己。
编辑:西雅图不想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