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洪水下的城池村真不吉利。作为中国最美丽的古村之一,已经成为喜欢古村的人心中向往的距离。
早已听说过这里的故事、美丽风景,很多人都慕名而来。
他们乐此不疲,不远千山万水的来看传说中的城子一眼,留下美好痕迹,带走的是此生回味的记忆。
吸引的不仅是游客,各类电视栏目也纷纷前来城子古村拍摄节目。去年深圳卫视火热的综艺节目《闪亮的爸爸》在城子录制了近一个月时间。
央视已经来过好几次,这次又来了,节目是拍的越来越精彩,挖掘的故事越来越多。
中央七台的《乡土》栏目摄制组远赴泸西拍摄城子古村的改变与坚守,美景与文化,据悉节目将在五月播出,具体时间待定。
小编作为当地一个小小媒体人跟随央视摄制组驻扎在城子十余天时间,可谓是走遍了城子古村里的每一条路,踏进了一大半人家的门,认识了很多有趣的当地朋友。
跟随《乡土》栏目的拍摄镜头一起走进土掌房的建筑过程,还是老配方、老味道。
土掌房用土筑墙,墙上横搭木料,密铺木棍、茅草,再铺一层土,土皮头洒水,然后用石头一层层夯结实。
盖房的歌谣:
楞子怎么铺?间隔有五寸;木棒破成片,顺着楞子铺。
木片铺好后,松毛再盖土;接着铺稀泥,并把边栏糊。
怎样加土层?土要蜂窝土;铺上五寸厚,洒水湿漉漉;
稍干再夯实,留口雨水出;有时会通洞,一把土塞住。
土掌房的房顶全是土垒的,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淋肯定会风化,所以老乡们的生活里有一件事情是必须会做的,那就是修房顶。
老人修房顶的时候,子女在一旁帮忙,慢慢地看得多了,也掌握了技巧、积累了经验,承接下父辈手中的修房顶活计。
也会带着自家的小孙女、孙子修房顶,给他们讲城子的历史,讲修房顶的经验。
来到城子古村,土司宴是必须要吃的。说到土司宴就要说到整个城子古村的历史渊源。
土司宴顾名思义就是土司吃的宴席,流传至今已经几百年的时间,中间历经无数人的传承、改变,但主要的几个菜直到今天依旧保持着。
村子里的街坊邻居互帮互助,中华美德在这里已经传承了几百年的事情,或许也是因为土掌房的建造结构,维系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亲近。
我家的房顶是你家的院子,吃饭的时候站在房顶上喊一声,旁边及家人都听到了,而且及家人都沾亲带故的,所以平日里都会挨在一起吃饭,关系自然更好。
邻里之间的关系搞好了,整个村子的和谐氛围更浓烈,这样的村子更加温暖,走进村子你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温情。
城子古村成为了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有利于土掌房能够保留更长时间的维护与改变,目前城子古村正在经历改造的阶段。
为了助力城子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城子村在古村对面建了新村,很多人已经从老家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新家里。
住了几百年的土掌房作为一种生活记忆的承载体,特别是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是舍不得离开的。
所以搬到新村之后,腾空出来的土掌房将会重新修缮,能够被保存更长时间。而老百姓在美丽新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
有着“小布达拉宫”美誉的城子古村未来的样子已初见,村子前面的农田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美丽,新修的“护城河”会为城子古村锦上添花。
(摄像师在和当地的奶奶讲等会怎么做,不要看他手里的摄像机。奶奶的笑容瞬间绽放开,逗得摄像师也笑了。题为:奶奶的爱
奶奶长的很可爱,还一个劲留我们去她家吃饭,参与了我们的拍摄过程,前后NG了好多次,但始终保持着慈祥的笑容。)
(城子第一家旁边住着意为很有趣且多才多艺的老爷爷,他会热情的邀请你到他家玩,因为他的家已经被他自己改造成了村子里出名的旅游打卡处。
他会自己上山找合适的树棍回家制作成精致的拐杖,会找长得奇特的石头回家做成奇形怪状的景观石,也会在石头上画画。
还跟我们展示他画的八仙过海图集。
他还会跳古老的彝族舞蹈,弹古老的乐器。
说起陈年往事神采飞扬,是个喜欢热闹,喜欢说故事的可爱老爷爷,如果你去到那里,也可以去他的“城子迷宫”逛逛,他的笔名叫“玉屏山人”)
(眼看着她就要走过我眼前了,不顾阿姨的白眼,连按快门拍下了几张照片。阿姨说:这个拍了有囊作用。)
(遇见一个很乖很可爱的小女孩,忍不住帮她多拍了几张照片。一度想让她高兴一点,但可能是怕生,始终没有逗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