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苏培盛拿皇帝没办法了,所以请来莞嫔帮着劝劝皇帝,因为皇帝肯听得进去莞嫔的话。
可是,不经过皇上的允许,打死苏培盛也不敢自作主张地把莞嫔叫过来。那就可以断定:这种情况应该还是皇帝指示苏培盛去把莞嫔叫来的。我们不能被表面上的感觉所迷惑。
这样的事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甄嬛已经得出结论:皇上之所以发脾气,是因为皇上内心已经想好了要同意这件事情,否则皇上早就把奏章退回去了,而不会浪费精力和时间在这里发脾气。
在甄嬛的印象里,皇上是一个沉着冷静,很有主意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不晓得怎么办而乱发脾气,因为这种发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是无能者的表现,而皇上绝不是一个任性的人。
因此,甄嬛一进去就明白了皇上的心思,也知道该怎么“劝”了。
听皇上说了一大筐的话-----关于敦亲王要求加封自己母亲的奏章内容,其实最后落脚点就是——太后怎么肯!
我们也能判断:皇上心里已经决定要同意敦亲王的奏章,因为年大将军和敦亲王联合起来,势力太大,皇帝唯有暂时妥协。但是这件事情直接损害了太后的名位------太后是最大的利益受害者,皇上不可能完全抛开太后,一意而行------怎么也得顾及到太后的意见。
这就是说,封与不封,都不好!
甄嬛只问了皇上一句话:现在是否到了对年将军不能再忍的时候。
皇上的回答是------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还不能动手。
于是甄嬛知道皇上内心真正的想法了,她就顺着皇上,说出了一个附和皇帝的决定-----敦亲王生母的位份可以升,但是同时再升所有在世的太妃的妃位------连带着出家的那位果郡王生母也不放过,这就让皇上既尽了孝道,还让敦亲王哑口无言。
由此事可以看出,甄嬛确实具备一个领导者的素质------尤其在人事部门任职,最为合适。她能让棘手的难事解决得皆大欢喜。
皇上是什么态度呢?应该说,甄嬛的以上提议完全符合了皇上的心意,但是我们看到:皇上在听完甄嬛的建议后,立马拿起一个茶杯,重重地摔碎在地上,把殿内殿外的人都吓了一大跳!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皇上的计策------为了做给太后和前朝眼线看。把事情闹得这么沸腾,就是表现给外面人(包括太后)知道:他是多么地反感这个奏章,自己对这个提议是多么地愤怒!
尽管甄嬛终于帮皇帝说出了对这个奏章的决定,皇帝一听心里是高兴的,但是戏一定要这么演!
皇帝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个:
1、让甄嬛看看自己当皇帝也有不得已被气绝了的时候,获得甄嬛的同情和理解,真正原谅他当初对甄嬛小产时对华妃处决的不满。
2、表现给外面的人和太后看,自己是对这个决定非常生气的,摔茶杯是表示非常不赞成的。
3、这是最重要的第三点:皇上自己不想得罪人和臭名声的时候,就利用身边的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假装不得已同意。朝瑰公主和亲的时候就非常熟练地运用了这一招。现在甄嬛也中招了。
因为这个决定就是甄嬛提出来的,这样皇上既达成了自己的心意,又不得罪太后。
那么,问题来了:皇上如果仅仅是要找人背黑锅的话,可以让皇后享受这项“殊荣”,为什么皇上指定让苏培盛把甄嬛请来背呢?
当然皇上不会考虑到要保护甄嬛,他请甄嬛过来是有其更深的目的(我们很快就会看到)。
所以皇上这里完完全全是在演戏罢了,这场戏就是和亲戏的升华版本,皇上同样利用了甄嬛一把。凡政治高手,都须这样运筹帷幄。
甄嬛明不明白皇上的小九九呢?应该说,这个时候的甄嬛在政治觉悟上还不够成熟,从她弯腰耐心拾拣杯子碎片的动作可看出,甄嬛对皇帝抱有一种同情的心思:她以为皇帝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身为皇上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而行,也得被逼无奈,做一些自己不愿做的决定,所以才这么生气。
所以甄嬛接下来为皇上说了许多开解的话,主要是忍一时气而图大谋并不损英雄气概云云,安慰皇上不要过于气恼,为皇帝护短。
皇上对甄嬛的劝解的话听着很舒心。可是他是谁?是雍正!是一个靠忍和装孙子登上大位的人,这个道理他早就深谙于心,还用甄嬛说?!
到此为止,我们就能看出来了:出宫前的甄嬛腹黑等级是不能和皇上相提并论的,她只想着:我和皇上是一条心,二人如一体,进退一致,为了皇上的利益,个人得失都可以牺牲,也可以忍耐。这样既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得了皇上的欢心。
殊不知,皇上谋略的级别,远远高出在她之上呢!
皇上故意把敦亲王请封成功的功劳都“让给”甄嬛,让外臣认为是甄嬛劝皇上,才让皇上同意这件事——本来皇上是绝不会同意的。
这样就让甄嬛为年党和敦亲王做出决定性的贡献,皇上再以嘉奖甄嬛为由,提拔甄嬛的父亲甄远道做左副都御史,这样年将军和敦亲王就无话可说了。
权力和职位越高,越好收集年将军的罪证,越能聚集起反对年庚饶的力量,皇上的最终目的,是想用甄远道在职位上的力量,为将来搬倒年庚饶做准备。
所以,请封的事情是谁赢了?表面上看是皇上妥协了,敦亲王和年庚饶赢了。其实是皇帝成功把甄远道提拔上位了,成为搬倒年大将军的决定性力量。
皇帝的最深层次的意图就在此,这就是政治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