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靠山不稳。虽说当时董卓权倾朝野,但是经过观察,曹操发现董卓无大志,而且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其行为也荒诞不经,引起了公愤,世家大族不支持他,百姓痛恨他,所以曹操得出结论,董卓掌权不得长久,所以得另寻靠山。
第二,重新站队。曹操知道董卓不可靠,董卓的对立面就是以王允为首的官僚集团,王允大寿曹操不请自去,受到冷落羞辱也坚持就坐。为了得到王允的信任,为了融入以王允为首的官僚集团,曹操必须得有所表示,而刺杀董卓则是最好的投名状,一旦成功也会以大功而封高官。
第三,重塑形象。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祸国殃民,臭名昭著。曹操是宦官之后,所以名声不好,投靠董卓后其名声更是一落千丈。既然董卓不可靠,未来想要干一番大事,首先得挽回名声。刺杀董卓,无论成败如何,曹操必定名声大振,成了名副其实的英雄,形象就变得高大上了。后来曹操以英雄之名可以与袁绍等并列诸侯,仁人志士也因他英雄之名来投,就真的名副其实了,曹操也就完成了干大事的原始积累。
曹操刺杀董卓,其风险还是可控的。毕竟曹操已经深得董卓信任,后来刺杀未遂,曹操还是得以脱身。而刺杀事件却可以给曹操带来非常大的好处,可以说是决定命运的转折点。所以,刺杀董卓对曹操来说利大于弊,值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