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一词在权力的传承中往往伴随着血腥和杀戮。因为围绕权力,怀疑、疑惑、血淋淋都是它的衍生物。
古有周公辅成王,成王亲政后,周公也不得不远遁;少年帝王康熙因为铲除了鳌拜,才逐渐成长为千古一帝;老佛爷慈禧也是因为诛杀了八位辅政大臣,才能在后来将大清国搅得天翻地覆……而近代最有名的“托孤喋血事件”,则要数小六子诛杀杨宇霆了。
杨宇霆是何许人也?他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奉系军阀首领之一,是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的左膀右臂。虽然和出身绿林的张作霖称兄道弟,不过杨宇霆却是正统军校(日本陆军军官学校)出身,是奉系内部“士官派”的首领。
1928年,日本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奉系群龙无首,匆匆赶回东北掌握政局的张学良才27岁。虽然当时的东北军政要员表面是都拥戴他,其实大都心存观望。而被张作霖临死之前托孤的元老杨宇霆,此时却露出了跋扈嚣张的一面。
说杨宇霆跋扈,决不单指他倚老卖老,不把少帅张学良放在心里,而是指他处处在大政方针上与张学良针锋相对,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比如在“东北易帜”问题上,杨宇霆就跟张学良唱起了反调。大家都知道,日本人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炸死张作霖,其目的就是害怕东北投向国民政府的怀抱。而张学良国仇家恨未报,又怎能遂了日本人的心愿,将东北三省分裂出去呢?
(图:张作霖和杨宇霆)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派代表赴东北商谈易帜之事,而杨宇霆却背着张学良私自致电南京,要求所派代表先与他会谈后,方可再去沈阳与张学良商谈。而见风使舵的民国政客们,眼见杨宇霆的势力急剧膨胀,也都极力巴结,致使全国上下只知东北有杨而不知有张。
张学良与南京政府代表会谈后,决定让奉系听命于南京政府,统一山河,共御外侮。而杨宇霆却出于个人利益打算,带头煽动反对。但张学良还是冲破层层阻碍,在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典礼当天,杨宇霆又以元老自居,三番五次地拒绝了张学良的邀请,还当着众人的面谩骂张学良“出卖东北利益,将老爹的家底败光”。
此时忍无可忍的张学良已经动了杀杨之心,只是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又来到帅府,要求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还威逼张学良立刻签字。张学良表示:东北刚刚易帜,若涉及外交事宜,应该上报南京国民政府处置。而跋扈的杨宇霆却听不进这个理,一边骂张少扯犊子,一边逼他赶紧签字。
张学良一看情势不妙,就推说晚上再来从长计议。杨宇霆一看小六子已经示弱,就表示可以晚上再来让他签字。
杨宇霆走后,张学良就大骂“此贼欺我太甚!”并立刻招来卫士长高纪毅,对他下命令说晚上率帅府卫队将杨逮捕,并立刻处死。在此之前,张学良还三次投掷银元,所得一面均朝下,表示此举已问天卜卦,杀杨乃是上天之意。
到了晚上,不明就里的杨宇霆来到帅府,张学良将其引到老虎厅,在那里,卫士长高纪毅率卫队将其逮捕并立即处死。之后张学良又通电全国,说杨勾结日本人阻挠全国统一,今已伏法。
通过这个雷霆之举,张学良彻底掌握了东北的军政大权,从忍辱负重的小六子,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少帅东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