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警世录制的推翻,新的官员选拔制度诞生了,但随着汉武帝的敕令,平民逐渐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选举成为了名门望族主导的大秀。 (以英语发言)。
当秦朝以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提高军队战斗力,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分裂的局面,封建世袭制土崩瓦解,汉太祖刘邦又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天下一统后,就需要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来帮助统治,提高国家凝聚力,面对这种问题,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创了察举制的先河。
到了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建议,国家设立太学,凡太学毕业考得甲等,即为郎,郎官听命于光禄勋,是皇宫内的侍卫,当政府需要人才,就会从中挑选,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用推恩法,大小官吏诸如三公、九卿、郡太守、县令等官职逐渐都由朝廷直接任命,郎官就为任命提供了人选。
同时如果太学考得乙等,则为吏,当时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员,可以自由选择手下幕僚,是为掾属,而乙等学生作为补吏,就成了掾属的主要人选,不要小看这些补吏,诸如魏国大将张辽、徐晃等人,都是郡吏出身!
(图)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再说选举制度,也就是所谓乡举里选,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如新君即位,亦或遇到天灾人祸,会下诏要求地方推举人才,这种人才被称为贤良,如东汉末年的刘焉,在阳城山讲学,后被举为贤良方正,征辟到司徒府,才正式开始政治生涯。
这种选举是无定期的,具体的选择方式是由政府机关提问,把一些政治问题写在竹简上,是为策问(策即是竹片的意思),而贤良们的回答就叫对策,根据他们对于政治问题提出的意见,进行挑选任用,如汉文帝时,任太子家令的晁错,被推举为贤良,因为在对策的一百多人中,晁错回答深得汉文帝嘉许,结果晁错由太子家令升为中大夫。
再如汉武帝时,董仲舒被举为贤良参与策问,正是针对汉武帝的“天人三策”,他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这种人才,不仅三公九卿、政府官员可以推举,地方百姓也可以推举,如汉武帝即位之初,征举天下,东方朔与上千士人一起上书自荐,结果东方朔脱颖而出,得以提拔。
(图)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第二种是特殊条件的选举,诸如出使西域诸国,要会外语,吃苦耐劳,临机应变,再如治理水患,需要懂得天文地理的人,这些都可以下诏征求,只要自己认为可以胜任,就可自由参选。
或者民间百姓知道谁是这样的人,也可以推举,这就好比刘宝瑞的单口相声“斗法”,琉球国来了个会打三十六手哑谜的老道要来斗法,结果皇帝下诏到民间找能人异士,不过相声里找来的是杀猪的孙德龙。
第三种属于定期选举,也就是察举制,察举科目有孝廉、秀才、明经、明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孝悌力田等不下十几种,有利于招揽各类人才,而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举孝廉,汉代虽然一向有这个制度,但是没有强制要求,可能被选出来也没有多少好处,所以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民间百姓,都不太积极。
直到汉武帝之后,才形成常规方式,以致到了东汉时,渐渐发展到,举孝廉成了步入仕途的最主要手段,前两种不定期的选举方式都被搁置。
翻开《三国志》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文官都有举孝廉这一履历,有意思的是,编撰《三国志》的陈寿,就是由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举为孝廉,而后授官佐著作郎。
在察举制下,社会背景、家庭出身都不再是选士的唯一依据,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有社会威望或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就很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进而步入仕途,许多出身卑微如主父偃、东方朔、司马相如等,都在汉武帝时得到重用,而这在世卿世禄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图)汉武帝
而之所以汉武帝后被举孝廉的人变多,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一次下诏,因为汉武帝认为有些郡一个孝子或廉吏都选不出来,绝对是地方官吏失职,没有尽职尽责。
为此汉武帝还想要公议出一个罪名来惩罚不举孝廉的地方长官,结果各郡每年都要举出一两个孝子廉吏来塞责,东汉时,和帝采纳丁鸿和刘方的建议,改以人口为单位,郡国人口不满十万的三年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的两年举一人,满二十万一年举一人,满四十万一年举二人,以此类推,直至满一百二十万的一年举六人,外围郡国则适当放宽(人数在两汉间一直在随着政策变化)。
这些孝廉被举上朝廷,大多还是被安插在皇宫里做一个郎官,这也就出现了太学考取乙类的补吏,在地方上服务几年之后,很可能又被推举到皇宫,和甲类学生一样,成为宫廷侍卫,由于汉代郡县较多,慢慢宫廷侍卫都成了读书人,这也就出现了之前提到的,像张辽、徐晃之辈,只能在地方作为郡吏。
后来发展到,这些郎官、孝廉,经由中央政府的再次考试之后,就可以正式入仕,孝廉成了入仕从政的正途,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方式选举出的官吏,都是读书人,老百姓只要读书,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就会发现,其实这种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
首先先说说客观条件上,雕版印刷术直到唐朝中后期才开始普遍使用,所以在汉代,你要想获得一本书,主要依靠祖传或者抄录两种方式,虽然官位不能世袭,但是书籍是可以传下去的,这就导致了名门望族的诞生。
不论使用竹简还是相对更贵的帛,以及人口税的压力下,普通百姓都没有精力、财力去抄书、读书,所以可以说当时的书籍,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本,掌握这种资本,才会有机会步入仕途。
同样,官宦人家同时也是读书家庭,这也就形成了一种循环,像袁绍所谓“四世三公”(汉章帝刘炟时袁安为司徒,其子袁敞为司空,其孙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逢之弟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的望族才能产生,这也就反映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举谁的问题。
只要一个家族中有人做到二千石以上的官职,便有权察举,经他察举的门生故吏,如果再做了大官,情理上自然会偏袒他的举主,进而借机察举他的后人,诸如魏武帝曹操,举孝廉,而察举他的,是司马懿的父亲,京兆尹司马防,后来曹操掌权后,又征辟司马朗、司马懿兄弟。
再如本就是官宦人家,自然被察举的机会就大,如袁术,“四世三公”;荀彧,父亲荀绲是济南相,叔父荀爽任司空;贾诩之父贾龚,任轻骑将军;王凌,叔叔是司徒王允。
还有些就算亲戚不是大官,可是属于世家大族,如长社钟氏的钟繇。
(图)司马懿
本来察举制是用来为国家选择人才,通过按郡县选举,可以平衡全国各地发展,让全国的人才都有进入中央政府的机会,同时为了防止地方政府陷入地方性,任命官员不能任命当地人,这也使得各地文化风气相互融合,增加国家的凝聚力,可是最终却导致了名门望族、官宦人家逐渐做大,更是间接促成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
后来当魏文帝曹丕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建立九品中正制时,门阀世族已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标准,最终到西晋时,已经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可以说察举制在实行之初,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官僚的搪塞,不重视,以及变了味的察举原则,使得本来可以让百姓进身的机会都变成了门阀世族入仕走的形式。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朔雪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