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6月的近照。
张宝君,祖籍辽阳,1961年生于吉林省农安县,1971年迁居黑龙江伊春金山屯区,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高级美术教师,独立作家。1983年在乌马河区安全林场任教,1996年到广州维诚电大任讲师,1998年任《嘉应文学》副主编,1999年任《特区窗口报》副主编,2000年任《大众文艺》执行主编,2004年任《中国招商与投资时报》执行主编,2005年起专职写作。
主要作品有《林青霞今昔》、《原色舒淇》、《酒井法子传》、《铁血男儿》、《台北女生》、《情人》、《创维解码》、《健力宝风云》、《官灾》、《天地萨满》、《海东青》、《皇天后土》、电影剧本《老虎》等,另在国内报刊杂志发表文艺类作品约百万字。
南下广州,在媒体当过编辑,给娱乐明星写过传记,然而在作家张宝君的心中始终充满着对家乡东北的牵挂与热爱,因此笔下的许多小说故事都取材于东北,他直言“东北的地域人文因素已经深入到我的骨髓”。
长篇历史小说《海东青》描写的就是一个发生在两个东北民族之间的战争故事,当中更是不乏对东北民族女真人的生活细节、婚恋民俗的细致描写,给读者展示出一幅东北民族原始部落末期的风俗画,同时传递出作者对东北民族精神的理解。
记者:《海东青》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能简单介绍吗?也给我们说说故事里的主要人物。
张宝君:这部小说写的是大辽末年,辽金为争夺海东青引发的一场战争,除了战争这条主线外,也描写了老鹰神秀陈与族长松兰的“洛丽塔”之恋,也就是“老少恋”,这也反映出当时东北部落民族的婚恋习俗,没有太多的封建礼教束缚。老鹰神秀陈是全篇的主要人物,他是大金开国皇帝阿骨打的重要谋士,也是大金文字制定者完颜希尹的学生,是一个部落的大知识分子,在故事里是“智慧型”的人物。
记者:据介绍《海东青》这部小说是描述大辽时期两个东北方民族之间的战争故事,为何会选择这一历史背景下的故事来创作小说呢?有什么特别的事件或人物触动您的创作灵感吗?
张宝君:在中国,对于辽金史很少提及,尤其对大金,很多人甚至是怀着仇恨,因为大金作为野蛮人,竟然将中国最文明的朝代宋朝灭亡一半儿,还将北宋徽钦二帝掳到北国,这对汉民族是个耻辱。也因此,岳飞能成为民族英雄。近些年,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有过争议,如果他要是民族英雄,东北算不算中国的领土,女真人以及其后裔满人算不算中国的少数民族?最后,有关方面只能采取模糊处理,搁置争议。如此,很多时候东北史便成了一种虚无史,就连东北人,都不知道身边发生过那么多风云激荡的事情。我也是如此,小时也听母亲讲过徽钦二帝在北国坐井观天的事情,对北国鞑子充满了愤恨,甚至对所谓的北国还感到很神秘。长大了才知道,所谓“北国”,原来就是我生活的地方,关徽钦二帝的五国城,和我生活的小镇只有一山之隔。如此,不由让人想到,一些东西被有意掩盖,这是对历史一种不负责的态度。中国如果没有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哪有蒙古宁夏新疆西藏等地,如果没有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又哪有东北?当然,这种民族融合也许是痛苦的,但无论是荣耀还是悲伤,现代人都要必须正视过去,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
记者:小说取名为《海东青》,据我了解,“海东青”是一种鸟类的俗名,也是女真人图腾的名字,用它命名是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在吗?而整部小说的故事也以“海东青”这一动物为线索展开的,是要表达出一个什么主题或是观点?
张宝君:海东青是一种猎隼的名字。这是一种银白色的小鹰,只有两三斤重,性格却特别凶悍,二十多斤重的天鹅、十几斤重的大雁,它都能捕获。当年,女真人游猎自然,训练海东青当成猎伴,也将海东青这种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精神,当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成为图腾崇拜。女真一词,是东方之鹰的意思,也就是海东青的意思。我在小说中,将海东青作为故事主线和书名,要讲的便是这种民族精神。当时,东北亚的女真人不足100万,却推翻了有上千万人口的大辽,接着又推翻了有上亿人口的北宋……以弱搏强、以小敌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缺少民族精神。
记者:据我了解,你的几部小说作品里故事发生的地点都在东北地区,涉及了不少东北地区的人文和历史,是因为你是东北人,有一种家乡情结吗?您的家乡在写作上给您提供了什么样的灵感刺激或者故事元素吗?
张宝君:我来广州生活近20年了,但是,对这个城市了解得很少,甚至对灯红酒绿的都市,始终提不起兴趣。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都生活在东北,可以说,东北的地域人文因素,深入到了我的骨髓里。一个作家,真正要写的也只能是他最熟悉的东西,像美国作家福克纳,一辈子只写一个叫约克纳帕塔法的虚构小镇,这个小镇便是他青少年甚至晚年一直生活的牛津小镇,莫言的作品只写高密东北乡,迟子建的作品只写大兴安岭的漠河……我同样也是如此。
记者:今后的作品还是会继续写东北地区的故事吗?
张宝君:这几年,我除了写东北的《天地萨满》及这部《海东青》,手头还有一部刚写完的非虚构小说《皇天后土》。《皇天后土》80万字,写了一个人解放后在东北一辈子的蹉跎岁月,说白了,《皇天后土》就是东北解放后60年的边缘史。另外,我构思很多年了,还要将东北近代胡子的故事写出来,书名也想好了,就叫《遍地胡子》。
记者:我留意到,您的作品中有不少“萨满”这一宗教的元素,像您之前的作品《天地萨满》就是以这一宗教为题材,新作品《海东青》里面也糅进了对萨满的描写,似乎您对这一宗教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为何您会喜欢将这一宗教元素放到您的作品中呢?那您又是怎样看待和理解萨满文化的?
张宝君:萨满教是北纬四十五度以北的原生宗教,历史上,也是一些渔猎民族主要的宗教信仰。萨满教以自然为神灵,是一种自然崇拜,对天地万物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历史上,每一个部族都有萨满,甚至,很多部落长本身就是萨满。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saman),意思是知晓、探究、最有知识的人等意。也就是说,萨满不仅要给人治病,同时也是部族重大事情的决策者,当然,在原始部落时期,很多事情也难以弄明白,最后便要乞求神灵了。往大里说,萨满的存在,代表了一个部落的文化水准;往小里说,对部落人也起到一定的精神按摩作用。这种神治往往要比人治或宗族治理好得多。
记者:《海东青》是一部基于历史史实的小说,必定是需要搜集不少历史资料,当中是否遇到过一些什么样的困难?您又是怎么看待这个历史事件的呢?
张宝君:历史小说讲究的是信史,要有可信度,不能光凭想象创作,但毕竟是小说,又不能没有想象。如此,就需要在大量的历史资料基础上来结构故事了。好在东北有一部《金史》,在二十四史中,也是一部最为客观的史书。《金史》是大金灭亡半个世纪后,大金的敌人大元修的。写作前,我除了研究《金史》,还研究了大量的东北民间故事,可以说,对那段历史掌握得很完备了,以后如果有时间,去写阿骨打或金兀术等大金英雄,也一样会得心应手的。
记者:“历史小说”因为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会有一些艺术的加工,虚构的人物或者故事情节,不少同类的作品都引起过争议,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争议呢?在《海东青》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您是如何把握这个尺度的呢?
张宝君:写作时,我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写作上,采用了一种枯死的创作形式——章回体。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创作形式。章回小说最先起源于宋元话本,也就是说书人在书馆里讲书的脚本。这类脚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先讲一段故事,起到镇场或活跃气氛的效果,然后再进入主题。在《海东青》写作中我便采用了这种形式,每章开始先讲一段小故事,然后再进入正文。开头讲的这段小故事,便是《金史》的经典解读。如此,既补充了历史背景的不足,也对主题故事起到连缀的作用,最后,两条线索合二为一。历史小说,要有历史,还要有小说。我将两条线分开叙述,最后结合在一起,就巧妙地解了这个问题。
记者:张老师年轻曾担任过教师,而且是美术教师,后来为何从事其文字工作,当起了作家呢?之前您也曾在媒体工作,那段工作经历对您日后的写作有何影响?
张宝君:我画画是受我母亲和哥哥影响,我母亲和哥哥都画画,我总在跟前,也就学个半仙之体。工作后,学校缺美术老师,便教起了美术。对于文学的爱好,是从小就开始的。我感觉,只有文学,才能将思想意识表达得最为通透。就像清初大画家龚贤所说:“画者诗之余,诗者文之余,文者道之余。不学道,文无根。不习文,诗无绪。不能诗,画无理。固知书画皆士人之余技,非工匠之专业也。”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一个人,写诗也好,画画也罢,首先要学道。所谓“道”,就是社会历练,就是生活,一个作家,如果不明白社会道理,又怎能和读者讲明道理。当然,有些作家有天生的神力,但我很笨,一切只能按步骤走,不论是当老师也好,还是从事媒体也罢,最终都是生活的积累,都是为写作做准备。
记者:在您的创作过程中,有哪些作家对您产生过影响?如今,您的创作有没有受到哪位作家或者是作品的启发?
张宝君:年轻时,最先学习写诗,中国的,自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了,外国的,也是当时能见到的,也只有普希金拜伦雪莱了。后来学习写小说,读的就比较杂了,比较欣赏的是日本作家和拉美作家,现在岁数大了,反倒喜欢中国传统文学了,如《水浒传》等,感觉这才是大作品,不是谁都能创作出来的。
长篇历史小说《海东青》简介:大辽天庆四年,是大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登基十二周年大典。为了庆祝这一重要节日,大辽国头一年便开始精心准备,其中一项最大工程,便是要组织一万两千只海东青,参加庆典大阅兵。为了征鹰,大辽加紧了对海东青原产地——五国部女真人的盘剥。大辽派出六千银牌天使(监鹰官),深入女真各部。银牌天使到了地方,为所欲为,女真女人稍有姿色,皆得为其陪寝。监鹰总管耶律阿息保,相中金山土温部落长的女儿松兰,命其陪寝。松兰和侍女李代桃僵,被阿息保识破,杀了金山女真部落长一家。逃出的松兰,在师傅老鹰神帮助下,组织部落猎人,巧妙抵抗,杀死御林军,夺取海东青。老鹰神对海东青加以毒驯,大辽派兵讨伐时,金山女真联合其它部落,利用海东青,大败辽军,促使大辽节度使阿骨打,举起抗辽大旗。阿骨打带领2500猎人,对大辽发起猛攻,以少胜多,推翻统治北中国二百余年的大辽国,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见习记者林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