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的《亮剑》句各位,要对《亮剑》原著中李云龙得知赵刚死亡的部分做好心理准备。
请大家保持理性头脑,文明发言!此篇文章也只是表达我对《亮剑》原著的喜爱和尊重,下面说的是电视剧没有拍出来的部分,但读小说的时候都在脑补李幼斌和何政军的形象和声音。其实有电视剧的加成,读原著反倒自带画面声道,非常反对那种原著没拍全而批评电视剧的所谓原著党。自己头一遍读完小说,还是少不更事的时候,也觉得电视剧就是个阉割的产物,但后来再看,发觉电视剧已经在操作尺度下,尽可能地暗示了小说后面的腥风血雨,人物的悲剧走向,尤其是赵刚这个文人出身的军人的理想破灭。
倒数第二集,李云龙与赵刚在北京相会,其实看得出来,这一集的气质,才是电视剧真正结尾想拍的最后一集。真正认真读过小说的人,不应该批评剧集,反而更能明白剧组的良苦用心,在现实条件下,把能做的都做了。
这里就把第29集末尾,李云龙将要离开北京时和赵刚的对话音频放上来,这是剧中两人的最后一场对手戏,也是赵刚在剧中的最后一场戏。结小说的走向,这场道别戏,实际上就是当成两位生死战友的最后诀别去拍的。看过书的人看剧,才会知道这场戏里隐藏的沉重悲剧。
这一场戏里,老李和老赵作别,另一角的田雨和冯楠也说悄悄话,两位知识分子女性最后都追随自己的英雄丈夫而死,在场的四人在书中全都自杀而终,实在不胜唏嘘。
台词原文
赵刚:老李啊,今天我还要上班,我就不送你了,你老兄可要多保重啊。
李云龙:老赵啊,你就别一本正经的,咱们以后也不是不见面了。以后你要是想聊呢,你就过去找我,要是你时间紧,给我打个电话,我上你这来。
赵刚:哪那么容易啊,你是一军之长,怎么能说走就走,丢下部队不管呢。你我已经不是从前了,那时候职务低,自由度大,可现在呢,官倒是越做越大,反倒没自由了。
李云龙:老赵啊,我是真怀念咱们兄弟在一起的那段日子。
赵刚:亲如兄弟,肝胆相照。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指着鼻子对骂,谁也不记仇。那时候战友之间的关系,那是生死相依的关系,是在战场上用身体相互挡子弹的关系。可现在呢,这种战友情淡多了,一座江山打下来,很多刻骨铭心的事情也就淡漠了。
李云龙:什么话呀,现在怎么了,如果打起仗来,别人我不敢说,我李云龙照样为你挡子弹。
赵刚:老李,你一个人能挡多少子弹,谁又能为你挡子弹呢?当年咱们独立团逢敌亮剑,靠的是一股气势,一腔热血,是为国家和民族而战斗。我们的敌人就站在我们面前,我们亮剑,与敌搏杀,剑锋所指,血溅七步,不是敌死就是我亡。可现在,我们坐了江山,高官厚禄,名利双收,我们是不是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要我说,外部的敌人打不垮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打垮自己。那些来自我们内部的,说不清道不明,看不清摸不着,而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东西,这种东西很阴暗,它正在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正义感和良知。【这段台词的尺度已经够大了的,稍有常识的人其实也都知道在讲什么……】
李云龙:老赵啊,你别再说了,以后千万不要和任何人再说起这些,你这种想法很危险,听我一句,行吗?
赵刚:老李,我最近常常在想,难道早期的国民党人,在投身革命的时候,就是为了将来的做官发财吗?恐怕也不是,他们也同样是一群满怀救国救民之志,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但是,在取得政权之后,却走向了反面,当年的理想,当年的正义感和良知,全都踩在了自己的脚下,心安理得地享受起权力带来的好处。他们这种结果,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当然,即便后来发生了很多悲剧,但在大方向上,本朝的自我调整能力还是数一数二的,只是伤心赵刚这种人不幸在这个过程中成了祭品…】
这里给到冯楠的镜头,她也恐怕预感到了赵刚在面对理想与尊严的考验时,会做出的终极抉择,以及自己生死相随的决心。孙俪的冯楠虽然是友情出演,但看到书中冯楠陪赵刚一起自杀明志,也尽是娘娘的样子。
李云龙:老赵啊,情况没那么严重,你多虑了。
赵刚:可已经有苗头了,我们自己要警醒。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李云龙:我听不懂。【这个【我听不懂】,实在是意味深长……】
赵刚:这就是要以史为镜的意思。老李,我是有党性的人,不管将来我有什么想法,我都会按照组织原则,向组织上坦露我的思想。你就不要为我担心了,你也该走啦,要不耽误火车了。【原著后边纹蛤爆发,不愿落井下石的赵刚在大会受批判,终于说出了压抑多年的忧国之思,的的确确向组织上坦露了自己的思想,电视剧的台词已经给出了呼应。】
李云龙:老赵,你多保重。
赵刚:老李,我想告诉你,这辈子能和你做朋友,实在是我的荣幸。
李云龙:再见,老赵。
赵刚:再见,保重。
【这一场戏,有着莫名的永别气氛,实际上在整个和平时期的故事中非常突兀。只有看过书的人才知道,这其实就是李赵二人的最后一面。赵刚整个人身上,已经插满死亡Flag,何政军和李幼斌拥抱时的眼神,动作,都充满了诀别的意味。这场戏就是拍给原著党看的,如果电视剧主创不是认真读过小说,力图尽可能暗示,断然不会这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