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nBlue对《幸运是我》评了9分
#幸运的是我#
刚看完电影,心里很平静。
原本以为影片会走那种感人至深,伤心伤肺的路线,但是我完全错了(连之前准备好的纸巾也都没有用到)。电影被拍得像是个平常我们用来瘙背的杆子,点到即止。几下轻轻的碰触却仍然拨动了我的心弦。故事其实也好简单,阿旭在痛失母亲的同时也被5年未曾谋面的父亲给抛弃了,他没有固定居所,找不到敢雇佣他的人,欠了一身的债甚至无处可去,还被流氓暴打,直到意外遇见了独身一人的芬姨。可是芬姨表面上看起来正常,实际上却患有认知障碍症(俗称老年痴呆),病情也是一天比一天严重。她丢三落四,记性极差,有好多白头发,一个人外出几个小时都找不到回家的路。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无依无靠,可怜兮兮的老人曾经还是个歌女,唱歌非常好听,人也很美很红过,她还会画海报,并且画得有声有色。奈何生病后的她前后判若两人,难免令人唏嘘不已。
人与人是讲究缘分的,阿旭在最落寞的时候遇见了芬姨,这是阿旭的幸运。芬姨也在自己病情严重之时遇到了阿旭,这同样是芬姨的幸运。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地在一天一天的相处中慢慢有了改善。最开始的时候,阿旭仗着自己年轻,总是要比芬姨走得快许多,虽然时不时会回过头看看她,但是会带着一种没大没小的态度,向芬姨怒吼快点走;渐渐地,他虽然走路的速度没有放慢,但是他会主动从芬姨手中接过重物,帮她提东西,再顺带催促她走快点了;到后来,一个下雨天,他亲切地提醒芬姨走慢点,还提出要拉着芬姨的手一起走。这样一系列的转变,都看得我心里暖暖的。阿旭原来是真的把芬姨当成第二个妈妈了吧。
暖心的部分远远不止上面这一点。我还非常喜欢阿旭陪芬姨一起去医院进行检查的桥段。看着芬姨从有点手忙脚乱地回答医生的问题,到因为每天按时吃药,控制住了病情,再到能够稍显从容地回答医生的问题,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阿旭,在一旁歪着头认真看芬姨 的样子,简直好像有一圈圣光照在他身上一样。变得更加温和,更像是芬姨家人的阿旭,很美也很好看。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金句,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是我都喜欢。
发小说过一句“不讲钱,难道讲感情吗?”
这是个什么社会,我们是都已经变成不讲感情只讲钱的社会了?我想并没有吧,因为电影里的阿旭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医治的病人,无亲无故的,却选择留下来照顾她,陪着她慢慢康复。
芬姨说过两个金句“做人,不是你帮帮我,就是我帮帮你。”
“做人什么时候死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死的时候不要让人觉得你早该死了。”
是啊,人与人之间就是应该互相帮助的,今天你帮我装上在厕所高处的灯泡,帮我一起拎菜、找鸡蛋,明天我可能收留你、租房子给你,煮粥给你吃(虽然影片中芬姨想要煮腐皮白果粥结果忘记放大米了),甚至最后把自己的遗产都留给了你。爱是互相的,照顾也是互相的。
关于死亡的这个回答,我尤其认同。生命是一辆注定会有终点的列车,在开往目的地的路上,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有的能够陪你一两站,有的能够陪你三五站,更多的甚至都还没来得及跟你说上一句话,就已经提前下车了。电影中的芬姨其实特别明白这一点,所以当她发现自己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才会对阿旭产生深深的依赖。她害怕自己连死了都没有人知道,她恐惧的问题是所有独居老人都害怕的。她不想成为一个被时代忘记的人,所以她配合治疗,好好吃药,再随后的检查中一级与阿旭的游戏中也表现得越来越好。生命的质量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它的薄厚。
阿旭和芬姨,两人在影片中的互动也很有爱。不是亲生母子的两人却远远胜过了亲生母子。他们会一起上班,一起折纸,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一起谈论起芬姨曾经风光无限的过去。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芬姨在晚年好像有了一个亲儿子,阿旭也好像有了一个亲妈妈。他们彼此取暖,彼此温暖,成为了一对羡煞旁人的亲人。
陈家乐和惠英红都演得好棒,阿旭和芬姨在他们的诠释下亲切得如同我们身边的大哥哥和妈妈。不过临近结局中小月发给阿旭的语音实在有些生硬和脱线了,扣分。最后一幕看着芬姨笑嘻嘻地画着阿旭的头像,接到了阿旭的电话,虽然一时想不起来画到了哪支笔,但是满屏都是美好的感觉,芬姨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她有了阿旭这个好儿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