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必缺,花香必催
因为责任而来,因为完美而去!
这两个人的分手让我看到了不完美的美,在每个人心中,两个人并没有脱离剧情的发展。
叹秀莲
生来皆虚待,
只为补缺来,
秀莲出泥潭,
恶风催玉盖!
秀莲的出现是形势发展、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秀莲是因责任而来,因填缺而来! 少安对润叶的坚持,让孙玉厚陷入恐慌,讓孙家陷入了恐慌。对于孙少安和润叶的爱情,田福堂因贫富差距的原因,对孙少安不断打压,“猪饲料地事件”只是一个警告,而这个可大可小的事件足以摧毁孙家赖以支撑的顶梁柱,所以孙玉厚恐慌了。孙玉厚兄弟必须的表现出政治正确的态度,表现出对田福堂的顺从。孙玉厚以死相逼,孙玉亭陈说利害、循循善诱牵出了孙少安心中的魔鬼:孙少安认为对润叶的爱情是妄想、是高攀、是严重的不对称和无能为力的竞争,之前存在的一丝幻想被残忍撕裂。理智的孙少安知道孤单的孙家需要重获双水村领袖的支持,不然烂包的孙家将难以翻身。而获得支持的条件是远离润叶,远离的润叶的表现就是尽快结婚,是谁并不重要。
秀莲的优秀是出乎孙少安的预期的,中国传统女性的所有优点集于一身:勤劳、温柔、贤惠、任劳任怨、对赤贫丈夫无条件的支持,这一切都让孙少安充满感激,他们的爱情是从感激开始。 在孙家几次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秀莲挺身而出护少安、拉赞助,呕心沥血终于积劳成疾。她是孙家持续经营的必要补充,是少安创业道路上的大靠山,是少安这个农民典型的主要支撑。它的存在让孙少安的感情纠结表现更加饱满,让孙少安的创业成功的理由获得支撑,一个在传统观念里的幸福家庭脱颖而出。
夫妻和睦恩爱、儿女双全、事业有成,四世同堂,这太完美了!这1%的几率不是典型,苦才是生活,99%的不幸才是共鸣,该离去的一定是我们不想失去的,痛彻心扉的一定是我们难以割舍的,也是符合现实生活和情节需要的。
晓霞易失
本是仙娥织就,
遗落人间普救;
看她阳光雨露,
叹她心中悠悠;
该关爱时循循善诱,
该付出时毫发未留;
爱她的心被掏走,
恋她的苦读春秋!
孙少平是一个对未来绝望的少年,肠胃空空每天都是挑战,自卑自尊每天都是折磨,孤单与自尊不能支撑他继续苦读。田晓霞这个天使的出现理所当然她有帮助孙少平的能力、她的每一次出现对孙少平都是一次改变和提升,她引导孙少平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她引导孙少平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劳动创造价值”,他引导孙少平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有思想的爱情才会永恒”,而这些都是那个时期那个烂包的教育体系所做不到的。
孙少平是幸运的,有了田晓霞的支持他才有机会博览群书、思想快速升华。在田晓霞眼里是没有阶级、贫富之分的,她认为思想平等、理想平等,她是作者意志的化身,精神正确。 田晓霞是一个平等精神的传道者,孙少平是一个平等精神的践行者,孙少平通过劳动改变这个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精神正确得到验证,田晓霞功德圆满。 田晓霞坚持“有思想才有爱情”,他不断叮嘱孙少平要不断读书、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因为这是他们爱情的基础,他害怕孙少平会失去自我,屈从于生活而自暴自弃,纵然是那个“掏炭的丈夫”她看到的也是内心的阳光和刚毅。
她培养了一个爱人! 田晓霞之死,路遥在写到田晓霞之死时痛哭流涕,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如梦如幻,甜蜜而令人惋惜。读完通篇,无不为田晓霞的离去而惋惜痛涕,田晓霞注定要离开,她太完美了,月圆必缺之,花艳必催之。
她是通篇思想的化身,着墨不赘,深入人心;他是新思想的传导者,平凡而不平凡,阳光而柔软,她的出现总伴随着转折、光明与希望,纵然离开也因重生。她是孙少平的精神导师,她压抑自己的同情心而转为与孙少平共同进步,因为同情心会伤害自尊心;她压抑自己本可无拘无束的张狂岁月而与孙少平一起野,因为可以抚慰自卑;她收敛自己原本横溢的才华而与孙少平探讨人生并谆谆诱导,让孙少平看到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她尊重劳动和所有劳动的人,她是大师的思想化身,她爱着所有生来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所以她最终人融与水干干净净,思想是干净的,走在她入俗之前。
正如孙少平的书一样,开始是平淡的,结局才是高潮,而这正是田晓霞与孙少平的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