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好莱坞,如果说怪物在好莱坞,只要提到怪物,就会想起吉尔莫德托罗。这家伙从小迷恋怪物和吸血鬼。
尽管约翰·威廉·波利多里创造了吸血鬼,这种浪漫主义英雄和嗜血怪物的混合体,但让吉尔莫从小感兴趣的却是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东欧国家等变种的吸血鬼神话,恐怖传说中这种怪物最残忍的一面。我们在《魔鬼银爪》和《刀锋战士2》里已经看到过了他的兴趣偏好,如今的《血族》终于可以让他尽兴了,从生物学、社会学和神话传说等角度重塑吸血鬼的形象,片中的吸血鬼再也不是供玛丽苏们意淫的性感情种,而是丧失人性的可怕生物。《血族》的原著小说有点像史蒂芬·金的《缅因鬼镇》和贾斯汀·克洛宁的《末日之旅》的综合体,但改编成电视剧,他们并不想照搬小说,而是保留小说的精髓和框架,然后加入新的人物、事件和戏剧冲突,另起炉灶,但三部曲的大体框架还是会被保留在剧集中。这个故事大体是血族在一周之内攻陷曼哈顿,一个月攻占美国,两个月攻占全世界。政府一边用阴谋论的谎言欺骗群众,一边阻碍几位主角的行动,拯救人类最后的希望全靠片中几位主角。
在这个故事里,吸血鬼杀死的第一个人都是他们的至亲至爱,他们的身体在被嗜血菌株寄生之后,最后残留的那点记忆会将他们带回到生前最爱的人身边,生前爱的越深,死后爱的召回也会更加的强烈。第一集首尾就用关于爱的旁白奠定了故事的根基,是爱塑造了我们,它就像一种无法浇灭的饥饿,可以让黑夜更加黑暗,让白日暗淡无光。爱是我们的恩典,爱是我们的堕落。是爱让剧中的角色有勇气去和血族抗争,老头亚伯拉罕是为死去的爱妻复仇,艾弗是为了儿子,诺拉是为了喜欢的男人,墨西哥小哥盖斯是为了母亲。爱是支撑所有角色的信念,是角色成长和性格转变的关键驱动力,同时也是让爱很他们变得脆弱,一步步的失去人性,成为英雄或者恶魔。
小说的第一本就是第一季,故事的节奏很快,也相对简单,相信追剧的观众早就感觉到了。吉尔莫导演希望按照电影的标准来制作,艺术指导、视觉特效、吸血鬼造型和妆容都有他强烈的个人印记,他还负责每一集的色彩校对和颜色编码。比如剧中使用的只有蓝绿色和金色两种主色,被剔除的红色只会出现在现实中的物体上,消防栓、血液或者第一个变吸血鬼的小女孩的外套。同时他还要负责剧集的电影感和故事进度的时间表,主创们从一开始就计划把三部曲的小说划分成五季,规划剧集整体的预算和规模,就像运作一部超长的电影。片中的怪物设计也是完全的电影化,剧集中也解释了血族是如何转变的,从生物学、解剖学和物种进化等角度解释他们在被寄生之后如何变成这种类似于人类的物种,试图让怪物们变得真实可信,肢体结构的造型在恐怖的同时也具有实用性。
近来《真探》和《冰血暴》这样的艺术剧集让观众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刁钻,《血族》这种模式化的剧作模式并不能让人惊艳,它很传统,人物类型的定位也很模式化,比如有性格缺陷、遇到感情危机、需要修复父子关系的主人公艾弗,他的爱恋对象就是他的助手;老头亚伯拉罕是智者导师,他的渊博知识和黑暗经历将串联起古代神话和现实历史,在主人公成熟之后,他可能会死;他的冒险伙伴和盟友就不剧透了,据说会有新的角色加入;对立角色就是血族的魔头,终极大反派,小说中开篇就介绍了它的起源,但剧中会保留到第二季,就像剧集到了现在,它都没露正脸一样,血族的起源也将成为本剧最大的天坑;对立人物就是就是现在的血族代言人,酷似伏地魔的吸血鬼和病危的亿万富翁,这类角色通常只会在主人公冒险的路上制造障碍,他们一般是牺牲品,性格和命运都会发生悲剧性逆转;剩下的氛围人物自然就是那些无辜的市民和越来越多的吸血鬼。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剧集过于传统,过于中规中矩,你是对的,但这剧的优点是它的叙事目的性明确,叙事的进度和节奏很快,故事每一集都在推进,戏剧冲突也在火速升级。在阴谋展开之后,它会与《圣经》故事、堕落天使、吸血鬼起源之书《陨落之光》、古代文明、纳粹历史和切尔诺贝利核爆等众多元素融合到一起,虚虚实实,它挖了一个贯通人类历史的天坑,是一个古代神话里的种族试图重回人间消灭人类,现在剧集中展示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原载于《南都娱乐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