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骚扰# #诗#
电视剧《刺》热播,引起了校园和青春冲突的共鸣。茜茜饰演的“女子学校霸权”张苞成功转移了网络观众对林瑜的仇恨,这也是可以想象的。
简而言之,《刺》讲的就是“女校霸”张蓓蕾长期霸凌“女学霸”韩晓婷,从而导致女学霸失去唯一亲人且患上心理疾病,与此同时又自食恶果被自己找来的流氓强暴,也患上心理疾病的故事。她们把这种在高中年华里埋下的阴影称之为“刺”,花了十年还是没能彻底拔掉。
都说青春是疼痛的,但大部分学生时代的我们所感受到的疼痛,都只在当年奏了效,而今早已烟消云散。剧中韩晓婷和张蓓蕾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创伤,才让她们花了十年还未疗愈?“刺“这个字听着就疼,除了容嬷嬷用针刺紫薇的时候,我们隔着屏幕感受过,想必就是在看《刺》的时候吧。
如果说剧中正派韩晓婷是被拉入深渊的,那么反派才是一直生活中深渊的孩子,她就是外在明媚内在黑暗的张蓓蕾。不同于过往女校霸形象设定的是,张蓓蕾是个看似漂亮灵动的女孩子,乍一看还有点可爱,成天嘻嘻哈哈没心没肺的,换谁也想不到她会霸凌人?她心里有刺?她其实有心理疾病?就像韩晓婷的心理辅导老师说的:“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人,光看表面是无法判断谁有病的,越是开朗活泼的人,说不定就是心理疾病最严重的那一个。”
很明显,张蓓蕾就是心理老师口中所说的的那一种人,她的心里其实有两根刺,一根来自于原生家庭,另一根则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人往往在长大后渴望得到的东西,恰恰是小时候缺失的那部分,用张蓓蕾自己的话说就是:“你们都知道我爸有点钱,却不知道我的真实情况,事实上我除了家里有点钱,别的一无所有。”
在她的回忆里,有一张长长的饭桌,对面是她爸爸和后妈以及后妈生的小弟弟,人家一家三口有吃有玩有笑,饭桌另一边的她只能靠要500块钱买洗面奶来吸引她爸爸的关注,目的就是为了让她爸发脾气,然后她顺势问他一句:“他(弟弟)那车有几个500了,你怎么不说?”即使知道最终会惹爸爸生气,她还是照做不误,由此可以断定这样变相的找麻烦,是处于青春期且极度缺爱的张蓓蕾,寻找存在感的一种方法。
同理,在学校也是,张蓓蕾从不怕惹麻烦,她利用她爸给他的钱,收买了一群小跟班,跟她一起“惹麻烦”,反正不论出了什么事儿,都可以用张老板的钱轻松摆平。这就是为什么她敢长期欺负韩晓婷的主要资本,连她自己都知道也许她霸凌同学根本跟喜欢同一个男孩子无关,心理阴暗的她根本容不得任何美好,要不然她也不会跟她的小跟班柴紫晶一起私下结论:“我觉得打完她,她疼了我们就不疼了”。
很明显,张蓓蕾的父亲严重失职,他不知道家庭里的爱比钱重要得多,也许到她女儿死了他才明白了自己才是女儿悲剧的始作俑者。她本来就没有妈妈,有个爸爸也是形同虚设,即使一夜未归不幸被流氓强奸,还是没能得到一句关爱,而是冷冰冰的:“你不要叫我爸,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次给我惹麻烦”,然后在女儿的哭喊中扬长而去,始终没问过一句她发生了什么。霸凌者固然相当可恨,但那时趴在地上妆发凌乱还叫着爸爸的张蓓蕾,是真的可怜又可悲。试问,要多冷漠的父亲,才会连自己的亲生女儿在小时候被强奸又被强奸犯勒索十年之余都不知道呢?
在张蓓蕾概念里,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在遭遇流氓强暴之后,她仍然选择用“老办法”,连流氓头子自己都知道怎么用裸照和视频从她那里套钱,从几百到几千到几万,最后甚至要到了一千万。而没有感受过家庭温暖的张蓓蕾,长大后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向父亲求助的,她哪怕卖假珍珠粉做奸商,也要自己赚钱自己填窟窿。为的就是自己给自己安全感,但偏偏她用错了方式,不过她也只会这种方式,毕竟没有爸妈老师或者朋友教会她其他方式呀。
他爸教会她用钱解决问题,她自己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张蓓蕾就是用这两种错误的方式摧毁了自己。当发现一切都无法阻止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与流氓同归于尽,真的做到了,就是死也不找他爸了!
为人父母的标准,不止是要为孩子创造多好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并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用金钱概念供养出来的孩子,他的心理是不健全的,千万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下一个“张蓓蕾”!
说到这里,近期同样收视大火的《以家人之名》值得借鉴,剧中李海潮爸爸乃爸爸界之楷模。这部剧与《刺》恰恰相反,光听名字就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