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去朱八家郭子兴处扔军队,郭子兴被远军包围,最后起义军作为远军派来的探子。
郭子兴对元军正恨得牙痒痒,听说抓了个敌特,几乎连审都不审就下令砍掉,但奇怪没听到对方喊冤枉或者饶命。郭子兴(图注)
朱八八当时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以其有限的经历和道行看,应该是彻底绝望,怪自己命不好,横竖是个死,已经没得选,只好认了,干脆不喊天哭地,面不改色。这一点竟打动了郭子兴,他觉得朱八八有发展潜力,不仅刀下留人,还让他在自己身边当亲兵。
朱八八很快就以实际行动证明郭子兴没有看走眼,屡立战功,脱颖而出,深得郭子兴赏识,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即日后青史留名的大脚马皇后)。有了点身份和地位之后,朱八八开始讨厌自己的数学名字,改名朱元璋。
不久,朱元璋发现跟着器量小、难以容人的郭子兴混不出名堂,想离开郭子兴另闯天地,于是请准领兵出征扩大地盘。他带走的人不多,但战场感觉好,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引来24个人主动投奔,其中一个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大将徐达。不久,朱元璋的队伍迅速扩大到2万人,又吸引更多人投奔,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李善长和冯国用[1]、冯国胜兄弟。朱元璋向冯国用讨教平天下之策,国用说:“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仁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2]朱元璋没多少地理知识,但“金陵”两个字在他脑子里扎下了根。
徐达是第一拨投奔朱元璋的人(图注)
郭子兴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死后,朱元璋接过郭的衣钵,统率其部将蛋糕越做越大,于次年4月攻下有“东南财富聚宝盆”之称的集庆(今南京)。朱元璋随即将集庆改名为“应天”,取“顺天应民”之意。此后,他励精图治,稳步实施冯国用为其谋划的以金陵为根本成就霸业的战略,12年后现实果然照进梦想。几百年来,人们审视元末形势,无不赞扬朱元璋以金陵为根本实在是高瞻远瞩。[3]至正十七年(1358年)底,朱元璋攻下徽州,召见名士朱升[4]。朱升献出九字国策,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即加强军备,保存自己;“广积粮”指发展农业,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低调做事,以免枪打出头鸟。朱元璋将这九个字照单全收,此后10年遵循不渝,埋头自强,终于成就帝业。
龙湾之战前夕,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以应天为中心,大致包括今天浙江的大半,江苏、安徽的一小部分。具体说来,东、北两面,已占有镇江、常州、江阴、扬州等地,与其东邻张士诚势力范围鸡犬相闻;西面,已攻下徽州(今黄山市徽州区)、池州(今安徽贵池)、休宁、太平(今安徽当涂)、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与其西面陈友谅势力范围为邻;东南,占据建德、诸暨、衢州等地,与方国珍势力范围相近。对于当时各方兵力,史无记载,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推算,当时朱元璋的兵力大约10万,而陈友谅至少30万。论地盘之大、人马之多,朱元璋不如陈友谅,甚至不如张士诚。
朱升(图注)
朱元璋的“肌肉”还不够发达,但已经让西面的恶邻感到不自在。于是陈友谅率领强大舰队从长江中游进发直捣应天,激起应天城内外滔天大浪,朱元璋顿时感到岌岌可危。陈友谅何许人也?
引文出处:
[1] 冯国用(1323~1358年):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明朝开国大将。好读书,通兵法,初结寨自保,后归朱元璋,劝朱元璋先取金陵以为根本。渡江后掌亲兵,以战功累擢亲军指挥使,后在攻打浙江绍兴之役中,暴疾死于军中。洪武三年追封郢国公。
[2]《明史》(卷129·冯胜传),第3795页。
[3] 明代中期大学士丘浚说:“天下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足食足兵,据形势之要而为四方之极者矣。”(见[明]谈迁:《国榷》(卷13·成祖永乐元年正月辛卯),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93页)。
[4] 朱升(1299~1370年):安徽休宁人,明代开国谋臣。幼年师从新安学派著名学者陈栎,反对蒙古贵族入主中原,不乐仕进,隐居石门,称“枫林先生”。后出山辅佐朱元璋,因向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闻名,被毛泽东赞为“九字国策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