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部名为《平凡英雄》的微电影,全景展示了航空工业沈飞试验飞行所的普通共产党员王勇《射牛,为国家的英雄事迹》。
(微电影链接:【沈飞·光影】《平凡英雄》)当然,作为目光如炬的中国军宅(笑),大家的眼睛全都被电影中作为工具机出现的、给了一大堆细节特写的FC-31型战斗机31001号验证机吸引过去了。一时间在网络媒体上全都是对这架飞机诸多细节的评头论足,且评论内容跟之前一样褒贬不一。因此,今天大伊万决定跟很多大佬唱个反调,就这架飞机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微电影脑补FC-31的现状?
咱们首先唱反调的,是这几天在一部分军迷口中流传的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FC-31战机的宣传片为何全程只有沈飞集团试飞站出镜?”有些人据此脑补称“航空工业北所似乎已经放弃了FC-31研发主导”、“FC-31后续工作已经全部交由沈飞集团负责”、“作为外贸机型发展”。对于这种说法,伊万不得不说这些军迷的演绎能力着实有些厉害。咱就以这部微电影的题材来讲吧,它主要宣传的就是沈飞试飞站工作人员的光荣事迹而不是FC-31试飞的事迹,就事论事地讲这跟八竿子打不着的航空工业北所有什么关系?
而就算是从FC-31型技术验证机(注意是技术验证机)的研发、试制与试飞的工作衔接与项目管理分析,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的那样,“鹘鹰”从项目开始就是航空工业北所主导设计下的产物,无论是从概念设计,到初步设计,再到详细设计,包括做的一些验证试验,尔后设计发图,均由航空工业北所自主完成;
在设计发图后项目进入第二环节,此时才能轮到航空工业沈飞集团闪亮登场,众所周知沈飞集团曾经仿效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先进制造理念,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新机快速试制中心(见2012年时任中航工业董事长的林左鸣视察沈飞新机快速试制中心的报道),该中心的主要任务一是专司制造各型号验证机、原型机,二是在这些试制机型上运用一批暂不成熟、需要验证的先进制造技术与工艺,它可以被称为是FC-31型战斗机的“出生地”;
而等到FC-31被沈飞集团制造出来后,《平凡英雄》里担纲主角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试飞站才能接手,负责组织新机的试飞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试飞站仅仅是FC-31研发过程中三个主要环节中的“一环”,单凭微电影中仅仅出现了试飞站就武断地认为航空工业北所已经“放弃了FC-31的研发主导权”、“转为外贸”,此论调无疑是相当片面且不负责任的。
实际上,根据公开的情况,自2012年10月FC-31的31001号验证机首飞以来,直到目前,该项目依然是航空工业北所主导下的一个主机研发项目。至于这一项目目前进展到了什么地步,从今年巴黎航展的FC-31模型中可以管中窥豹一下。
巴黎航展上的FC-31
FC-31的工艺有问题?
说完了FC-31技术验证机项目目前所处的技术状态,大伊万接下来要唱的反调则是各位读者老爷最关心、诟病最甚、口水最多的老问题:腻子问题(制造工艺问题)。也得益于《平凡英雄》这部微电影拍得确实深入细腻,把FC-31的试飞细节与蒙皮工艺都拍了出来,这几天不止一位大佬在微博上嘲笑沈飞制造的FC-31“蒙皮坑坑洼洼”、“居然还在使用普通的圆头螺钉”、“钣金手艺捉急”,什么过头话都出来了。
对于这些论调,大伊万首先必须得表个态,正如咱一以贯之的想法那样,不管是北方的沈飞还是南方的成飞,不管是北所还是南所,作为航空工业战术飞机领域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最强的单位,都在时刻为中国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这种“抬一个贬一个”、“南北之争”的做法,咱家那是肯定要反对的。
那么,在电影里露面的FC-31型技术验证机真的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制造技术捉急”、“生产工艺落后”吗?说是也是,但说不是也不是。说它“制造技术捉急”,确实,从电影里的FC-31型技术验证机来看,它在进气道一侧(另一侧应当也是)的蒙皮工艺上使用的还是相当普通的凸出圆头铆钉铆接制造工艺。当然,这种铆钉铆接工艺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毕竟现代战术飞机普遍采用全机金属半硬壳结构,全机结构由主梁、桁架、框架结构组成,外部再覆盖金属或复材蒙皮形成全机受力结构,由于航空材料普遍轻薄,且多为特种金属材料,难以焊接在机身框架上,故多采取铆接或粘接工艺,就算是您离近了去看美军的F-22或者F-35,它的表面也一样是铆接工艺;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之前曾经提过,按照著名的杨伟委员的说法,“隐身战机是从一枚螺丝钉开始设计的”,如美军现役的F-22和F-35型战斗机,在相当多的机身铆钉上都使用了特殊的六角埋头铆钉,一可以极大地降低机身气动阻力,二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散射雷达波,获得最佳的隐身效果。FC-31型战斗机的31001号验证机使用的还是相对早期的凸出圆头铆钉铆接工艺,起码在进气道两侧的隐身性能上咱们是不太乐观的。因此,说FC-31的31001号验证机在制造工艺上确实没做到尽善尽美,在某种意义上问题不大。
FC-31原型机的作用与工艺
但是,咱们从一开始提到的,就是FC-31是“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什么是技术验证机,指的是在某个项目正式立项前或立项后,为了验证这一项目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分系统的技术可行性、技术成熟度、技术运用效果,而有针对性地制造出来用于进行某几项技术试验的验证机。典型的比如歼-20型战斗机在正式出原型机之前的2001号、2002号两架验证机,美军F-22型战斗机出原型机之前的YF-22技术验证机,包括日本现在这个不知下文的“心神”也是如此。
YF-22技术验证机
从FC-31项目目前已经披露的情况来看,北所的验证项目集中在了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验证这一项目的气动可行性,也就是“咱们可以设计出一架隐身战斗机”来;二是通过这一项目验证部分先进的制造工艺,如在之前的公开报道中曾经提过的“3D打印机身框架”、“增材制造技术”、“一体化复合材料机背蒙皮”等先进工艺。至于配套的航空电子与火控系统、隐身细节上的优化,并不在FC-31的31001验证机的验证范围内。
因此,即使是从效率最高、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角度来考量,FC-31使用较为成熟的圆头铆钉铆接工艺在大伊万看来,属于典型的精打细算,先攒出来个验证机再说。这种做法没什么可黑的;同时,在使用了铆接工艺的情况下,被铆钉固定在机身框架上的蒙皮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结构应力,再加之飞行中受到的动压,蒙皮产生一定的“橘皮效应”,离近了看上去自然就会显得坑坑洼洼的。
这种情况纯属正常,有所不同的是看谁怎么处理了,比如美军就在F-22和F-35型战斗机的机体表面抹了厚厚的“腻子”(其实是多层特殊涂料加隐身涂料,在口盖或接缝处还要粘贴柔性材料密封),腻子抹厚了自然也就看不出来了。FC-31型飞机由于还处于技术验证机状态,在表面可能只涂覆了防锈底漆和黑色的面漆,并没有抹上厚厚的“腻子”,那看起来自然就显得不太美观一些了。但是这些伴随着后续制造工艺的改进与涂装的完善,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嘛,毕竟以沈飞目前的制造工艺来讲大伊万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君不见歼-16的制造工艺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共青城制造的原版苏-35SK了吗?
其实,说到底,大伊万在看到《平凡英雄》这部电影后,就一直有一个问题忍不住想跟大家说:为何沈飞这么多年来,放在公开场合宣传的一直只有这一架“1.0版本”的31001号验证机,在之后出现的那架明显经过了巨大改进、使用了全复合材料蒙皮的FC-31“2.0版本”不仅从来没有在沈飞或北所的宣传镜头前出现,甚至连试飞了这么长时间连一段清晰的视频或照片都没有漏出来?
以上这些问题在一些人看来是用来抹黑的素材,认为FC-31早已终结了(相信今天的留言区就有很多)。这些都不重要,大伊万能找到的最近的新闻是今年7月份《中国日报》采访FC-31总师的文章,也许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