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成仁、孟,为了得到意义,只有他的正义,所以对仁说。
读圣贤书后学了什么?现在从此以后,薛几乎没有什么羞耻的事了。
——文天祥
说到中日之间这场八年战争,世界史上也有明确定义,那就是日本单方面发动的侵略战争。说到战争的目的,利益固然是第一的,但最本质上,是小日本觊觎我中华文化。我们的北邻、宇宙缔造者、大韩帝国,也只敢从我们这里搬搬东西而已,而日本,这个我们曾经的学生、如今的东邻,居然妄图登堂入室,做起我们的汉唐美梦——四海威服、八方来朝。
做这个梦的底气就是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国力猛增和日本人骨子里的偏执,这一点,就像汉奸小黑的心态:我比蒙古人和满族人继承了更多的汉文化,凭什么我不可以?
是的,它想——自称“中国”——成为亚洲秩序的主导者。
所以凡到一个地方,不论是中国大地,还是南洋诸岛,它的主打口号都是“文化共荣”。
可惜,这个小日本还不算一个好学生,它从中华文化里学到的,永远只是皮毛。
所以,它不能懂。
世间最令人动容的,不是耶稣最后的晚餐,而是长沙城中胡家早餐桌上的这对母子。母亲古稀,儿子也已知天命。明知儿子要去赴的,是一个死亡的邀约,母亲还是捧出了已故丈夫最好的华服,鼓励儿子要体面。他们平静交接,东篱泪流满面。
胡长宁固然有着知识分子固有的软弱怕事,平时的他也许做不到“捐躯赴国难”,但他骨子里更有着中国士大夫“视死忽如归”的固有气节,你看,这一天早上,长沙城才下过晨雨,看起来是清新的一天,胡长宁在这一天,穿上父亲留下的长袍,从容赴死。
这是全剧的高潮。小儿女的恋情,只是我们看剧的视角。胡长宁的赴死,才是《战长沙》的核心。
一段字正腔圆的老旦清唱,唱出的是满门忠烈的荡气回肠,顾清明,你岳家的这份恩情,需要你顾家世世代代来敬仰了。
十奶奶,她是所有伟大的中国母亲的代表,面对这么一个形象,所有观众都觉得可亲可敬。这样的母亲哺育出来的儿女,怎么可能是孬种?日本人懂得切腹自杀,却永远不懂什么叫“取义成仁”,因为它一向是个狭隘的民族(我的台湾朋友芬说,她觉得日本人会绝种在日本自己手里。芬的洞察力一向很精准,而东篱看着日本曾经最自豪的家电业和汽车业的没落,对芬的话,深以为然)。十奶奶的博大胸怀,日本人不会懂的。
1944年夏天,胡家人在家门口送走了湘湘,一步三回头的湘湘,也许是预感到了此去即永别。是的,对她的很多家人来说,此去,即永别。
刚刚亲手埋葬了金凤,亲眼目睹父亲举身赴难,推门看见上吊的奶奶,藏身时听见妈妈去世,再见到秀秀依然被觊觎,胡小满在那一瞬间成长,他手中的子弹不足以表达他的满腔愤恨,汉奸小黑的死法,还可以再悲惨些。温和的中国人的血性,日本人,你不会懂的。
方先觉是通透的人,他未尝没有钻营之心,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把人性摆在个人荣辱之上,在坚守衡阳47天之后,选择了弃城投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日本人,你不会懂的。
胡老太爷,一辈子守护胡家,曾经称王称霸,曾经短视,曾经妥协,却在最后散尽田粮,选择了与胡家祠堂共存亡。畏天地、敬祖先,中国人写在血液里的家族密码,日本人,你也是不会懂的。(说到这一点,东篱多嘴一句,崇拜儒家重视血脉的日本人,学到的,永远是偏执,前几天,凤凰网说日本有一百多对夫妻,因为丈夫无精而让儿媳用公公的精子体外受孕。这么疯狂,难道不是灭种的先兆?)
所以,放高利贷的汪老板、公子哥儿胡小满、愚忠的胡小秋,很多很多只想一辈子安逸过日子的小老百姓,他们不是顾清明不是方先觉,却也拿起了武器,因为他们终于知道,对付豺狼,只有比它更凶狠才行。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日本人,它不懂。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热烈地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