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虽然未完,但前八十回中却处处伏笔,曹公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梦境、诗词、故事以及我们看到的大量脂批等提前交代了众人以及贾府败落的结局。
比如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比如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比如元春之死,这些红楼之中的大关节,大关键处,都暗示了整个家族由盛转衰的命运。
贾府之所以能够“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不能不说是托赖祖荫,是荣宁二公“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
纵观整个贾府,真正科举出身的,只有贾敬一人,这一点,在秦可卿死后贾珍要为贾蓉捐官时已经交代,说贾敬是“乙卯科进士”,其他如贾政、贾珍等人,则都是世袭官爵,并非科举出身。
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即如果你自己不够努力,只靠祖宗坐吃山空,早晚都会把家败光,这也就是冷子兴说的贾府“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所以,红楼梦的一开始,贾府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贾府毕竟开始败落了,再怎么“金玉其外”,也无法掩盖它的“败絮其中”。
古人喜欢说皇恩浩荡,说白了就是伴君如伴虎,皇帝高兴了,赏你个官做,让权倾朝野,显赫一时,天下推为望族。皇帝不高兴了,一道圣旨,锁枷下狱,把你百年基业抄的干干净净。政治风云,波诡云谲,圣心难测,尤其像贾府这样已经根深蒂固,靠祖荫庇护才得以世受恩宠的贵族,最怕的就是太监传旨。
这一点,从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一回可知,原文: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由说“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又说“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
贾政等人为何会“唬”?贾母等人为何会“慌慌不定”因为他们自己心里没底,不知道是喜是悲,无论来什么,他们除了接受,除了认命,别无选择。
由此种种可知,贾府的恩宠已经快要到头了,他们赖以满足虚荣的祖荫也将失去效用,因为宁荣二公对贾府子孙的败家,也早已看不下去了,他们的在天之灵早已表达了这种不满,他们终于决定不再庇佑这些不肖子孙。这一点,在那一年的中秋节,表现的最为明显。
原文第七十五回,回目的上半阙为: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这里的悲音,即是指宁荣二公之灵。贾府的祠堂设在宁国府,贾珍因贾敬之死,不宜过中秋节,一家子就准备十四日晚上聚一聚,没想到这个晚上,贾政却遇到了鬼。
原文:大家正添衣饮茶,换盏更酌之际,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悚然疑畏起来。贾珍忙厉声叱吒,问:“谁在那里?”连问几声,没有人答应。尤氏道:“必是墙外边家里人也未可知。”贾珍道:“胡说。这墙四面皆无下人的房子,况且那边又紧靠着祠堂,焉得有人。”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槅扇开阖之声。
贾珍等人酒后听到有人长叹,又无人答应,且这声音传来的方向紧挨着贾府祠堂,想来自然令人惊悚,难道是祖宗显灵?但曹公紧接着一句话大有深意,说“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不细读,是根本无法品出这话的深意来的。
我们可以想见,在此之前的贾府祠堂,荣宁二公之灵的确时时在这里,庇佑着贾府子孙,尤其看到子孙无一继业者之后,还曾显灵托警幻仙子引宝玉入梦,要他“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但这一年的中秋节,贾府败亡之兆已现,荣宁二公也自知回天无力,对子孙继业再也不抱有任何希望,因此看到贾珍与众姬妾欢宴时,长叹一声,终于离开祠堂,那一阵穿墙而过的风声,莫不是荣宁二公之灵?
庚辰本在这里有一大段脂批:未写荣府庆中秋,却先写宁府开夜宴,未写荣府数尽,先写宁府异道。盖宁乃家宅,凡有关于吉凶者,故必先示之。且列祖祠在此,岂无得而警乎?凡人先人虽远,然气运相关,必有之理也。非宁府之祖独有感应也。
也就是说,这是荣宁二公最后一次显灵,提醒子孙贾府气数将尽矣,长叹之声莫不是在警示后人,及早醒悟,早作打算,退步抽身?荣宁二公之灵的离去,恰恰预示着贾府的祖荫已经耗尽,再无可托赖,想此时宫里的元春也早已失势(通过前文王熙凤夺锦之梦,太监搜刮钱财可知),等待贾府的,将是抄家败亡,子孙离散的悲惨结局。
可悲的是,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没有醒悟;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没有醒悟;就连这次的荣宁二公不得不亲自显灵,贾府子孙依然没有醒悟,原文:次日一早起来,乃是十五日,带领众子侄开祠堂行朔望之礼,细查祠内,都仍是照旧好好的,并无怪异之迹。贾珍自为醉后自怪,也不提此事。礼毕,仍闭上门,看着锁禁起来。
贾府众人对这各种提前上演的悲兆并无半点察觉,就连贾赦、贾政等人,也无可奈何,贾母眼明心亮,但年老体衰,再无心过问儿孙之事,乐得颐养天年,给自己处处找快乐,故也撒手不管。却不想,贾府的悲剧,已经渐渐地来了。那时候,荣宁二公早已看不到,也许贾母、元春也看不到了。
可悲贾府,百载过后,一切富贵荣华,转眼成空,就像第一回里说到的“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