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风俗与过去大不相同,但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历程和文化的传承性来看,我们可以从熟悉的风俗习惯中找到古代留下的传统遗迹。
成人礼也属于习俗的一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它在这一时期只是单纯的与生产有关,即劳动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后来,随着生产力势不可挡的发展、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和习俗也随之改变。
成年礼的执行,标志着一个人的人生阶段从一个时期过渡到另一个时期,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中西方成年礼的对比中却可以看出它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一个是告别童年,另一个是永远的少年。
一、沿袭两千多年的中的成年礼
关于成年礼的研究,可以从现有的习俗或文史、文物中去了解。与习俗相比,文史和文物可以更加形象、直白地将成年礼表述出来。不过,从时间维度上的比较来看,习俗固有其优长,它本身即带有古代习俗的痕迹,是古代成年礼习俗曾经存在过的一种反映。
因此,同一种文化中的成年礼的分析,必须以时间轴来区别,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代和现代。
(一)中国古人的成年礼
这里主要讲述的是很有代表性的汉族成年礼。在古代的汉人中,加冠是成年礼的重要标志,是区分孩童与成年的中间线,如《礼记》中强调:“夫礼,始于冠”。
加冠之前,孩童与“成年人”之间的区别是头发的扎别形式,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就有“黄发垂髫”的人物描绘,“垂髫”指的是还未进行成年礼之前的孩童。
那男女性该如何进行成年礼?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中就做了规定:“丁行冠礼,女行笄礼”,即行冠笄礼后,孩童方能变为“成年人”,他们的发式也将改变。
至于加冠的年龄,其实一般都会有出入。《左传》中记载,“文王十二加冠…成王十五成礼”,而周礼对于成年礼的要求要往后一些,规定“二十弱冠”。
整个成年礼以男性为主,也以男性的最为繁杂,仪式和要求非常多。在《礼记·冠义》中就非常详细地描绘整个成年礼的过程,它规定:“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先“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以礼义备”;然后“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最后成年礼才算完成。不过,这些礼仪在执行时,并非只言片语那样简单易行。
冠礼于祖庙中进行,换衣服、修发式、加冠和宴请宾客。其中,加冠是核心,共有三次更冠和改变发式,依次是一加缁布冠,二加皮弁,三加爵弁。它们各有深意,分别代表着首领、军士和祭师的身份,完成礼仪后,他们均可参加和扮演这些角色。
后人又在加冠的基础上添加了“加字”的环节,即成年人不仅有名,还有字。南梁人萧子范在他的《冠子箴》中就记载了择日、筮宾和贤者命字等的成年礼环节。
周代也有关于女性成年礼的文字记载和规定,参与仪式的一般是贵族中的女子。周礼规定,女子在订婚后出嫁前即可举行笄礼,且年龄要比男性的早,一般是十五岁。这里的“笄”指的是一种发簪,即女子将自己的秀发梳成秀美的发髻后,主持笄礼的主持人将发簪戴与女子的发髻上,成年礼就完成。
(二)成年礼在现代中国的形式
我国现代无论是汉族或少数民族,成年礼与古代的都大为不同,汉族不再继承周时沿袭下来的成年礼,少数民族也淡化了成年礼的仪式,有的直接就没有了。在我国大陆,现代成人仪式起源于90年代,发端于上海地区。
在当时,成年礼并不为绝大多数的家长所理解,组织成年礼的主体是各地的媒体、学校和共青团委等,各种活动和形式都不统一。
直至1994年后,这个集体性的成年礼才在全国流行开来,各地区的活动组织任务都落到了共青团的身上,如1995年,浙江团省委在杭州的青少年宫广场,为年满18周岁的青年男女举行了“千人成人宣誓仪式”。
这些仪式不再有男女之别,形式也不再那么复杂,男女共同参与成年礼,整个流程都是一样,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成年礼参与者一般都是共同宣誓和参加一些象征性的活动,活动结束,典礼也就结束。
它标志着青少年转变为青年,享受成年人的权利、担当相应的法律和义务。总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仪式完成后,男女孩童都告别了童年。
二、中西方成年礼文化的比较
西方的成年礼与中国的一样,都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成长起来的。与我国有所不同的是,西方注重的是集体性的仪式,且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性的活动,参与仪式者需要离家出走、独立生活、接受磨难和回归这四个过程。
(一)特殊的西方成年礼文化
很多人以西方社会流行的“成人礼舞会”作为西方人成人礼的一个重要标识,亦称其是他们进行的一种成年礼仪式。
有学者认为,成人礼舞会来自英国,并且在最初的时候只允许年满18岁的少女参加。她们在舞会上会被郑重地介绍给女王,并因此而获得参加舞会的资格。从侧面的角度来分析,这一些舞会只是贵族之间进行联谊和相亲的工具。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成人礼舞会在法国得以流行,如香水巨头“巴杜屋”的公关经理安德烈·塔博就牵头组织了由众多少女参加的成年礼舞会。但是这些仪式并没有被社会所认可,1968年法国爆发左翼风潮后, 很多人给它标上剥削阶级象征的标签。
从舞会的参与者来看,现代西方的成年礼算是女性为主,是一个集体性的活动。仪式的功能显而易见,参与者经过洗礼之后,便被认可为成年人,也因而具备了社交、联姻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的条件。
以男性为主的成年礼并非如此,它沿袭了西方人众多的传统。瓦尔拉莫夫所著作的《傻瓜》是西方成年礼文化的一个浓缩,它描绘了一个青少年是如何进行成年礼的,又是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后,才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的。
《傻瓜》与其他西方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一样(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等),人物的主角都经历了离家出走、独立生活、接受磨难和回归的洗礼,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成年礼。
接受洗礼者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度过了青春期的生理转折、变成了一个成年人,但是他们经历的是一场未完结的成年礼。
(二)中西方成年礼的差异
在集体和个体方面的差异。在中国古代,成年礼一般都会只在个人的身上完成,集体性的也有,不过没有个体的突出。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由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如君王成礼,女儿出嫁等就不能进行集体性的成年礼。
《左传》中记载,鲁襄公九年(十二岁)“冠于成公之庙” 。虽然古时的中国和西方一样,都建立起了一小部分的学校,但是家庭或家族的活动仍然是社会活动的主要部分,因此学校无法举行集体性的成年礼。
集体性的成年礼多在家族中进行,李连杰版的《霍元甲》就有这一个画面,纵是如此,个体的成年礼还是远比集体的多。也是由于中国向来是重礼之邦,《礼记》就强调:“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礼仪和礼节对于中国古人来说,是所有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个体身上的成年礼仪固然要细得多,其礼节的复杂程度和程序的多样远比西方的多。
西方的社会结构和环境与中国的大不一样,所以成年礼的进行也有所不同。我国很早就实行了君主专制,国家的细胞由家族和家庭组成,对于君王来说,国亦是家。《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中就形容了家国的关系,“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西方则不然,他们很长的时期都处于邦国制或庄园国家,非常强调和突出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讲求个人的独立性,所以个体的成年礼往往是在磨练中完成,是心理的成长而不是一个象征性的仪式。
他们的集体活动和个体自由程度要比我国的多,各个不同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社交是他们活动中的一大特色,因此出现集体的成年礼舞会亦不足为怪。
在文化含义方面。我国古代所流行的成年礼既包含了人生转折的一个仪式,也包含了权力的托付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默许。如君王只有进行了成年礼之后,才能够正式地接受上一代帝王所传下来的权力。
西方的则不然,他们的成年礼是在生理出现变化之后就开始的,并且这一个仪式的过程相当的漫长。尽管是君王,也没有一个正式的成年礼,他们接手权力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开启了仪式。所以两者比较之后可以发现,中国的成年礼是告别童年,西方的则是永远地留在青少年中。
三、总结
我国和西方的成年礼在古代的时候具有不同的含义,内容和形式也天差地别。我国强调的是仪式感和礼仪,通过了洗礼之后,接受仪式的孩童将转变为成年人,他们也被允许接受某种权力和参与成年人的活动。
西方的成年礼的形式则淡了一些,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完成整个成年礼,既是身体上的一种成长,也是心灵上的一种锻炼。
进入现代之后,无论是中西方哪种成年礼,其形式和内容基本都相似,都具有一定的仪式,都标志着孩童转变为成年人,且需要参与社会的建设、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