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电视剧《庆余年》 11月末开播,郭麒麟饰演的范思吉虽然不是主角,但特别引人注目。
电视剧仅更新至第6集,范思辙就承包了80%的笑点。作为范府的正牌公子,范思辙傻傻楞楞,一出场就上演了追着他们家账房先生满院子跑的戏码,家中下人对此已经见怪不怪,原来范思辙常年都在“追”账房先生,不为别的,只为要钱。经过长年累月的“锻炼”,账房先生竟也练就了一副好身手,总能成功躲过范思辙。
范思辙“放鹰逐犬、吃喝嫖赌一概不沾”,唯独对钱情有独钟,却不知道自己要钱干嘛。后来,范闲替他找到了答案:他们的父亲范建是户部侍郎,掌管天下钱财,因为崇拜父亲,所以范思辙下意识里希望自己能帮到父亲,也希望能得到父亲的欣赏。
当镜头切换到房外,范思辙跪在地上一边拍打着自己的腿,一边冲母亲傻笑,等父亲出门跟他说“起来”时,范思辙先是一愣,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确定父亲的意思后,站起来给父亲作揖。
有所触动的范建问他“无缘无故地让你跪了这么长时间,你就不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范思辙却说“肯定是又做了什么事,让爹不高兴了”。
被范思辙的这句话,莫名戳中了泪点。
孩子是如此地信任父母,即使遭到了无缘无故的体罚,他们都坚定的相信爸妈没错!可作为父母,我们又做了什么?
孩子无条件爱父母,父母却仰仗着这种爱,在行使霸权。
02
很多人都会羡慕范思辙,因为他的父亲是户部侍郎,家里有钱又有权,可是,让范思辙身处可怜之境的,恰恰是他这个位高权重的父亲。
在范建眼中“一无是处”的范思辙,也有着过人的才华和天赋。他请范闲吃饭时,无意中发现小说《红楼》的市场前景,得知哥哥范建能够背出此书,立马计上心来,一边盘算着如何营销,一边计算着成本利润,还设法说服范闲和他“合作”,和平时那个傻愣傻愣范思辙判若两人。
范建评价范思辙,“商贾之术,财务筹算,范思辙有天赋之才”,可这些在他父亲看来,都不是什么正道,父亲对范思辙的评价却是“文也不行,武也不就,成天游手好闲,简直是一无是处”。
虽然母亲柳氏对他疼爱有加,但是,柳氏在潜意识也认同了丈夫的观点,觉得范思辙一无是处。而且,从前几集看,柳氏多少有点不靠谱,智商颇让人着急。范思辙的不着调,正是继承了柳氏的基因。
“一无是处”便是范建和柳氏一厢情愿给儿子贴的标签,正是因为这张标签,蒙蔽了范家人的眼睛,从下到下都接受了范思辙一无是处这个“事实”。
而因为对父亲的尊重和崇拜,范思辙也接受了自己“一无是处”的标签。缺少父母的鼓励和认可,孩子成长路上就会少很多动力。
03
想起来《红楼梦》中的贾政,仅仅因为贾宝玉在一周岁时,“抓周”抓了“脂粉钗环”,贾政就一口断定‘将来酒色之徒耳!’从此对宝玉少了几分喜欢,多了几分厌恶。不管宝玉做什么,贾政都能往“酒色之徒”联想。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明明宝玉题的匾额、对联都要比门客们的更好、更生动,贾政还是要故意打压他,全程没有好脸色。
出了大观园,没有贾政的指示,宝玉不敢乱跑,只好跟到书房,结果被贾政看到后,又是一顿训斥:
“你还不去?难道还逛不足!也不想逛了这半日,老太太必悬挂着。快进去,疼你也白疼了!”
这种态度,全然不像是父亲对儿子,更像是路人对“酒色之徒”的嫌弃和厌恶!
其实,宝玉并非酒色之徒,他人品好,待人真诚善良,都是值得肯定的。可是,这些优点贾政根本看不见,每次都是抓着他“喜欢粉脂”、不学无术、喜欢”淫辞艳赋”等“小辫子”,大做文章。
致使宝玉交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听到父亲找他,就额头冒汗,不知所措,莫名紧张。哪有父爱可谈?
当然,宝玉缺点也有一大堆,比如没有阳刚之气,不敢担当等,但是这些,恰恰是因为缺少父亲的陪伴和鼓励,自暴自弃得来的。
04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在《活出全新的自我》中写道:
最好的教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备两个这样的基本特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挫的时候,支持他。
可是,多少年来,“严父慈母”才是中国家庭的标配。因为母爱,大部分母亲都能抱持孩子的一切。但是,“严父”却习惯性对孩子进行打击。
孩子发展好的时候,打压他,美名其曰“戒骄戒躁”。孩子受挫的时候,训斥他,以显父亲权威。
然而,如果孩子从小受到这种没有理由的打压和训斥,很容易就认可了父亲对自己的评价,以为自己真的不行,做事缺乏自信,久而久之,真如父亲所说,一事无成。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那么,一个好的父亲,应该胜过100个优秀的校长。
好的父亲,不应该是高高在上,而是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多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与鼓励和赞美,孩子一定会比你想象中的要好。因为父亲的陪伴不但让孩子有了更多自信,还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智。
所以,作为父亲,请主动卸下自己的偶像包袱,去靠近、了解自己孩子,去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用抱持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孩子定会用加倍的爱和尊重来回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