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必须先展示一下我自己的历史观。
1、 对文献可靠性的认可,比如说县志之类,如果有旧本佐证的记录采信,如果没有旧本佐证,我则不会采信,如果你非要以那种没有旧本可证的文字作为证据来驳斥,我不理会,因为彼此不存在论理的共同基础,不如对牛弹琴;我九五年教生物兼地理的时候,地理杂志有文章还说在拉丁美洲的印第安地区还挖出一块有武当字样的石碑,来猜想美洲大陆是从亚欧大陆板块分离出去,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亚种呢!说黄飞虎从白令海峡过去还有点边,而武当石碑就没边了。武当是哪一年才有的字样?那印第安人必是在有武当之后过去的。分析历史需要逻辑思维。
2、 认可可靠的文字与实际存在的工艺或工艺痕迹也是有区别的,毕竟文字是对实际生产的描述,它经过了另一个人大脑的观察、分析、加工,再用文字表现,本来就可能存在与实际状况的误差甚至相反;所以有时同一历史记载会出现不同解读;
3、 观察社会民间生活习惯、群体偏好和生产方式在当今的存与否、表现形式、完整完善程度,是退化了还是进化了以及不同方向上的应用与关联等等;
4、 再将上述事实存在放到历史中去进行分析、寻找关联的可能性,或者还原。
5、 实际经历人的叙述与描述,是为辅助证据。
第一部分 湖红的历史渊源
第一章 湖红工艺从属于传统安化红茶“冷发酵”体系
湖红在解放以前,就叫安化红茶,“湖红”过去是安化茶厂的一个商品名,因为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安化红茶的原料取自于安化县的湖南坡而以“湖红”命名,所以,“湖红”不是湖南的红茶的统称,曾经仅仅是安化茶厂的一个商品名称,在陈秋生当时的年代,做过全注册,工艺流程及产品特点,包括汤色在内,都做了完整的描述。那个年代没有彩色照片,当时用红色颜料着色,档案存于商务部下属的某个机构里。
湖红的初制加工工艺就是安化传统“冷发酵”——即微生物发酵工艺。
湖红的工艺来源是清朝以来,在安化酉州的红茶生产厂家(茶行),湖红的加工工艺是一个在安化民间传统红茶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起来工艺;湖红的加工工艺是量产化的传统安化红茶加工工艺;湖红的加工艺艺是最为完善也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传统红茶加工工艺;湖红加工工艺是有百年以上渊源、并且累积了百年以上量产化生产经验;湖红加工工艺是在大厂里由活体完成经验传承、到现在为止无间断的一种工艺。湖红产品曾经是英国贵族杯中珍品;湖红产品一直是出口产品,从未在国内占有过较大市场,它的特点鲜为国内人所知。
湖红工艺体系的历史渊源:
“每临新 茶上市,茶农莅临,茶商云集,桃源、新化等县乡民 涌入县内谋茶生计者达五、六万人。时东坪、江南 等茶 市 热 闹 非 常,贸 易 旺 盛,有‘小 南 京’之 称。”[安化县志[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P281]。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刘凤文调 查:“安化有经营厂家 125 家,内红茶号52家,黑 茶号73家。”[安化县志[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P282]”
那么,酉州曾有红茶茶行38家,超过全县红茶茶行数量的三分之二,是红茶生产与销售的最大商埠。这些茶行中,有些是中介,中介获利甚至微,而且,出口产品中的高端产品,并不是农户所能生产,有些茶行就有自己的初制生产系统。比如“兴茂隆”加工的红茶,就交与华安茶厂销售,为了产品的稳定和茶行的效益,迫使有初制系统的茶行会将技术经验优良的茶工留下来,在本茶行本族内完成代际传承。
比如,后来收编到安化茶厂的茶叶培管与精通六大茶类制作的茶叶初制工人王谐初,手工扁茶一直是安化茶厂的“贡茶”(茶厂老工人叫“礼品茶”)。他的师父就在华安的本族先辈,所收徒弟有三个,全为同姓族人,最后由王谐初养老送终。陈秋生的师父也是华安的师傅。
再来看华安茶厂:
“……现仅存花湘茶厂、华茶产销公司、华安茶厂、大华制茶厂与省农业改造所安化茶场、国营中央信托局贸易处砖茶厂等廖廖数家而己。”[湖南经济(一)[J]1936(11)P49]
这个厂能坚持到解放前,它的实力值得思考。
先看它的管理与技术实力,1950年年底组建安化茶厂,它的管理和技术精英几乎全部来自华安茶厂:厂长黄本鸿、生产厂长刘本保、财务陈腾寿、仓储与物流调度戴翘楚、审评陈秋生、培管与初制王谐初,以及彭先泽,都是原华安茶厂的对应岗位。
再来思考一下华安的社会实力,这么长的水运路程,水匪没有?我小时候听过“排古佬”故事,走水运得有他们相护。在酉州有一种传说——华安茶厂实质上是杜月笙的产业,黄本鸿是为杜月笙工作;财务陈腾寿的亲老表是许文强,而许文强是杜的第一门生。这么一联系,也有点道理。
杜的实力及与各党派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除了黄与彭——据传此二位是因为与戴笠有某种相关,而其他收编人员在历次运中都不曾受过半点委屈。以华安茶茶厂基石组建了安化茶厂以后,一直生产出口茶。茶叶初制传承在王谐初与陈秋生在临近退休的前十年才开始,而且不是由厂里指派,传承人王建文仍然健在,且制作的产品性能稳定,能达到当年留在商务部的样本标准。
所以,湖红的加工工艺不同于民间的是,它有一百多年在大厂里形成的量产化生产经验的积累与传承,至今没有间断过;它在高端出口产品的要求下,对工艺要求更为严格;同时也迫使师傅们在传承经验的同时不断地寻求完善;它的产品最具有稳定性;因此成为整个安化红茶工艺体系中工艺最为完整、产品最为稳定的一支体系。
第二章 安化红茶工艺的起源
红茶的起源,有些地方有文字记载,有些地方没有文字记载。但不等于有文字记载的地方一定是最早的起源地。原因之一,可能是本身就没有记载,像陆羽《茶经》所载,在地域上就有局限性,不达全国各地;其二,可能原本有记载,而旧本散佚、致无可考从。在安化,就连黑茶的记载都还是从他处的旧本获得。所以不要以为一个县必须得有可靠的文字记载。
当年,我认识一个工业职中的老校长,邻居,参与编《工业志》卷。我问他,“安化这山沟沟里以前有什么工业”。老校长说有的,现近代有。我又问,古代有没有呢。他说“那不也是这么写?”
另一个编其它部分的老乡,是抽调的有文字写作能力的干部。我问,“你们这么大搞编志,未必有人手和资金到全国考证文档、资料啊?”他说:“还考证?好多东西都没有。”我问他“是散佚了还是根本就没有呢”,他说,“哪个晓得哦?反正到我们手里没有啊。”我追问“那怎么编?”“不也是这么编?”我至今都记得他当时的那个神态。我大笑“反正你们会写,摸脑壳就是罗。”
安化红茶工艺的起源,市面上流传的故事,并不存在旧本详细记录由谁带过来、带谁过来,仅凭无旧本的文字记录臆造而已。我的观点是,当我们无法从旧著中去寻找踪迹的时候,就得回到生活实际与历史环境中去观察、调查与考证。
安化红茶工艺的起源,并无文字可考。我从有关历史文字的描述;茶叶加工工艺与加工工具密切相关,工艺从简到繁、工具从无到有以及普及的发展的历史逻辑;发酵食品产生年代远远先于发酵茶的历史文字记载,可以说有人类便有被动发酵食品的存在;以及用我多年来对安化民间的生活习惯、食物喜好、微生物发酵工艺在多种食品中的完美应用;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安化红茶工艺在本土(人)发现、发展并完善的可能性。
一、 文字所载的“渠江薄片”的初制是安化红毛茶还是安化黑毛茶?
如果说最初的出口红茶是以紧压茶的形式出现,薄片也可能是红茶紧压的可能。但据相关文字记载及传承人口耳相传,出口红茶从来没有以紧压茶出口过,都是用箱子装盛。自明末清初,红条茶一直是以散茶形式销售。其包装是锡板,当地叫“椽板”,踩“椽板”的师傅叫“椽匠”,将锡踩成薄片箱子,放进枫木箱里,再盖上锡板焊死缝隙,封上枫木板钉死,枫木箱外面再包皮纸,皮纸外包一层红纸,刷上“末头”,再漆上光油(桐油加入陀参熬制而成),这种包装,就算在长江或大海里翻船,里面也不会进水。这种口述,符合历史与事实逻辑。
我有一个观点:所有被陈放或后期被炭化氧化的茶,都归根到黑茶中去。初期被作为绿、白、黄、红的茶,在陈放后都应该是黑茶。但没有陈放前,是对应的归类。因为,十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寻找“黑茶”的国标,甚至花了一百多元下载过一本食品的国家标准的书,也只找到紧压茶的国家标准;也就不难理解行业解读以绿茶紧压的“青砖”被列入“黑茶”类的理由了,或许黑茶其实就是“紧压”茶的一个行业内称谓。这样反推上去,唐朝时期,安化的团茶和渠江薄片也应该归入黑茶类。以此类推,无论毛茶是黑、红、黄、白加工工艺,只要紧压后,都要归入黑茶类。
如果出口红茶被紧压成砖,那它的特性已经改变,应该称为黑茶而不是红茶。如果"渠江薄片油硬苦",正好与一千年之后的出口冷发酵红茶特征"干茶乌韵油黑、叶底较硬、味苦而涩"相吻合。
回到935年,毛文锡在他的《茶谱》里所记的安化黑茶的特征:“其色如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呢?五氧化二铁的颜色,即铁锈色、暗红色。这正好与安化“冷发酵”红茶的颜色的叶底相吻合。安化“冷发酵”红茶产品,除了清明以前的叶底红得鲜艳一点,只要气温上升,时底就是暗红色。
再来推论一下“烹之无楂也”。毛们吃茶是用的什方法呢?是像现在这样的工夫泡法吗?如果我说是“抹茶”,或是弄成末煮呢?好像后来的李清照们喝茶是这样子做。如果这样做的话,要达到“烹之无楂”的效果,鲜叶的採摘标准就得比当今的黑茶高,至少得在三叶及以下。
在安化,三叶及以下的鲜叶,如果在初制过程中先蒸或炒制后,再发酵,能不能出现“其色如铁”呢?我用了十年收购一芽一叶至三叶一芽的茶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没有后期的氧化过程,根本不可能改变色性。就算加上后期氧化处理,叶底也不是暗红色;只有在初制中用红茶工艺才能做到。
也许有人会说,他看到的或许是安化到处都有的紫叶鲜叶呢?这正是我要厘清的问题,如果有人来回答最好不过了。毛文锡的文字里有说产地多猛兽,多蟒蛇。确实,湖南坡在七十年代老虎还吃掉了几个人呢?政府还派了专业的打虎队来打虎(这些故事我以后慢慢讲)。至于蟒山烙铁头(蝰蛇)现在都还有呢,在七十年代,那些地方的茶园要先在四周洒上雄黄粉才能开园采摘。他毛 文锡一个跟着皇帝混的书生有胆量有机会有工夫跑到这要命的深山老林里来看茶园吗?既然如此,毛文锡所记的是安化红茶呢还是安化黑茶?亲爱的茶人们,自己去理解吧。
二、 茶叶的加工工艺与加工工具密切相关,安化红茶工艺的历史早于安化黑茶的历史
茶叶的加工工艺因时间的长度而积累经验,在新工具的催化下产生质的飞跃。生产工具的发展决定了白茶、红茶、黑茶出现的顺序。为什么我在这里只提白而不提绿呢,因为绿茶可能与黑茶同期出现。
神农时期是母系氏族时期,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尝荼以后,茶被人类认知并利用。如果人们在野外见到茶叶时,没生病也采回家去是有可能的。结合这个时期的生活方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要将茶炒熟是不可能的事情,很难想象,当绝大多数食物,如粟都得生吃半生吃的时期,还有能量资源将茶叶炒熟了来吃。那时的茶应是自然干,应该算白茶,这是我的观点,茶的干品最原始的类别是白茶。后来,人们在偶然情况下,发现将茶叶揉搓以后,性状会不同,带给人的感觉体验愉快而被人们保留该操作并强化,形成了最原始的红茶工艺。
如果说,在秦代甚至之前已经存在茶马交易,那么就有了量产要求,在当时没有量产化的干燥条件,如砍大量的柴要工具也需要劳力,而当时恐怕这二项都不够;到六、七十年代,云南都还保留着晒干这种原始的干燥方式。靠自然的太阳来干燥,被动发生“湿渥”操作,而它的新的功能性优势被发现,“湿渥”工艺就被保留了下来,在需要这种工艺所制作的食品的地区,这种工艺得到经验累积与发展。
而且,如果把《封神榜》里“酒池肉林”也当历史来看,在商朝就有了发酵食品。以我的理解,食品发酵是一种被动发现的的食品加工工艺,应该有人类就有发酵食品的存在。因为发酵菌的主打菌种乳酸菌和酵母菌是动植物体内自带的菌种。咱不说那么久远,说秦汉时期发酵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应该不离谱。
而秦汉时期,贵族们还在使用青铜制品,铁制品优先满足军事和农具,恐怕不大可能用于制作茶叶制作食品加工工具。那时的百姓还在使用陶制品。制陶也需要能源。如果用陶品蒸炒,陶品在高温下易破。在劳动工具有限的条件下,砍烧制陶品的能源、蒸炒茶叶的能源在当时的工具、劳动生产力条件下,有没有可能大量获取能源的条件呢?更何况当时的政权还有这样那样的劳役征用劳力。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煮饭的砍柴火是大事情,也是花时间的事情;九十年代初来安化的时候,安化的山上到处光秃秃的。有烧山耕作的原因,有木材外运的原因,更有百姓煮饭取暖砍掉植被的原因。所以,我认为在秦汉时期出现绿茶的可能性不大。而红茶不需炒制工具,自然晒干无需另取能源,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条件,可以有量产化。后来当工具得到一定发展,可以满足蒸制紧压,以减少运输中的人力成本,延续到唐朝仍然在用红毛茶制作紧压茶,又有什么理由呢?
从935年所记,到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为茶置县。随着置县,政府进驻管理,安化的茶叶交易量进一步上升。而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一个朝代,这个时候的冶铁技术已很成熟,铁制品不再只限于优先满足军事和农具,也进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具中。铁锅的普遍使用满足了杀青要求的工具;砍柴用的刀具更普遍,获取能源的条件进一步改善;杀青之后,能将更粗老的茶叶揉捻、发酵。之后,出现关于黑茶的文字记载,甚至有明初关于茶马交易的轶事版本。这难道是巧合而不是工具促进茶叶加工工艺发展的证明吗?
随着炒制工具普及,在保留原始白茶工艺的地区发展成了绿茶或青;而在安化,由于当地人们对“湿渥”食品的功能性的要求,“湿渥”工艺被保留下来,由红茶发展成了安化黑茶,而红茶则由于商品化程度低的原因被沉淀到民间的自饮茶制作中。
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安化黑茶不是由绿茶发展而来的呢?
一是因为在安化民间,任何嫩度的茶在制作中都有“湿渥”操作,只是因为嫩度不同,时长不同而已,其目的是增加茶汤浓稠度和刺激的感,以满足安化人的重口感偏好;二是因为“湿渥”后的茶叶里微生对人体益处;三是因为铁锅的利用并不能令人们在短时间内对发酵工艺中的菌体的生长环境获更完善的认知,并依据认知采取更完操作程序并累积大量的操作经验,将茶品特性得以稳定,只有在长期并大量的操作积累中才地有量变到质变。此点在后文将有详细阐述。
在我将这个顺序做个简图,以便理解。
为什安化红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进入市场,而安化黑茶却主导了茶马交易市场?
红茶因为不杀青,靠生揉,采摘标准高一些,不能采得太粗老,制作成本高,且达不到茶马交易量产需求 ;也可能因为当时还没能突破去掉青气这一瓶颈,市场认可程度低。但并不代表这种工艺在民间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安化民间,本地制作的红茶同样有陈放再饮的习惯。它作为民间自饮品在民间存在并延续下来,像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黑茶,市场上不存在,但民间也存在。
在这里插叙一个黑茶嫩芽茶工艺在民间存在的事实。这是十几年前,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向我讲述的嫩芽茶的制作方法。用她的方法制作的嫩芽茶的茶干乌黑油亮。老人家在描述时对自己的手艺成就感满满。而她与我老外婆家住一村,我也得到过表舅母送给我的嫩芽茶,外表与她描述的一样。市面上的芽尖是低级产品,产品属性肯定与这位老婆婆的不相同,泡出来的叶底和汤色有差距,后者偏向于青茶。老婆婆的工艺要达到市场产品的要求,还需要一些细节处理,但绝对是从鲜叶到成品的一次成型,我师父教过我处理细节。
这个事实,是否可以作为在红茶没有复兴以前,它的工艺以粗放的形式和民间自饮茶品,仍在民间有保留、有存在的侧面证明?
三、 当地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当地人的口感偏好、饮食习惯和食品加工工艺。
因为安化是山区,湿气重,喜吃辣以去湿,导致口味整体偏重。那同样,对茶叶的口感要求也偏重;安化民间制作“绿茶”工艺有“湿渥”过程以增加茶汤的浓度;而安化红茶与黑茶,以微生物发酵以后,都增加了茶汤浓稠度。并且同一种工艺不会仅仅只运用于一种食品,会在多种食品中有体现。而微生物发酵工艺我现在能找到且在工艺上能够完美运用其核心原理的有三种当地食品:安化红茶、安化黑茶、羊角塘黑腌菜。这三种食品在当地人的生活应用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益养肠胃。黑腌茶更被当作治疗肠胃病的良方。
1、安化红茶、安化黑茶、羊角塘黑腌菜都是以微生物发酵为核心,并且通过一些工艺细节体现出当地一些人把握了发酵的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与习性,在实际操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这三种食品获得人们的认可的程度高。安化红茶以1915年的金奖和一百多年以来大量的出口数据即是证明;安化黑茶的市场就不用多讲了。而黑腌菜,虽然没有进入市场,同样上口不忘。而且,以我对三种食品的制作工艺的掌握和分析,这三种食品的核心工艺就是同一种微生物,因为生活习性相同。
2、这三种食品除了上述讲的增加浓稠度、香气,更重要的是满足养肠胃的功能。从红茶进化到安化黑茶,除了增加了杀青,还保留了发酵这一重要的工序,说明在当地人们的食物体系中,人们对该工艺的目的要求是满足功能性,而非感观体验。微生物发酵的结果就是培养某种对人体肠胃有益的益生菌。同时,安化红茶后来在出口需求下,产量和工艺在短短三十年达到巅峰程度,又反过来佐证几微生物发酵工艺在民间食物体系中应用的历史很长,工业的发展只有在量的累积下才能会有质的飞跃,发酵工艺也不可能例外。
专业的人士就该可以从下面这个故事是找到安化黑茶、安化红茶、黑腌菜三种当地食品在微生物发酵上共通的生物学原理,反正我是在我跟师学了湖红制作以后,悟到了。我在二十五前就学会了这种工艺。每年家时制作黑腌菜,洗、晒凋、切碎的工序都是我做,蒸制由婆婆完成。在世纪初我将它的破壁程度要求与黑茶的破壁要求做过对比分析,在得不到黑毛茶制作工艺的完整传承的前提下,以解决黑毛茶造色中的通病。
做黑腌菜必须取青菜最粗老的部分,比红茶的茶青老很多,比红茶萎凋更干。有一次做黑腌菜,我公公有这么一个细节:当时,我切好坯,踩箩以后。我公公拿着一根木棒,不停地在箩筐里杵打。我说,“我踩紧了的,不要打了”。我公公说,“不行,不打紧会发烧”。他打了好大一会之后,告诉我,“我钉得崩紧的了,不会发烧了。”
3、按理说,同一种微生物在茶叶、萝卜叶、杂菜叶在这种发酵过程中或制成成品后,某些物质也应有相同。那为什么只有安化红茶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与羊角塘黑腌茶相类似的气味?我猜是因为二者在发酵前都是生的,没有经过高温炒制。花青素在被该微生物分解前,没有发生在高湿高热下的酚类分子裂变与挥发,物质被分解后,二种食品里留下了相同的酚类分子基。
四、安化红茶自参与贸易以来,一直处于工艺输出的地位,而不是泊来。
我再讲讲祁红、建红、宁红、滇红、英红与安化红茶之间的关系。如果你们认为我讲得不对,可以拿出证据来驳斥。滇红的创制就不用说了,冯先生与我师祖王谐初、陈秋生是同时代的人。并且,与我师祖陈秋生私交甚好。冯先生在安化从事茶行业十二年才去云南创制红茶。祁红,在六十年代,由安化的刘姓师傅去改进工艺,其后代二位,生活在上海。英红,去进行技术支援的是安化茶厂的技术精英,从初制组到成品生产的三个组,每一个组都有精英被派过去,我师父王建文是派去的初制精英,捞筛大师傅去的是。
桐木关的烟薰小种,大约在1975年春季,我师祖王谐初带我师父王建文去支援技术。在那里做了一个月。那时桐木关的茶树品种虽叫小种,实际上是叶稍圆的中叶种;而类似如今的小叶种当初叫福建茶。当时就是阁楼下面烧柴火,上面烟熏火燎。我师父将茶叶搬出阁楼。他们还怀疑这个毛小子的技术。师祖嘱咐他们不要插嘴多言、插手乱动,否则毛小子撂摊子他可没办法。他们为了得到技术,好吃好喝招待,派了女孩子浆洗衣衫服侍他们。制作时还让他们的茶工在旁边看着,回安化时,给师徒每人一褡裢茶叶为谢。
而且,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每年福建有几十人在安化茶厂学习。有一年我师祖陈秋生恶作剧,将一盘茶用炭火加热发酵,摆在外头故意让福建人看到。
宁红,虽然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事件,或可有江西的原始工艺自赣随人而入,在此发展融合。但从安化黑茶最早记录于宋史,早于明史填人事件,可以排除安化红茶工艺从江西泊来的可能性。至于从四川学来就更不可能,生活习惯和生产工艺会随人群而迁的话,也只有从安化向四川输入工艺的可能,工艺的输入方向不可能与人类群体的迁徙方向相反。
再论广东商人拿着英国人的样品,带着师傅到安化来找茶、教茶的故事中的逻辑谬误。从广州出口可能吗?运力是头等大事。首先要看看地图,分清楚东南西北,从资江旱路南下到湘潭,再北上又回华容入洞庭,绕一个大圈可能吗?为何不直接自资江而下?再说,旱路到湘潭,先到梅城需一整天,再经高明、巷子口、宁乡,再到湘潭,要走多长时间?把脚走瘸好了!按那个故事说的,从广州出境, “一骑红尘妃子笑”,累死多少匹马?爬山过坳,非几粒荔枝,而是成批出口货物!是准备累死人、还是累死马?难道人不值钱,马也不值钱么?
再看陆路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清代,资水的水运能力有多牛逼?湖南在汉口有几个宝庆码头?运力有多大?能养活多少人?关于这些我不讲,自己去查!
清末,英国人的船只能到的内河港就是汉口!舍易求难,舍廉求贵,舍近求远。原来英国商人是这么做生意,这么赚钱发财的哦!真是太有才了!
就像高城的茶到江南靠马驼,忘了还有火排子的故事!况且,商品的流通(贸易)与工艺的存在,并不可能同时出现。一般情况是先有物后有易。
第二部分 安化茶厂的红条茶技术在全国和世界上的地位
红茶出口的包装,不是以砖的形式,这是传承人口耳相传传下来的。以“砖”的形态面世的,并不是红条茶,而是以茶末等制作的低等级茶。
如果是在清末,红茶被英国人看上,安化始有出口,至1989年订单脆断的100多年间,安化红茶的工艺流程与细节一直处在不断的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一代代的累积经验并传承。
如果说1937年在东坪、酉州等地有红茶行53家,根据皮学军所写论文(因为他的文章都具有出处与页码,且都在上个世纪出版),那么开战之前,茶行的数量应该比这要多;另一文说有八十余家,虽没注明出处,二者结合,基本可以采信。在出口红茶中,安化红茶曾占比湖南出口红茶的九成,这是旧本《湖南经济》所载。
1902年至1915年的出口数据,有出处,可以采信,五个数据,有四个数据大于十万担。那么,解放后安化茶厂年产15至20万担出口红茶,内销红茶8万担,完成利税九千多万元——这个数据应该在商务部,因为安化茶厂改制前是央企。这个数据可以采信。
有人说世界上一流的红茶技术在安化茶厂,我更正为红条茶技术在安化茶厂,因为安化茶厂生产红碎茶的历史不长,并且只做了几年,就将业务交给了邵阳茶厂。首先我们来看它的技术来源。至1936年,全县只有花湘茶厂、华茶产销公司、华安茶厂、省农业改造所安化茶场、国营中央信托贸易处砖茶厂等几家。1937年开战,能坚持到1949年前的会是哪家呢?
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
1、 为什么新中国组建安化茶厂会选址在酉州?会不会是因为一直以来,酉州是出口红茶生产的最大基地?是不是可以佐证一下酉州曾有红茶厂(行)38家的说法?也就是说,酉州的红茶技术力量雄厚有迹可遁?
2、 为什么在1949年12月,陈腾寿和戴翘楚二位坐轿进安化,来参与组建、建设安化茶厂?一位曾在华安管财务,一位管仓储与运输。除了采买来自涟源最大的锅厂老板,安化茶厂的首届管理和技术精英几乎全部来自华安茶厂!厂长黄本鸿(老板)、彭先泽(茶学专业)、刘三保(监工)、陈秋生(评审、拼配、红茶初制)、王谐初(培管、六大茶类初制、手工扁茶高手)。为什么华安茶厂有实力运营到解放前?而且拥有如此多的精英人才?有一个传说,华安茶厂的实际老板是杜月笙,黄本鸿实际上是替杜老板在安化办事,却入了戴笠的笼子,或因此才与彭一同送命。陈腾寿是许文强的亲老表。而且在后来的运动中,这些元老都没有受过任何委屈。(彭后来被平反,黄资料不全)1950年公私合营时,关起门来算了3个月账,据说当年此行茶工除了获得工资以外,还能获取分红。
3、为什么在安化茶厂之内,曾经有一个民国的博物馆?一些土特产样本与那个1915巴拿马金奖奖杯和奖牌都在其内。
4、为什么安化茶厂一开始有驻军大约八十多人,一直到1968年才撤军?而且安化茶厂的保安里有曾经的游击队员。前二任书记张应安、张应元都是南下军转师级干部?为什么安化茶厂里的医院比县医院还牛逼,当县医院还不能做手术时,他们厂里的医生能做手术,郭医生、孙医生、田医生都曾是国军的大校、中校军医?
这些说明什么?我个人认为,这说明民国时期,华安茶厂的生产技术、管理与营销能力是安化的翘首。据说,当年兴茂隆的红茶也是送给华安茶厂外销。同时又说明,安化茶厂之于新中国的重要。(也正因为如此,“安化茶厂第一厂”与“第一安化茶厂”这个名称,到底是怎么在改来改去,也可以思考一下曾作为央企的逻辑。)
其次,我们来看它的设施与发展状况:
1、安化茶厂组建投产就生产出口红茶,在安化除了安化茶厂,没有第二家茶厂具有红茶出口权。茶叶实验场必须到安化茶厂借“末头”才可以出口。在安化之外,可以独立参加秋交会和广交会,由厂里下订单的除了安化茶厂,还有谁?
2、安化茶厂最早拥有自己的发电厂。
3、安化茶厂有自己的模具车间,有铣床、车床等机械设备;有维修车间和专业的维修人员。工具的改进与改良,依据生产需要,由厂里的一线操作工人提出建议,画图打模,再交由县外的茶叶机械生产厂家生产。成品茶生产车间四个组别的机组,从一到五楼,安排合理,是生产根据需要,由本厂几代工人们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出来的。
4、安化茶厂比县消防队先拥有消防水车。
5、安化茶厂的干燥设备在干燥机出现之前,已经完成量产化干燥,其方式为间接热源,既能保证大量生产,又保证茶叶不会因为干燥而吸收木炭里的异味。
6、在产量方面,安化茶厂每年出口红茶15至20万担,内销红茶8万担。最旺时曾向中央缴纳利税九千多万元。
7、安化茶厂曾自有茶园基地128亩,年产名优茶及绿茶10至80担,红毛茶最高时180来担。从初制到成品一条龙的工艺完整且不断在完善。
8、安化茶厂曾有自己的实验室和人员,开展育种、培植、生物防虫、新茶品开发等茶学研究。
9、在七十年代中期,全省十三家茶厂、三个实验场(楼关、衡阳、君山),去楼关实验场切磋,安化茶厂拔得头筹。
10、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先后派技术员去祁门、桐木关、英德传授技术,改良当地红茶工艺,且福建每年都派出几十人呆在安化茶厂干什么?
11、每年与全国、国际都有茶样交流,茶样由本厂初制传承人亲自完成。包括斯里兰卡,仅样茶室一项的电费开支都十来万元。
12、只有安化茶厂每年打制的标准样茶和国际交往样茶需要交到外贸部(后来是商务部) 留存,没有存在湖南省茶叶公司;湖南省茶叶公司只留存省内安化茶厂以外的其他茶厂的标准样。而且,“湖红”当年作为“全注册”商标,产品标准描述包括照片都用颜料涂色交到了商务部。
13、礼品茶、国际交往样,以及指定出口产品都在厂里完成初制。商务部曾经用冷藏车从贵州运鲜叶到安化茶厂来完成初制。如果对其他茶厂的技术满意,又何必运到安化这个大山里来加工?
14、安化茶厂的初制量产能力不用怀疑,曾有过一天完成五万斤鲜叶的任务的历史。(七十年代中期,在下面各茶厂揉捻后,打包回安化茶厂进行发酵和干燥。)
15、初制技术活体传承无间断,王谐初的师父曾经在华安,到收编时年岁已大,由王谐初养老;陈秋生年纪与王谐初差不多,其师可去陈炳南那考证,是否曾在华安。因为华安组建时,陈正是学徒年龄。
以上说明什么?说明安化茶厂产销二旺,为国创汇,地位重要。也正是由于产销二旺,才有更多的生产实践经验,才更有机会和条件将技术发展并日臻完善。同时也说明,完整的红条茶初制工艺只有安化茶厂具备,乡下各厂不具备。
第三,为什么安化茶厂之外,技术难以完整传承?
当技术精英被安化茶厂收编以后,外围的技术人员可能不再从事红茶制作,或者被派到乡下基地初制场去工作。因为是集体生产,在初制中某些细节被抛弃。尤其是干燥,都以晒干为主。而且如果在发酵中出现问题,影响的也不是一个人的利益,这也导致一些原先拥有技术的人失去上进心,不再求精,不再追求细节的完善,甚至出现“新工艺”,为了求快出现用塑料布捂、用晒太阳来加热发酵等。
从上述的数据和事实也可以看出,安化茶厂是安化拥有最完整的技术传承与生产的单位。无论量产还是技术,它是湖南的大哥,而湖南又是全国的大哥。所以,基本上可以下结论,世界一流的红条茶技术在安化茶厂。
红碎茶出现以后,一度占有绝对比例,它的制作工艺与安化传统红条茶技术在原理上有区别,拥有完整的传统红条茶技术、制作经验丰富的传承人只可能在安化茶厂。所以,安化红茶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茶叶发酵工艺体系,工艺起源于安化原始居民,且在安化发展、完善,并向外输出。而“湖红”是安化红体系里一以在大厂里完成了百年以上传承,工艺最完整、产品最稳定、产品标准最高的体系(在全国红茶体系中唯一一个符合国际标准、样本交由部级管理)。
第三部分 “湖红”长什么样?
按安化茶厂当年交给部里存档所描述的标准是:条索紧凑、乌韵油亮、汤色玫红(带紫色性质的深红)、香气纯正、口感饱满、回味甘甜,且有着色照片存档于外贸部(商务部)。这是出口标准,谁可以随便更改?
如果说不肯承认这个标准,一定要样茶。我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可能能查询的线索:安化茶厂当年每年要花费电费几十万保存的样茶里除了国际交往样,难道没有他们自家的标准样本?如果他们厂的已不在,曾经交给的外贸部和商务部的样本是不是存在?当年邮到斯里兰卡的国际交往样也没有了?大客户立顿公司也没有留存条茶样,而只有红碎茶茶样了?据说美国的芝加哥图书馆有相关安化红茶的记载,里面有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果实在不信,现在安化茶厂还有一个当年制作样茶的人活着,可不可以请他做 一款出来给看看,当年的湖红长啥样?
湖红的冲泡方法:
必须用沸水闷泡头泡,将茶叶里面的物质激发出来,香气和滋味才能溶解到茶汤里。茶水比大约为1:20。每次出汤以带紫性的玫瑰红色为标准出汤色。可以做调饮,冷喝更甜。实在不能喝浓的,也可以掺淡了喝,味道甜。
第四部分 湖红未来何在?
湖红是一款受西方人喜欢,也适应中国人的茶类,按标准色出汤,西方人喜欢,很受在西方生活过的人和国内年轻人喜欢。
(本刊综合,作者唐淑闺,系王建文湖红传承研究所弟子,可溯源第四代嫡系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