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中国是中华历史上罕见的混乱和黑暗时期,在此期间,不仅外敌虎视眈眈,国家内部也在推挤,地方豪强想在动荡的中国占有一席之地。
当时的东北就是这一国家形势的代表,富饶的东北地区被日本和俄国觊觎已久,两国也屡屡派遣小股部队和特务来刺探和作乱。另一大情况就是地头蛇横行于东北,政府根本无力剿灭只得任其发展。
清末社会样貌
当时的乱世中,东北地区更是一个强人辈出的地方,而这其中张作霖绝对算得上是一号人物。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致使中华大乱,清政府自顾不暇,内忧外患之际沙俄抓住机会趁机侵占东北,而当时的盛京将军不战而逃,这一下让东北陷入到了一片混乱之中。
乱世出英雄,而张作霖就是在这个阶段起势,当时他在赵家庙地区组织了保险队(大团),负责起了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不久后又进一步壮大。当时张作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随后张作霖的势力日渐加强,不过张作霖的本质仍然是土匪武装。
杜立三
当时东北像张作霖这样的土匪还有很多,而且不乏强于张作霖的势力,而其中一人就远比张作霖实力强悍,他就是被称为晚清第一通缉犯的杜立三,杜立三其人早年比张作霖更加的出名。和张作霖类似,杜立三在1900年于辽河两岸开始办巡捕局,开辟自己的根据地,将今台安县黄沙坨镇和辽中县朱家房镇一带定为根据地,向当地百姓收取饷银。子承父业的杜立三可谓年少成名,他的起势在于他杀死了辱母仇人,自此继承了帮会,成为少年黑老大。
杜立三出身打家劫舍,当时每年10亩地需交饷银两块大洋,比国税还重,所以早年的名声非常之差。但是他收取饷银之后也没有全部用来挥霍,他也曾下令维修辽河河道,这或许是他在百姓心目中被称做“好汉”的原因所在。当时辽河有三条支流,无人治理多年,常常洪水泛滥,杜立三下令将其中一条截流,至此由辽中境内到台安县韭菜台共几十公里的低洼地势,变成沃野良田。
俄国军队
造福一方也在一方作威作福,但是杜立三在民族气节上绝对算得上是一条好汉。当时沙皇俄国借口三国干涉归还辽东半岛,把日本赶出辽东半岛有功,攫取了由哈尔滨通向旅顺的筑路权,而辽河当时是一条重要水道。沙俄在向东北南部扩张中,俄国和杜立三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于是杜立三开始屡屡和俄国人作战,落下了一个“包打洋人”的称号,指的就是他多次打击俄国人蚕食中国的势头。在多次战斗中杜立三先后打死三十多沙俄兵,打伤上百人,迫使沙俄军队退回辽阳。这使得杜立三名声大振,“包打洋人”的绰称因而传播开来。沙俄兵也十分惧怕杜立三,他们之间常以“出门遇上杜立三”来诅咒对方。
徐世昌
随着杜立三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实力也迅速膨胀,这让当时的东北总督徐世昌非常忌惮,于是徐世昌想了一跳毒计,那就是让土匪们自己火拼,当时徐世昌手下正好招安不久的张作霖一伙,于是徐世昌就把处理杜立三的任务交给了张作霖。
精明的张作霖当然不会选择去和势力强大的杜立三火拼,于是他把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找来,一起谋划,决定诱杀杜立三。当时张作霖先以结义兄弟关系,派人向杜立三贺喜,佯称奉天总督府派员来向他招抚,给他的官位比自己还高,请他速来新民拜见委员,筹备晋升事宜。面对张作霖的请求,当时杜立三认为前往新民的风险太大,凶多吉少,很可能是张作霖设的圈套。因而他没有答应张作霖的邀请。
张作霖
当时张作霖见杜立三不来,就请杜立三的同宗叔父杜泮林出来说劝,当时张作霖用花言巧语将杜泮林接到新民府,重情相托,并引见徐世昌派来的委员,证明确是招安。张作霖说:“我和立三都是绿林朋友了,我现在归附官府,有了一个好出路。
面对这样的情况,杜立三选择了去赴宴,结果宴席结束后,杜立三刚走出门口,就被突然从外面冲来的几个大汉按倒,其中一名大汉手起刀落,将杜立三杀死。一代枭雄杜立三当场殒命。虽然是土匪出身,但是杜立三也算是抗击外辱的民族英雄,结果死于诡计之下,难免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