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埃特鲁斯坎人埃特鲁斯坎是昌人。
杜康健
根据古罗马的传统文献,最古老的三个部落是Tities、Ramnes和Luceres。
这些部落不是区域性划分,而是部族氏族性的划分。每个部落分为10个库里亚,全罗马分为30个库里亚。每个库里亚都有1000个士兵和300名骑兵。这些部落在塞尔维体制出现以前就存在。这些部落不是人为划分的,而是根据不同氏族的历史传统形成的。Tities部落属于萨宾人的。Ramnes部落属于拉丁人的。Luceres部落属于埃特鲁斯人或阿尔巴人的。古罗马最早的三大部落属于氏族性质的组织。它们与古罗马的库里亚大会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对于古罗马具有民主性质的库里亚大会制度,西方学者都不清楚以十进制为基础的库里亚制度的来源。古罗马的部落和库里亚制度都是以十进制为基础的。古罗马的传统文献所提到的最古老的民主制度就是库里亚民众大会。一些西方学者,如Francescode Martino等,认识到库里亚民众大会制度先于罗马城邦共同体而存在,并且是具有“宪法性质的行为”。(薛军译《罗马政制史》第81页)但是,至今没有人说明古罗马部落和库里亚组织的来源。
古罗马埃特鲁斯堪人Etruscan也称第勒尼亚人Tyrhenians或称第勒塞尼人Tyrseni,来自吕底亚Lydia地区。吕底亚人旧称牧羊人Meionian。吕底亚人的名字是后来因为国王阿泰斯Atys的儿子吕都斯Lydus的名字而由牧羊人改称吕底亚人。在国王阿泰斯Atys当政期间,牧羊人的一部分改名为吕底亚人。而另外一部分人随着国王阿泰斯Atys的另外一个儿子第勒塞努斯到达意大利而改称第勒尼亚人。在玛涅斯的儿子阿泰斯王执政期间,吕底亚全国发生了长期饥荒,持续达18年之久。国王决定将全体国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移居国外,一部分继续留下。抽签移居国外的人由国王的儿子第勒塞努斯率领南下到达意大利地区。第勒尼亚人也称埃特鲁斯人,或埃特鲁斯坎人,也译为伊达拉里亚人。意大利地区的考古发现证明,埃特鲁斯人是东方人,从海上迁徙而来。最早的定居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从公元前700年开始对意大利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叶民、王敦书:“伊达拉里亚人起源考”,《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
吕底亚人来自古代中国的羌人。Meionian,即牧羊人。Meion是汉语牧羊的上古音。牧的上古韵为幽部,上古声纽为明母,上古声调属上声。羊的上古韵为阳并部,上古声纽为喻母,上古声调属平声。牧羊二字连读即为Meion,其发音如羊叫声。牧羊人即羌人。《说文解字》曰:“羌,西戎,羊种也。从羊儿,羊也声……西方羌从羊。”《广韻》、《小尔雅》曰:“羌,发语端也。”“羌,发声也。”注:“羌,楚人语辞也。”羌人也称牧羊人。羌字在甲骨文中从羊从人。羌羊同音,互相通假。羌人在甲骨文卜辞中也称羊人。羌人与戈基人打仗时在颈部系羊毛线为标志。在商朝甲骨文卜辞中涉及羌的记载达937条以上。其中记载用羌人作牺牲达7750人。为祭祀商的先祖大甲、祖乙,一次就解剖400羌人作为牺牲。羌人在夏朝期间就不断移居西方。在商朝政府的打击下,羌人后来大规模地快速移居西方。
吕底亚国王世系表明,赫拉克勒斯家族源于赫拉克勒斯与雅尔丹努斯(Jardanus 也称Iardanus)的女奴所生的后裔。赫拉克勒斯生阿尔凯乌斯,阿尔凯乌斯生拜鲁斯,拜鲁斯生尼鲁斯,尼鲁斯生阿格隆。赫拉克勒斯家族掌握王国权力后,国王的王位就一直是父子相传,直系相传。从阿格隆到米尔苏斯的儿子坎道列斯,总共统治了22代,500多年。坎道列斯为了炫耀妻子的美丽,让达斯基鲁斯的儿子居基斯偷看妻子的裸体,最终导致自己被妻子与居基斯合谋杀害。从此,吕底亚的王权从赫拉克勒斯家族转移到摩姆那德斯家族手中。
居基斯登上王位也是因为得到德尔斐神庙女祭司皮西亚所传达神谕的支持。神谕同时也预言居基斯第5代子孙将受到赫拉克勒斯家族的报复。达斯基鲁斯生居基斯,居基斯生阿尔迪斯,阿尔迪斯生萨迪亚特斯,萨迪亚特斯生阿尔亚特斯。阿尔亚特斯生克洛伊索斯(Croesus)。居基斯攻陷米利都、斯密尔纳、科洛丰后,继续统治了38年。居基斯的儿子阿尔迪斯在位49年。阿尔迪斯的儿子萨迪亚特斯在位12年(公元前629-前617年)。萨迪亚特斯的儿子阿尔亚特斯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17-前560年。吕底亚的阿尔亚特斯结束了对米利都人的战争后,在吕底亚继续统治了57年后去世。阿尔亚特斯的儿子克洛伊索斯在35岁时继承了王位,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60年-前547年。
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Croesus)是第一位征服希腊人的异族人。克洛伊索斯(Croesus)于公元前560—前546年在位,一说公元前563—前549年在位。克洛伊索斯的儿子阿泰斯在围困猪怪时被克洛伊索斯收留的客人误杀。此前克洛伊索斯在梦中已经有神预告他的儿子死于铁器。克洛伊索斯采取各种方法防范,结果其子死同预言。克洛伊索斯自己最后为波斯国王居鲁士所俘虏。
在摩姆那德斯家族的居基斯之前,吕底亚的统治权一直掌握在赫拉克勒斯族裔手中。后来转移到居基斯手中。到克洛伊索斯(Croesus)时期形成摩姆那德斯家族分支的克洛伊索斯家族。
意大利地区的埃特鲁斯人源自古代中国的羌人,可以从习俗和宗教等方面得到证实。希腊地区玩羊拐子的游戏就来自吕底亚。早在吕底亚国王阿泰斯执政期间,由于为了忍受大饥荒带来的饥馑痛苦,小孩子玩羊拐子的游戏在吕底亚全国成人中流行开来。羊跖骨的游戏是古代中国的羌人发明的。在古代中国玩羊跖骨的游戏非常普遍。直到今天,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还保留了玩羊跖骨的游戏。
吕底亚人在进军时有笙管、竖琴和长笛伴奏。吕底亚国王阿尔亚特斯把大军开进米利都境内时,就使用这些乐器伴奏。克洛伊索斯向波斯国王居鲁士建议要吕底亚人教育孩子们弹奏七玄琴、竖琴以及经营小买卖。吕底亚人的这些乐器都是夏商时期中国羌人使用的乐器。这些乐器文化后来又由埃特鲁斯人传播到意大利和希腊各地。
根据意大利传统史料,埃特鲁斯人与罗马人的大战发生在塔昆氏王族的末王被驱逐以后。根据蒙森的研究,塔昆氏家族与埃特鲁斯人同源,塔昆氏被埃特鲁斯人视为同一个国家的国人。埃特鲁斯人虽然大获全胜,但是既没有恢复罗马王政,也没有把塔昆氏带回罗马。很显然,罗马王政时代的王族也主要是来自东方古代中国的羌人。罗马七王的历史之前大约经历了从特洛伊盟国达达纳斯人国王加彼斯的孙子伊尼阿斯到第一任罗马国王罗慕路的母亲西尔维娅的大约十六代人。罗慕路是罗马城的创建者,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54-前715年。罗马史学家发罗推定罗马城建于公元前754-前753年。罗马第二位国王是纽马,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15-前673年,也是罗马纪典的创立者。第三任国王是安卡斯或图拉斯,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73-前641年。第四任国王是马喜阿斯,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41-前616年。第五任国王是塔魁尼阿斯,在位时间约公元前616-前578年。第六任国王是塞维阿,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78-前534年。第七任国王是暴君琉喜阿斯,在位时间约公元前534-前510年。罗马第五任和第七任国王都出于塔昆氏家族。琉喜阿斯被驱逐以后,埃特鲁斯人与罗马人发生大战。
在罗马人驱逐塔昆氏前后,埃特鲁斯人的势力达到巅峰。坎培尼亚、沃尔斯克的海港以及科西嘉岛都为埃特鲁斯人所有。埃特鲁斯人与迦太基人联手取得海上霸权。埃特鲁斯军队在攻陷罗马城以后,于公元前506年深入拉丁姆地区,达到阿里西亚城下,被库弥人阻止。公元前480年希腊人与叙拉古人联手在与迦太基人和腓尼基人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导致埃特鲁斯人的势力开始衰落。公元前474年,库弥人和叙拉古人在库弥附近的海上战胜埃特鲁斯人的第勒尼安舰队。公元前452年,叙拉古攻击科西嘉岛和埃特鲁里亚海岸,占领埃塔里亚岛,使得埃特鲁斯人与腓尼基人的海上联盟受挫。在叙拉古新王狄奥尼修斯在位期间(公元前406-前367年)进一步对埃特鲁斯人进行打击。公元前385年狄奥尼修斯打击埃特鲁斯人势力的中心,占领凯雷人的港口皮尔基。埃特鲁斯人的势力托斯坎人与腓尼基人的同盟在公元前310年受到叙拉古的打击而解散。
埃特鲁斯人在受到叙拉古人的攻击同时也受到萨莫奈人的逼迫。库弥之战后,埃特鲁斯人在坎佩尼亚的殖民地与母国联系被切断。萨莫奈人的势力萨贝尔人部落于公元前424年攻陷坎佩尼亚的首府卡普亚,埃特鲁斯人遭到屠杀和驱逐。公元前420年库弥也被萨莫奈人占领,从此埃特鲁斯人一蹶不振。
除了西边的叙拉古人,东边的萨莫奈人,南边的罗马人和拉丁人以外,对埃特鲁斯人打击最大的是后来从北方下来的凯尔特人。凯尔特族也称加拉提族和高卢族。关于凯尔特族的来源,蒙森的推断是正确的。蒙森说:“凯尔特人与希腊人、意大利人和日耳曼人同处一个发祥地,自必也与他们一起从东方的故乡迁入欧洲。”但是,蒙森不能准确说出他们的故乡究竟在哪里。凯尔特人在东方的故乡如同希腊人、意大利人和日耳曼人一样,在古代中国。客凯尔特人来自古代中国的狄人部落。凯尔特人是源自北狄部落的丁零人、铁勒人、回纥人、高车人等部落中以赤狄为主的游牧部落。
埃特鲁斯堪人是来自古代中国的羌人,后来受到来自古代中国的狄人部落包括丁零人、铁勒人、高车人,也即西方人说的凯尔特人、高卢人的排挤。起先,埃特鲁斯堪人与凯尔特部落的塞诺尼斯人关系很好。塞诺尼斯人为了援助埃特鲁斯堪人不惜与罗马人开战。罗马人派使节到塞诺尼斯人的诸市镇作说服,结果被塞诺尼斯人碎尸。罗马执政官科尼利阿斯放弃了对埃特鲁斯堪人的进攻,转而突击塞诺尼斯人的诸市镇,结果将所有的塞诺尼斯人成年男子都杀死了。于是在埃特鲁斯堪的塞诺尼斯人拼命报复罗马人,最终彻底失败。为了援助埃特鲁斯堪人,凯尔特部落的塞诺尼斯人遭遇了灭族灾祸。
公元前396年凯尔特人攻陷埃特鲁里亚城市美尔彭(米兰一带)。几乎同时,埃特鲁斯人城市维爱被罗马人攻陷。凯尔特大军攻陷美尔彭以后迅速抵达亚平宁山南埃特鲁斯人的本土。公元前391年,埃特鲁斯人腹地克鲁西姆被凯尔特人的部落塞农部所围攻。不久,南埃特鲁里亚全境被罗马人占领。罗马人把埃特鲁斯人城市维爱、卡本那和法勒里所辖领土划分为四个新区(公元前387年)。公元前383年罗马人在原埃特鲁斯地区建立苏特里姆城堡。公元前373年又建立内培特城堡,将该地区实现罗马化。因此,也激起埃特鲁斯人的仇恨。公元前358年埃特鲁斯人城市塔昆尼、凯雷、法勒里等地先后奋起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公元前351年在罗马的逼迫下凯雷将领土的一半割让给罗马,并退出埃特鲁斯同盟。公元前343年法勒里脱离埃特鲁斯同盟。
古罗马的三大部落和库里亚组织来自古代中国的游牧民族组织,主要由羌人和狄人结合后形成的部落组织。羌人和狄人最早都是炎帝的后裔,源于上古湖湘地区。上古武陵源地区的天门山和崇山也称为狄山。神农炎帝时期的白阜和赤冀是狄人的祖先。
狄人除了有炎帝的后裔以外,还有黄帝的后裔。《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帝颛顼时期在武陵源山区与颛顼一起修炼的大隶赤民和伯夷父大亮等人也是后来西北游牧民族的祖先。商朝始祖契的母亲是帝喾之妃名简狄,来自狄人部落。羌人、狄人和戎人等构成先夏时期华夏民族的主要成分。从先夏时期开始,特别是夏朝时期,狄人逐渐移居到北方,羌人和戎人逐渐移居到西方。后来羌人和狄人逐步融合,形成商朝时期的鬼方。
根据《国语》,周族始祖后稷弃的后裔不窋串于“戎狄之间”。《史记》载不窋之孙公刘“在戎狄之间”。公刘的后裔古公被狄人所逼,放弃幽地,移居岐山之下。《毛诗故训传》曰:“古公处幽,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嘱其老而告之曰:‘狄人所欲吾土地,吾闻之,君子不以所养而害人。’去之踰梁山,邑乎岐山之下。”古公为了保存周族而被迫迁徙。根据《竹书记年》记载,商朝“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洛鬼戎,俘二十翟王。”此处翟王即狄王。可见,商朝末年狄人已经与鬼方西戎融为一体,联合与商朝周族作对。
羌戎和狄人结合后在西北方形成强大的游牧部落。西北羌戎和狄人结合后在夏朝商朝时期称为钉灵,周朝和秦汉时期称丁令、丁零、丁灵等。《山海经》海内经曰:“有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以下有毛,马蹄善走。”《礼记》王制篇曰:“西方曰狄鞮。”又曰:“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根据《周礼》记载,周之所服之国有“四夷、八蛮、七闽,九骆,五戎,六狄”。周时六狄说明其部落众多。春秋战国时期狄人逐渐被迫移居西方。汉代后的匈奴、突厥、回纥等都是狄人的后裔,在西北地区形成强大的部落。《汉书》所记载的“北服丁令”在康居北,今吉尔吉斯坦地区一带。后来的敕勒、铁勒、高车等都是羌戎和狄人结合的后裔。
汉代初期,匈奴单于冒顿统一蒙古大草原后,北服丁零。汉武帝的大臣卫律被单于封为丁零王。根据1942年前苏联考古发现,在叶尼塞河上游哈卡斯自治省首府阿巴干以南地区西汉时期的丁零王宫殿的瓦当上有“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的文字记载。早在秦汉时期以前,丁零人就已经在欧洲大规模发展。西汉时期丁零王宫的发现表明丁零国的中心已经建立在欧洲。
古罗马早期的三大部落是来自羌戎和狄人结合形成的部落。萨宾人、拉丁人和埃特鲁斯人都是来自中国古代的游牧部落。萨宾人和萨莫奈人主要源于古代中国的苏毗人部落(请参见大同思想网拙文“苏毗人对古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影响”),鲁佩齐人、法比人和昆克体人主要来自古代中国的羌戎部落(请参见大同思想网拙文“古罗马鲁佩齐人是羌戎族人”),埃特鲁斯人和拉丁人则主要来自古代中国的羌狄部落。古罗马的库里亚组织就是来源于古代中国的这些游牧氏族部落组织。
在古罗马,所谓拉丁人是意大利海滨小镇劳林敦国王伊尼阿斯为纪念岳父拉丁那斯而称当地人为拉丁人。伊尼阿斯是特洛伊盟国达达纳斯Dardanus国的王子。其父安基西斯是达达纳斯国的国王。特洛伊战争失败后,伊尼阿斯来到劳林敦。该地酋长拉丁那斯把女儿嫁给了伊尼阿斯。拉丁那斯去世后伊尼阿斯继承了王位。该婚姻对伊尼阿斯来说,既是福,也是祸。由于伊尼阿斯的妻子原先与塔斯康部落卢都利族人的国王订过婚,导致伊尼阿斯在与卢都利人的战斗中被杀害。现在一些意大利学者说意大利人是拉丁人或特洛伊人。其实,无论是特洛伊人,还是达达纳斯人,抑或是所谓拉丁人,都是来自东方古代中国的游牧民族。特洛伊人是由帕里斯从东方带来的。在利比亚的特洛伊人的后裔把右侧的头发留着,把左侧的头发剃光,并且把身体涂成红色。这是典型的古代丹族人中的游牧部落的羌戎人。所谓拉丁人从族源上看,源于古代中国的羌戎族。(请参见大同思想网拙文“夏朝石刻文对腓尼基文、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影响”以及拙文“古希腊达那厄人是夏朝丹族人”。)
什么是库里亚curia?研究古罗马政治制度的专家认为库里亚是以人口规模为基础的。其实,库里亚是以高车数目为基础的。一个库里亚相当于1000辆高车的组织。库里亚是1000辆高车组织的名称。在回纥蒙古语和突厥语中,库里亚的发音翻译成汉语也称古列延或库伦。库里亚一直是古代中国北方游牧部落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中国北方游牧部落中以高车为单位计算氏族组织规模的传统在丁零、铁勒、可萨、匈奴、突厥等部族中始终存在。在游牧部落中,很难以家庭人口来统计基层组织。家庭中孩子长大要分家,家庭人口规模因为疾病和战争等原因,生老病死,不断变化。从防卫和作战需要出发,关于氏族规模的最佳统计方法是以高车数目为基础。以高车为阑,每1000车为一个库里亚。此种高车车轮较大,高约1.7米。车身长约4米以上。车上有蓬可住人。车分马车、牛车、驼车等。根据家庭人口规模和等级制度的划分,有的家庭拥有多辆高车。这些游牧部落以车环卫为营。往往皂车毡帐,成列数千,气势惊人。此种高车的制造源于黄帝后裔溪仲。溪仲是夏禹时期的车正之官。在蒙古部落中直到辽代,长春真人还见过此种壮阔的阵势。(《长春真人西游记》)。鲁布鲁克在旅行游记中记载,当他首次看见察合台人(Scatatay,Djahatai)载着“住宅“的车队时,他说:“我还以为是一座大城邦向我走来。”
根据考古发现,阿尔泰地区帕兹雷克(Pazyryk)的遗址第5号墓地出土了一辆带车幅的四轮车,其直径为2.15米,高3.5米,车上有一个矩形平台,垂直立柱上可以覆盖顶棚毛毡。在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斯基泰人的墓地中出土了陶土六轮车的模型。车上可以分隔出住人的小房间。来自古代中国的游牧部落移居西方后将造车技术也带到了欧洲。
如果严格按照古代中国这些游牧部落的统计方法,在古罗马最初三个部落共计有30个库里亚,其中每个部落有10个库里亚。这说明每个部落应该拥有10000辆高车,三个部落共计拥有30000辆高车。这在古罗马应该是比较大的数目。与车辆相关的问题是骑兵和步兵的配置比例问题。在古代中国,突厥和匈奴等部族中骑兵要多于步兵。根据古突厥文碑铭,突厥人拥有三分之二的骑兵和三分之一的步兵。在古罗马似乎步兵多于骑兵。关于古罗马车辆的数目、地区分布以及骑兵步兵比例等问题,希望在意大利进行研究期间能够了解得更清楚一些。
中国古代的游牧部落在西方语言中是horde。该词出自蒙古语ordu,汉语为斡耳朵,指牙帐。游牧部落有着严格的组织形式,有利于随时可以参加战斗。该组织形式以十进制为单位,分别由10人、100人、1000人和10000人组成。根据战车的分类,所载战士的数目有所不同。每个库里亚拥有1000辆车,其中只有部分车辆是用于战斗的战车。在战斗中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的车辆以及粮草辎重车辆往往被战车围在中间,予以保护。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所有的车辆都投入战斗。在十夫团中,实行连坐制度,一个人失误,其余的人都要受处罚。在最基层的组织中,往往是由氏族家庭成员构成。父子兄弟上阵,所有人都自愿拼命冲杀。如果情况需要的话,女人和男人一起上阵参战。此种战斗组织往往所向披靡,威不可挡。再加上有时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大军一起参战,其横扫欧亚大陆的威风和气势可想而知。
关于大同思想网:成立于2012年9月1日。由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原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青年学者枕戈、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岳麓书院唐宏站博士发起,并有学界代表人物郑佳明、卢德之、秋风、林安梧、伍继延、何真临、曾亦、杜文忠、韩秉欣、黄守愚等一大批学者支持的文化学术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求大同,存小异”,也是大同思想网的基本出发点和立场,希望借此促进各种思想学术派别的平等对话和全面融合、达成共识,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巨变时期的历史变革贡献微薄力量。
关注大同思想网
联系电话丨微信:
欢迎向大同思想网公众号投稿:
datongsixiangwang@163.com
大同思想网:
< 让我看一波点赞的小手可以嘛 >
欢迎订购《儒学新编》
主编:黄守愚
策划:枕 戈
单价:68元
邮寄+签名:80元/本
联系:枕戈(加微信)
或者:登录大同思想网公众号链接的“大同书城”,在书城订购《儒学新编》
《儒学新编》历时五年磨砺而成,第一次汇编了历代具有代表性的大儒的经典之作,体现了湖湘文化的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由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杜钢建、盛洪、秋风、曾亦、朱汉民、伍继延、刘孝听等担任顾问。新编旨在返本开新,普及儒学知识并生发新儒学,是一种适合各种群体终身携带诵读的大众读本。对于修身、齐家、创业、创新、治企、治国、平天下,都能提供无穷的启发和智慧。因此每日诵读《儒学新编》一页,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