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老三国都擦干净了,早期激昂的笑容都是后期的眼泪。
《三国演义》感情色彩鲜明。以蜀汉为中心,观众的想法也随着蜀国的兴起而起伏不定。
而蜀国的衰败正是以五个关键人物的死亡为节点。蜀汉
凤雏之死,祸根暗埋
凤雏庞统死于第50集《凤雏落坡》,在这一集,庞统和刘备准备攻打西川。庞统立功心切,不顾孔明提醒,抄小路奇袭。在落凤坡遭遇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
庞统之死
庞统的死带来的影响太过深远。
首先,刘备在此时尚未称帝,但已经有兵有将,有谋士有根据地,颠簸流浪半生拥有了最好的机会。但庞统之死无异于一个闷棍,让刘备先断一臂。
其次,产生的连锁反应太过。虽有马后炮之嫌,但是之后的种种布局皆因庞统之死而破产。最直接的影响是取西川必须延期,刘备年龄不少,时间太少;庞统死,则孔明入川,无奈关羽守荆州;庞统死后,蜀国皆由诸葛亮硬撑,诸事系于一身,辛劳之下病死五丈原。
关羽之死,衰亡的导火线
关羽死在第59集《走麦城》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吕蒙白衣渡江,无奈败走麦城,惨遭杀害。张飞为兄报仇,被部下杀死。关张二人之死,立刻点燃了刘备这一火药桶。他兴师复仇,在怒火攻心之下,谋略不再,被陆逊火烧连营。
关羽之死
关张之死,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刘备夷陵之战的惨败,消耗了蜀国有生力量的同时,刘备病重。
隐形损失是诸多大将的战死,谋士的凋零。蜀国后期,诸葛亮伐魏屡屡失败未尝没有人才断层这一原因。在这一战中,战死的人物有五虎将之一的黄忠,还有马良,傅彤,张楠, 程畿,冯习等等,投降的有杜路、刘宁、黄权等等。
夷陵之战,刘备的老本几乎都没了。
刘备之死,旌旗已塌
刘备死在第64集《安居平五路》第刘备伐吴不利,便得了大病,不久病逝于白帝城。蜀汉的精神支柱便轰然倒塌。
白帝城托孤
假仁义也好,真性情也罢,刘备凭借着自己的好名声即使在流亡之时,仍然有人投奔。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作为蜀国的核心人物,一旦去世,对人心的影响尤为剧烈。
蜀汉再也无法打出“仁德”这块金字招牌,在吸引人才方面显然弱了一筹。他是大家心中仁德的刘皇叔,是蜀汉的精神支柱。
刘备的最大优点在于用人,不管再大的矛盾,在他手中,蜀汉都能捏成一块铁板。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臣子,权力大则功高震主,权力小则无法服众,人心浮动。除非诸葛取而代之,不然蜀汉的缝隙天然而成,后期刘禅听信奸臣,朝纲败坏正是如此。
星陨五丈原,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诸葛亮死在第77集《秋风五丈原》。诸葛亮伐魏,亲事亲为,终于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于234年,蜀国亡于263年,看似相隔还很久。但诸葛亮死后,整个蜀汉集团已经僵化如一潭死水。
诸葛亮星陨五丈原
蜀地易守难攻,物产丰饶,但有志天下的军阀却很少以川蜀之地作为根据地,原因在于入蜀难,出蜀亦难。所以诸葛亮死后的最大影响就是对蜀汉政权信心的打击。试问多智如妖的诸葛亮都无法完成伐魏大业,谁又能当之?姜维继承诸葛亮意志,但收效甚微。
诸葛亮既死,蜀汉集团的腐朽势力便没有对手,单凭一个姜维显然不足以镇压各方势力。蜀国后期,姜维被黄皓陷害,只能闲居家里耕田。如果武侯尚在,奸佞小人岂敢猖狂?
姜维之死,蜀国之亡
姜维死于第84集《三分归晋》。姜维投降钟会,策划谋反,事情败露被杀。
姜维自杀
姜维之死对于大势已无任何影响。他更像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蜀汉最后一丝抵抗势力的消亡。从此以后,蜀国彻底烟消云散。
正如他所说,“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这五人身死,一环扣一环,各为前因。庞统死则关羽守荆州,以至于有败走麦城。关羽被杀,刘备愤而失去理智,夷陵大败,不久病死。皇叔既没,千斤重担压于一身,诸葛亮日夜操劳,病死于五丈原。诸葛亮带走了蜀国最后一丝希望,刘禅在邓艾偷渡阴平之后投降。姜维策划无力回天,自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