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三次/下垂的悬崖/娘儿们/队伍该去哪里//小妮子别哭/哭也拦不住/队伍行军不带媳妇//同志们吼/吼/向右走/
历史是需要记忆的,记忆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沂蒙小调《大辫子甩三甩》,诞生于抗日战争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是对沂蒙山区人民那段血与火、生于死历史的最好记忆。《大辫子甩三甩》选取的是女主人公妮儿在翠花崖上送自己未婚夫——亲人八路军转移的画面。通过妮儿与娘的对唱,表达了离别时对亲人的担心,对将来胜利凯旋的热切渴望,将一个纯情、聪颖的农村少女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委婉地展现了军民一家亲的场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青壮年们纷纷参军上前线,仅有400多万人口的沂蒙山区就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多万先烈血洒疆场,沂蒙山区这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女性群体在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首在当时家喻户晓的歌曲如今仍然在沂蒙大地上传唱:“一扭二扭使劲扭,一直扭到那十八九,不要娘给俺找婆家,俺要跟着那八路走”,可以看出跟着八路走是姑娘们最大的愿望,像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喊出“谁第一个参军,俺就嫁给谁”的俊俏女子梁怀玉,用身体和门板搭起火线桥的李桂芳,创办“战地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乳汁救亲人的红嫂,她们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党和人民。
在一个绵绵的清明细雨里,为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的洗礼,单位组织全体同事,来到了大青山突围纪念地,当远处飘来这支深情、朴实、缠绵、悠扬曲调灌入我耳鼓时,此情此景,一下子,就让我陷进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仿佛看到:蒙山沂水,无数八路军战士的妻女们,泪别将要开赴前线的子弟兵——在凄风苦雨中、纷乱的长发、破旧的衣衫、两情依依、难舍难分……《大辫子甩三甩》中主人公妮儿的那个“八路军哥哥”,是胜利回家了呢?还是成了烈士?我们不禁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说实在的,这个年代里,能打动人的红色歌曲已不多了。而这首民歌小调,却深深地感染了我,每每听来,我总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中,有一位八路军老战士,他叫马保胜,老家是江苏省邳州市,当年,他所在的部队,转战沂蒙山区,经历大小战斗无数次,荣立二等战功,在一次战斗中,他勇猛顽强,身体多处负伤,他的战友打扫战场把他从死人堆里找出来,后被评为二等伤残。组织上把他安置在临沭县石门镇张巡会村居住养伤,从此,就在那里落了户,成为村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又捐献出了功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马的孩子也都成了地地道道的老百姓,有人好心劝说:“老马,你是老革命,老八路,不能找找上级领导让照顾一下你的孩子吗?”他深情地说:“老革命咋了,老革命就不能当老百姓了吗?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我算是幸运的了,再说,凭劳力干活,靠本事挣钱,不偷不抢,有啥不对呢?我不能因为参加过革命,就躺在功劳簿上!”由于他在村里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讲价钱,不计个人得失,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领导的信任,多次被选为县乡人大代表和党代表。
交往中我从他那里学唱了一些革命小调,成为老马赠与我的一份宝贵遗产,这份遗产,在当今的大款们的眼里,实在微不足道,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一笔千金难买的财富,红色激情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激荡着,打那时开始,我就精心呵护着这份无形遗产,《大辫子甩三甩》带着泥土的味道,以其清新细腻、不饰雕琢、婉转悱恻、回味悠长的特点,愉悦、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喜爱。《大辫子甩三甩》确实唱出了沂蒙军民的深情厚谊。我军之所以能在沂蒙山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一切为老百姓着想,与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
在那斗争形势极为残酷和艰辛,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战争年代里,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广大青年妇女提出了“宁为抗日阵亡将士遗妇,不做怕死懦夫娇妻”“宁为死难者孤女,不做活汉奸的掌珠”的口号,老年妇女也发出了“宁愿儿孙当兵为国尽忠,不叫儿孙逃兵役膝下承孝”的誓言,沂蒙抗日根据地呈现出“父母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感人场面。全区5.5万余名妇女参加了瓦解日伪军的工作,瓦解敌人9.8万多人,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方式掩护了9.4万余名革命军人和抗日工作人员,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救护八路军伤病员的工作,共救护伤员1.9万余人。
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积极响应“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提出了“男女老少齐动员”“能抬担架的上前线,留下来的搞生产,打败蒋军再团圆”的口号,几乎承担了当地全部战争后勤任务。平邑县4000盘石碾昼夜不停,全县参加碾军粮的妇女达20多万。莒南县十字路的妇女一夜剪裁了5万米布匹缝成1500条军粮口袋,不少妇女还用自家的油篓、柜子、枕头套代替口袋装运军粮。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尤其是1947年5月那场闻名中外、震惊寰宇的惨烈战争,使沂蒙山的孟良崮变成了一座人民战争的丰碑,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大军连营七百里,村村灯火到天明”,当时一位记者所描述的这一动人场面,正是沂蒙人民全力支前的真实写照。
今天的时代不同于战争时期,物质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虽然军民关系还保持战争年代的革命传统,然而个别地方党群关系却淡化了,干群关系甚至有了不和谐声音。叫人痛心,令人警醒。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来沂蒙山视察,关心老区人民的疾苦,加大了对老区建设的投资,沂蒙人民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我们相信:只要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沂蒙精神,特别是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关心一下群众的疾苦,到了离任的那一天,也许也能听到一曲“盼着胜利早日回家门”,我们的先烈们也可含笑九泉了。
今夜无眠,我把《大辫子甩三甩》听了一遍又一遍。作为一位后来人,我没有什么值得告慰沂蒙山先辈们的,我就把这首回肠荡气、听了叫人流泪的歌点给长眠在大山里的先烈们,献给无数为中国革命无私奉献的沂蒙老乡们吧。(房兴华)